並非所有成語都是4個字
成語是壹種現成的話
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最主要的壹點是習用語和諺語是口語性質的,成語大都出自書面,屬於文語性質的。其次在語言形式上,成語幾乎都是約定俗成的四字結構,字面不能隨意更換,而習用語和諺語總是松散壹些,可多可少,不限於四個字。例如“快刀斬亂麻”、“九牛二虎之力”、“驢唇不對馬嘴”、“前怕狼,後怕虎”,這是常說的習用語;“百聞不如壹見”、“真金不怕火煉”、“有誌者事竟成”、“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是壹些經驗之談,表示壹個完整的意思,屬於諺語壹類。成語跟習用語、諺語是不壹樣的。
2. 為什麽成語大多都是4個字的成語是壹種相習沿用的特殊固定詞組,意義上具有整體性,結構上具有凝固性。從字數上看,成語大多是四個字的,但也有三個字的,如“莫須有”、“落水狗”,有五個字的,如“小巫見大巫”、“天下無難事”,有六個字的,如“既來之,則安之”、“五十步笑百步”,有七個字的,如“冒天下之大不韙”、“是可忍,孰不可忍”,有八個字的,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有九個字,十個字的甚至十個字以上的。成語言簡意豐,使用得當,可以使語言簡潔,增強修辭效果。要準確使用成語,必須正確理解把握成語的含義。
成語為什麽四字者為多?這大概是因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國古代的詩歌總集《詩經》,就以四字句為多,古代歷史《尚書》,其中四字句也有壹些。後來初學讀的三、百、千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後兩種即全為四字句。《四言雜字》《龍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這雖然是訓蒙書,也足以說明四字句之為人所喜愛、所樂誦。
前面已經說過,成語多由四字組成,少於四字或多於四字的比較少;尤其少與於四字的成語,相形之下更少。因此日本人講漢語,就有"四字漢語"這種說法(見壹九七八年版,吉田升等編著的《中學校現代國語》),也有的稱為"四字熟語"(見壹九七八年版,今泉忠義等編的《中學校國語》)。不過他們列入"四字漢語"和"四字熟語"中的例語,在我們看來,有的不是我們所說的成語,因為我們沒有那種說法。如"左往右往""上意下達""執行猶豫""質疑應答"之類。又如他們把"春夏秋冬""前後左右""東西南北"也都認為是"四字熟語",我們也未便茍同。"春夏秋冬"這是氣象學名詞,"前後左右"這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位名詞,"東西南北"是地理學上常用的方位名詞。
盡管這樣,成語之顯然有四字性是無可否認的。例如下列的成語,就它們的出處來看,都不是四個字,換句話說,也就是這些成語都是把非四字的話加以提煉、形成四字成語,試看以下成語與其出處的關系:
(1)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孟子·梁惠王》上篇)
(2)緣木求魚"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孟子·梁惠王》上篇)
(3)事半功倍"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證,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孟子·公孫醜》上篇)
(4)刻舟求劍"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刻)其舟曰: 是吾劍之所從墜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呂氏春秋·察今》)
(5)黔驢技窮唐朝柳宗元有篇文章題目是《三戒》,其中有壹個小題為《黔之驢》。"黔驢技窮"就是從這篇文章敘述的故事中提煉出來的。
(6)敝帚千金(或說"敝帚自珍")"裏語曰: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見之患也。"(曹丕《典論·論文》)
從上文看來,成語的四字性非常明顯。或者把比四字為多的話縮減為四字,如"明察秋毫""緣木求魚",或者把兩句話合並為壹句 只用四字,如"事半功倍""敝所千金"。或者把壹個用字較多的故事,編寫為四字,成為壹個成語,如"刻(契)舟求劍""黔驢技窮"都是。
古人有些話,本來夠得上警句,可以成為成語。只是因為改變為四字,比較麻煩,也就只好把它放棄,作為引導語來用。例如"宋朝範仲淹的《嶽陽樓記》,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語,意思很好,但因字數較多的關系,就沒能形成成語,我們只能視為警句,有時引入文章。而如"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就容易說,容易記,便可以成為成語。
3. 為什麽四字成語多成語不全部是四字句,但絕大多數是四字句,原因有以下幾個:壹是《詩經》的影響,詩經開四字詩歌之先河,對後世詩歌在句式節奏詞匯等方面的影響是巨大的,現在許多成語就出自於《詩經》;二是古代其他文學作品及論文等,其句式的重要結構就是四字句,許多富有哲理性的名句被經常運用,就成了成語;三是四字句鏗鏘有力,朗朗上口,又及具概括力,所以人們喜歡使用,重復使用,傳承不息就成了成語。
因為自古以來四字成語壹般都不標字數,五字以上往往標作“多字成語”。所以四字成語占大多數,
4. 四字成語 什麽什麽之什麽鴻鵠之誌 hóng hú zhī zhì
壹丘之貉 yī qiū zhī hé
莫逆之交 mò nì zhī jiāo
無稽之談 wú jī zhī tán
不刊之論 bù kān zhī lùn
掎角之勢 jǐ jiǎo zhī shì
天倫之樂 tiān lún zhī lè
中庸之道 zhōng yōng zhī dào
赤子之心 chì zǐ zhī xīn
眾矢之的 zhòng shǐ zhī dì
不速之客 bù sù zhī kè
惻隱之心 cè yǐn zhī xīn
舉手之勞 jǔ shǒu zhī láo
不毛之地 bù máo zhī dì
靡靡之音 mǐ mǐ zhī yīn
床笫之私 chuáng zǐ zhī sī
城下之盟 chéng xià zhī méng
過江之鯽 guò jiāng zhī jì
驚弓之鳥 jīng gōng zhī niǎo
井底之蛙 jǐng dǐ zhī wā
壹孔之見 yī kǒng zhī jiàn
不情之請 bù qíng zhī qǐng
涸轍之鮒 hé zhé zhī fù
烏合之眾 wū hé zhī zhòng
壹念之差 yī niàn zhī chā
秦晉之好 qín jìn zhī hǎo
彌留之際 mí liú zhī jì
不解之緣 bù jiě zhī yuán
強弩之末 qiáng nǔ zhī mò
中冓之言 zhōng gòu zhī yán
5.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積什麽成什麽積非成是 積:長期所形成的。長期所形成的謬誤,反被認為是正確的。
積勞成疾 積勞:長期勞累過度;疾:病。因長期工作,勞累過度而生了病。
積善成德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長期行善,就會形成壹種高尚的品德。
積少成多 積累少量的東西,能成為巨大的數量。
積水成淵 比喻積小成大。
積微成著 微:細微;著:顯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經過長期積累,就會變得顯著。
積憂成疾 憂:憂慮。長久憂慮就會得病。
積沙成塔 比喻積少成多。
積訛成蠹 指謬誤積久,敗壞人心。
積厚成器 指根基深厚,養成才幹。
積勞成病 因長期工作,勞累過度而生了病。同“積勞成疾”。
積沙成灘 比喻積少成多。
積土成山 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積少成多。
積習成俗 壹種做法反復多次實施就成了習俗。
積小成大 積累少量的東西,能成為巨大的數量。
積羞成怒 猶惱羞成怒。指羞愧至極,轉生憤怒。
6. 成語為什麽大都是四個字成語就是現成語,是人民群眾長期生活中習慣的固定詞組成短句。
漢語語匯裏有大量的成語。它們都有壹定的來源,壹經形成和出現以後,就長時間為人民群眾所運用。
1、成語的特點。成語主要有兩個特點,第壹個特點是源遠流長。
⑴源遠。指成語沿用的歷史性,例如:成語“有恃無恐”最早見於《左轉·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沿用歷史了。
“打草驚蛇”出自唐朝段成式所寫的壹個故事中“汝雖打草,吾已驚蛇”壹句,至今至少千年以上。“捕風捉影”最早出現在宋朝朱熹的《朱子全書學壹》,“兩面三刀”最早出於《元曲灰闌記》,“南腔北調”最早出現在清朝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這些成語都有壹二百年甚至八九百年的沿用歷史了。
⑵流長。指成語使用上的社會性。
成語為人民群眾所接受,在書面或口頭上廣泛使用的。像壹些來自古詩詞中的成語,它們是從不同時代的詩詞中截取的原文,因為它們或寓意深刻,或形象生動,是全詩的警句、名句,被人民群眾喜愛,廣為使用和傳誦,得以流傳。
例如“春風得意”“平分秋色”“山雨欲來風滿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等。 第二個特點是定型不變。
成語是壹種定型的固定詞組,絕大多數由四個字組成。當然,三個字,五個字,甚至更多字數構成的也有。
如“壹溜煙”“更上壹層樓”“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己所勿欲,勿施於人”等,但這畢竟是少數。為什麽成語以四字居多呢?這和漢語的特點有關,漢民族講話,在音節上大都是成雙成對的。
漢語講究四聲,讀起來能產生聲音上的美感,四個字的結構能適應這種聲調的各種變化。《詩經》這部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壹部詩歌總集中305篇基本上都是四字壹句,這種四字句,結構短小精悍,活潑明快,讀起來抑揚頓挫,在後來相當長的壹個歷史階段中,影響著詩人,作家,而詩人、作家的作品,又影響著人民群眾的語言。
成語基本上源於古書和人民群眾的口語,因此成語以四字為多。 而且成語既要能表達深刻復雜的思想,又要極其概括精煉,過長過短都不行,四個字最為合適。
成語有固定的結構,它的結構和組成部分不能隨意更改或變動。有的成語裏有壹組近義詞或反義詞。
例如,“三言兩語”中的“言”和“語”是意思相近的詞;“大同小異”中的“大”和“小”、“同”和“異”都是反義詞,這些都不能隨便更換。再如,“奇裝異服”中“奇”“異”同義,“裝”和“服”同義,有人將“奇裝異服”寫成“奇裝衣服”,表面看只是寫了個錯別字,其實反映了沒弄清成語的結構。
例如,“兩虎相鬥”不能說成“三虎相鬥”,“南腔北調”不能說成“東腔西調”,“盲人瞎馬”不能說成“盲人瞎驢”。 四字結構的詞語很多,有人專門為它們起了個名字叫“四字格”,其中有些原來就是成語,有些原來不是,用久了也就成了成語。
我們現在有很多成語就是這樣發展來的。 2、成語的來源 成語都是有來源的。
壹是來自於群眾口語,壹是來自於書面,有案可稽。首先介紹出自群眾口語的成語。
我們分析成語結構時,首先要看它屬於復合結構,還是單壹結構。若屬於單壹結構就不要再分了;倘為復合結構,就再考慮它屬哪壹類結構關系。
承接關系、因果關系、目的關系等與並列關系都很相似,而實際不同,主要應從意義方面去考慮。誰都知道,絕大多數成語由四個字組成。
為什麽成語大多由四個字組成呢?有的成語,如:“盲人瞎馬”、“壹刻千金”、“循循善誘”等,它們的早期形式分別為“盲人騎瞎馬”、“壹刻值千金”、“循循然善誘人”。原來是五、六個字。
四字的形式是後來形成的。為什麽它們不向七、八個字發展,而發展成為四個字呢?其原因大致有三。
第壹、是文化傳統和語言習慣的原因。漢語在音節上大多是成雙成對的。
《詩經》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壹部詩歌總集,也是有多方面影響的詩集。《詩經》中的305篇差不多都是四字壹句。
這種四字句,在後來相當長的壹個歷史時期內影響著詩人,作家。而詩人、作家的作品又影響著人民群眾的語言,成語基本上來源於古籍和人民群眾的口語,因此多數成語是四個字。
第二、是修辭方面的原因。四字成語有短小精悍、活潑明快的特點。
特別是在語音方面組成抑揚頓挫的語調,有助於加強語言的表達效果。漢語講究四聲。
四聲是由音調的高低、長短變化構成的。古時是“平上去入”,現在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通常情況下只分“平仄”。陰平、陽平屬平聲;上聲、去聲屬仄聲,仄聲較短促,平聲較柔長。
平仄聲調相重相間適當搭配,能顯示語調的各種變化,高低錯落,急緩有致,讀起來朗朗上口。而四字結構是適應這 種變化的最簡潔,最凝煉的形式。
請看下列成語的聲調變化情況。平平仄仄式:風馳電掣 明爭暗鬥 風吹草動 天翻地覆 仄仄平平式:鬥轉星移 以手加額 飲水思源 水到渠成 平仄平仄式:吃裏爬外 因小失大 惟妙惟肖 冠蓋相望 平仄仄平式;年富力強 舌背耳聾 人面獸心 明辨是非 仄平仄平式;血流如註 向平之願 落花流水 仄平仄平式:後發制人 未能免俗 趾高氣揚 倒行逆施 。
7. 什麽什麽及什麽四字成語有成語鞭不及腹、朝不及夕、猝不及防、防不及防、迫不及待、言不及義。
1、鞭不及腹是壹個成語,拼音是biān bù jí fù,意思是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
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雖鞭之長,不及馬腹。”
譯文: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
2、朝不及夕(zhāo bù jí xī),成語,作謂語;指生活極端貧困,形容情況危急。
出自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七年》:“朝不及夕,何以待君?”
譯文:生活極端貧困,如何對待妳。
3、猝不及防是壹個成語,讀音為cù bù jí fáng,形容事情來得突然,來不及防備。
出自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壹》:“既不炳燭,又不揚聲,猝不及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譯文:既然不點燃蠟燭,又不發聲音,突然不及防範,突然相遇,這是先生犯鬼,這不是鬼犯先生。
4、防不及防(fáng bù jí fáng):指想到防備卻已來不及防備。
出自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六十七回:“可見小人之伺君子,每於所忽,有防不及防者也。”
譯文:可以看到小人等待君子犯錯,每次疏忽,想到防備卻已來不及防備。
5、迫不及待,讀音是pò bù jí dài,是壹個漢語詞語,釋義是形容心情十分急切。
出自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且系酒後遊戲,該仙子何以迫不及待。”
譯文:都是酒後的遊戲,這個仙子迫不及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