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的歷史故事
銀雀山金雀山漢墓群 在臨沂市區東南部,東臨沂水河,北拱城垣,兩山東西對峙。傳說早年山崗遍開黃白二色草花,狀如雲雀,因而得名。墓葬大部屬西漢前期。1972年銀雀山壹號漢墓出土竹簡及殘簡4942枚,多為兵書,其中有失傳1700多年的《孫臏兵法》及《孫子兵法》、《六韜》、《尉繚子》、《管子》、《晏子》、《墨子》等先秦古籍,還有《相狗經》,陰陽書與風角災異雜占殘簡。歷史上有無孫武其人,孫武是否即孫臏?《孫子兵法》與《孫臏兵法》同時出土,得以釋此千年之疑。二號墓出土的漢元光元年(前134年)歷譜竹簡32枚,是迄今發現的我國最早歷譜。1976年金雀山九號墓又出土壹幅附著於棺蓋上的彩繪帛畫,長200厘米,寬42厘米,畫面內容分天上、人間、地下三部分,畫面中央部分,主要描繪墓主人的生活情景,這是繼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帛畫之後,在長江以北首次發現。糝,臨沂地區的風味小吃。因其香辣可口、肥而不膩、祛風除寒、開食健胃實為眾人所喜愛,早晨喝糝系臨沂傳統食俗。“糝”(臨沂方言中念sa四聲)在文字上講是用肉作成的湯羹,僅在臨沂或臨沂人的飯店中才能見到。相傳是古代西域回族的壹種早餐食品。最初由元朝大都壹對回民夫婦來臨沂經營,當時叫“肉糊”,後來仿制者越來越多,明朝時期定為“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