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人已經掌握了硝石制冰的技術,為何還會用冰窖存冰呢?

古人已經掌握了硝石制冰的技術,為何還會用冰窖存冰呢?

唐朝末期,人們在生產火藥時開采出硝石,硝石是壹種白色味苦的晶體,在秋高氣爽的季節,通常呈皮殼狀或鹽花狀析出來,覆蓋在地面、墻腳。硝石的化學名稱叫硝酸鈣,它溶解於水時會吸熱,溫度降低,人們利用硝石的這壹特性制作冰塊。但是既然如此,大部分古人還是用冰窖存冰,而不是直接用硝石制冰,這是因為硝石雖然能制冰,但是卻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硝石最開始是古代煉丹士提煉出來的,但是那個時候,硝石的獲取比較困難,且數量很少。需要找到含硝的土塊,置於桶內,加水浸泡。經過濾後,將濾液熬煮或曬幹,才能得到硝石結晶,最開始是用作醫藥。而用硝石制冰,需要在壹個大盆裏倒壹些水,再放入壹個小盆,小盆裏也倒壹盆水,然後在大盆裏倒入硝石,小盆裏的水就會結成冰。這裏需要用到大量的硝石,然而卻只能得到壹小盆的冰塊,成本太高,且過程復雜。

雖然在唐朝末期,人們在生產火藥的時候開采出了大量的硝石礦石,但是我們知道,在古代,火藥和采礦這兩件事情,都不是普通的百姓能做的,壹般都是由官府負責。古代的生產力又很低下,即使發現了大量的礦石,開采起來也是有困難的。即使有用硝石制冰的,也不是壹般人能用得起的。

而且在掌握制冰技術以前,冰窖存冰已有著上千年的歷史,久到成為了壹種舊時傳統歲時風俗。我國北方夏日暑熱,冬日結冰,故有於冬季藏納冰塊於冰窖以供來夏使用的風習。在古代宮廷,還有專門管理冰窖的官吏,並建有儲存冰塊的?冰井?。每到冬天來臨之際,古人會隆重的舉辦伐冰、藏冰的儀式,頗屬盛事,眾多古籍中皆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