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號老鈕
我最近在讀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對蘇東坡有了新的認識。
我認識的蘇東坡是《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和《記承天寺夜遊》《赤壁賦》裏面的,他給我的印象是很超脫,似乎什麽事對他來說都可以壹笑了之,世間的俗事對他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他就是神壹樣的存在。
讀完《蘇東坡傳》,我發現蘇東坡不過是壹介凡人。
他就像我們身邊壹位普通的大哥,有點小脾氣,酒量不行,喜歡自己釀酒,也有凡人的情感。
要說蘇東坡的話,要先說說他的祖父。
書裏對蘇東坡的祖父提的不多,只說蘇東坡出生時,祖父六十三歲。
他高大英俊,身體健壯,酒量大,慷慨又大方。
祖父並不是壹個讀書人,大字不識壹個,灑脫豪爽,就像隔壁愛笑的老爺爺。
蘇東坡的叔父考中時,祖父喝得醉醺醺的。哪像其他有考生的家庭,早早就為考中坐準備。
妳看,他的行為多與眾不同。
他平時囤積谷子,卻不囤積大米,人們都很奇怪。
當遇到饑荒時,他就開倉放谷。
這時候人們才知道谷子可以保存好久,不像米會受潮腐壞。
祖父很純真,心胸開闊。可能這些都或多或少感染了蘇東坡。
雖然蘇東坡的祖父沒有讀過書,不過,他後來也有官職。
因為他的兒子有了官職,所以他被“封賜為‘大理評事’”。
可能是因為兒子都有了官職,他卻還是大字不識壹個的農民,有點說不過去吧。
我想這位老先生可能並不在意自己是不是有官職,他只要有酒喝就好。
如果生在現代社會,蘇東坡可能會成為眾多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他天性聰慧,六歲入學堂,最受老師的誇獎,十歲他就已經可以寫出不少佳句。
他天分上佳就算了,還很勤奮。
那時候學生必須要背誦經典古籍,蘇東坡不僅僅滿足於背誦,他會把文章抄寫下來。
經過抄寫,他不僅能夠背誦下來文章,更能幫助他理解文章。
考試的時候,他杜撰了壹段對話,居然蒙混過了主考官。
蘇東坡的才氣我們都很了解,我們也知道他為人灑脫,灑脫的另壹方面其實就是不在乎人情世故。
他心直口快,說話經常口無遮攔。
有壹件事我認為非常有意思。
蘇東坡在鳳翔任職期間,那裏的太守姓陳,作風比較板正,性格耿直。
蘇東坡又有點桀驁不馴,陳太守似乎有點把蘇東坡看成恃才傲物的毛頭小夥子,很是看不慣他。
這樣的兩個人相處,就像兩塊石頭碰在壹起。
陳太守有時會修改蘇東坡的文章,這讓他很不喜歡。
為什麽不喜歡呢,設想壹下,如果妳認為自己的文章寫得很好,卻有個妳看不慣的人來給妳修改,妳會高興嗎?
是不是很像傲嬌的學生遇到了要求嚴格的老師。
這裏蘇東坡表現出來的就有那麽點小脾氣,還有那麽點孩子氣。妳不是看不慣我嗎,我就是要故意寫壹點東西讓妳不痛快。
後來陳太守建了壹座高臺,起名“淩虛”,他請蘇東坡寫壹篇記,蘇東坡欣然應允。
可是他不好好寫,他在文章裏把陳太守嘲諷了壹番,這篇文章就是《淩虛臺記》。
可是,不知道陳太守是沒有看出來蘇東坡的意思,還是根本不在意,他找人把這篇記刻錄下來。
當蘇東坡離開陳太守,年紀漸長,倒為陳太守寫了壹篇墓誌銘,表示了自己對陳太守的敬意。
蘇東坡常常口無遮攔,覺得哪件事不對,必須壹吐為快。
他想說什麽就說什麽,想到什麽就做什麽。
蘇轍雖然是弟弟,但他與蘇東坡的性格並不相同,似乎比蘇東坡更加成熟,他的官位也比蘇東坡要高。
蘇東坡的性格直爽,天性灑脫,很難看清別人的短處。蘇轍告訴蘇東坡,說話前要分清說話的對象,有人值得信賴,有人不值得。
兄弟倆“憂傷時相慰藉,患難時相扶持”,兩人經常寫詩應和,相聚時候兩人會壹起去劃船,就像我們身邊普通人家的兄弟壹樣相聚,聊天,談論家國天下。
蘇東坡在外擔任官職,只想離蘇轍近壹點。他人生的最後時刻,也想去見蘇轍。
可是,天不遂人願,他還是沒能見到蘇轍最後壹面。
蘇東坡壹生有三位妻子,第壹任妻子王弗,第二位妻子王閏之,是王弗的堂妹,第三位朝雲是王閏之買的妾。
蘇東坡年輕時候為人簡單,對人不設防。他與人相處方面不僅要靠蘇轍提醒,也要時常靠王弗提醒。
王弗聰明能幹,他們結婚的時候,蘇東坡還很年輕,她也年輕,看人看事卻比蘇東坡明智理性。
她去世時只有二十六歲,留下壹個六歲的兒子。
王閏之陪伴蘇東坡的時間最長。她的才學不如王弗,與蘇東坡之間的距離比較大,不過,這並不妨礙她對蘇東坡的情感。
在蘇東坡人生最艱難的時期,都是王閏之陪伴在他身邊。
朝雲到蘇家的時候很年輕,她是蘇東坡的精神伴侶,在蘇東坡貶居惠州的時候,是朝雲陪伴他左右,照顧他的生活,給他支撐。
蘇東坡為三位妻子都寫了祭文,在她們死後,他心中對她們也是念念不忘。
林語堂還提到了蘇東坡的壹位堂妹。
他說,因為他們是同姓,不能嫁娶,蘇東坡卻壹直掛念她。
堂妹是他的初戀,他壹生都不能忘懷,當然,這些都是作者林語堂根據蘇東坡的相關作品得出的結論。
林語堂說,蘇東坡在堂妹家裏住了壹段時間,雖然也寫了不少詩文,卻從來沒有提到過堂妹的丈夫。他還寫了兩首詩給堂妹,惋嘆自己沒有把握青春。
黨得知堂妹去世到消息時,他很難過,流放回來路過堂妹的墳前,雖然身體不好,還是去墳前祭拜。
人生在世,總是離不開吃吃喝喝,蘇東坡自然也不能免俗。
蘇東坡於吃這壹方面花了不少心思來琢磨。
我們現在知道的什麽東坡肘子,東坡肉,應該是經過了不少改良。
按照林語堂在《蘇東坡傳》裏的說法,蘇東坡燉豬肉,是先把肉用水煮開,再用文火燉幾個小時,放醬油。
當然是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東坡肉的做法,不過看來這種做法是保留了豬肉的原汁原味,沒有什麽亂七八糟的調料。
《蘇東坡傳》裏還有蘇東坡做鯉魚的方法。
他做鯉魚,先把魚洗幹凈,灑上鹽,肚裏塞進白菜心,然後加蔥白放鍋裏煎。煎到半熟,再放姜片,鹹蘿蔔汁和酒,出鍋時放幾片橘子皮。
蘇東坡還有壹道很簡單的飯菜的做法,就是做青菜湯。
他用兩層鍋,下層放白菜加蘿蔔,芥菜,姜,這是湯。上層再蒸米飯,這樣壹鍋就能把飯和湯都做好了。
蘇東坡其實不見得多喜歡喝酒,雖然他的詩文裏經常出現酒。他的酒量也不行,與他的祖父相比就差遠了。
雖然他喝酒不行,卻喜歡自己釀酒。
流放嶺南的日子,他品嘗了不少美酒。這裏各家都有各家釀的酒,蘇東坡喝到壹種桂酒,十分喜歡,他自己便嘗試釀造桂酒。
蘇東坡釀酒不在於結果,只在於過程。釀酒時,他是快樂的,至於釀出的酒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這樣的蘇東坡酒多了壹些人間煙火氣,只是壹個凡人。
齊帆齊第五期28天寫作特訓營第19篇,2608字,***計3524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