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文學史的上課教材主要是: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第壹到第四卷),高教出版社;
錢理群等,《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大出版社;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大出版社。
這些書主要是中國古代和現當代文學史,復習時應本著找填空題的思想,把妳認為的能夠出填空題的知識點(比如重點作家的代表作、重要的文學流派及其主張等,像作品分析、藝術特色之類不用細看)找出來,然後把其中的重點背下來。這些書的內容很多,看起來可能要用很多時間,但它們在考研填空題中會占到二三十分,所以也不要放棄。如果想節省時間把精力放在專業課上,那麽也可以把過去十幾年的考研填空題背壹遍,因為每年都會有壹部分重題。不過,我還是建議大家把這些書看壹遍,把其中的重要知識點記下來。除此之外。像古代文化和歷史常識則靠自己看書積累,復習起來收效不大,主要把這些文學史的書看好就行。剩下的二十來分填空題會是語言學(包括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和古代漢語)的題目,對考漢語史專業的我們來說應該基本上答對。另外,有時會考《中文工具書教程》(朱天俊、李國新編,北大出版社)中的內容,特別是四角號碼查字法,所以大家可以看壹下這本書。
漢語言文字學基礎試題中另外的壹百分語言學大綜合試題包括現代漢語、理論語言學和古代漢語三部分,因為這些都是從事漢語研究必備的基本功。
現代漢語上課用的教材主要包括:
北大中文系現代漢語教研室,《現代漢語》,商務;
陸儉明,《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北大;
重要參考書為:
朱德熙,《語法講義》,商務;
《現代漢語專題教程》,北大出版社;
現代漢語是學好古代漢語所必備的,所以要好好看,把基礎打好。現代漢語重點在語音和語法部分,詞匯部分和文字部分有大概了解就行,根據往年情況,這兩部分只會出填空題或名詞解釋題。在復習時,以《現代漢語》為主,《現代漢語專題教程》作為補充。《語法講義》也很重要,需要精讀,重點內容要記誦。《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第五章略看,第六章不用看,主要看前四章,重點是掌握語法分析的方法和例子,特別是壹些經典例子的分析過程。
有時間的話,可以看看陸儉明、沈陽著的《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北大出版社),可以看作是對《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的補充。這本書內容繁雜,看時主要看《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中沒有講過的章節。具體來說,第二、三講要精讀,第七、八、九講和十二、十三講看壹遍,有個大致的了解就行,掌握壹些具體例子的分析,其他幾講暫時可以不看。
理論語言學的主要教材為:
葉蜚聲、徐通鏘編,《語言學綱要》(第三版),北大出版社;
參考書:
徐通鏘,《基礎語言學教程》,北大出版社;
陳保亞編,《20世紀中國語言學方法論》,山東教育出版社。
《語言學綱要》要好好看,結合輔導書《語言學綱要學習指導》,註意看細看深。《基礎語言學教程》寫得很好,可以看作是對《語言學綱要》的補充。在看這本書時,對《語言學綱要》中沒有提到的問題要註意,已經講過的問題要進壹步深化和補充,講的有出入的地方,在答題時以《語言學綱要》為主,同時指出《基礎語言學教程》的不同觀點。如果時間很緊,也可以暫時不看《基礎語言學教程》,但要註意把《語言學綱要》看細看深,把重點問題都掌握住。
《20世紀中國語言學方法論》壹書內容很難,是對現漢、古漢、語言學知識的融會綜合。主要看第1、2、3、5、6章,重點是了解有關詞類的理論,提取詞的方法,系聯、諧聲、空格、右文說的概念,此外還有第5、6章要精讀。因為這本書很難讀,所以主要目的是擴大眼界和拓寬答題視野,主要以了解為主,只把壹些非常重要的問題掌握住就行了。
除了漢語言文字學基礎試題卷外,另壹張卷是漢語史專業課試題,主要考漢語史中的內容。其中,語法和音韻是重點。下面我根據自己的經驗,具體說壹下漢語史專業要看哪些書和這些書應該怎麽看。
我們上課用的漢語史方面的教材主要有:
郭錫良等,《古代漢語》(修訂本),商務;
唐作藩,《音韻學教程》(第二版),北大;
王力,《漢語史稿》(新壹版合訂本),中華;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
重要參考書:
王力,《漢語語法史》商務;
王力,《漢語語音史》,中國社科;
耿振生,《音韻通講》,河北教育;
張雙棣等《古代漢語知識教程》和《<古代漢語知識教程>學習指導書》 ;
蔣紹愚,《近代漢語研究概要》,北大;
向熹,《簡明漢語史》(上、下),高教;
蔣紹愚,《近代漢語語法史研究綜述》,商務;
我建議大家先看《古代漢語》和《音韻學教程》,把基礎打好,然後再看其他書。
毋庸置疑,《古代漢語》課本要好好看,在初期看時要註意全面和仔細,“文選”、“詞義分析舉例”和“古代漢語常識”三部分不可偏廢。上半年,“文選”部分也要看,重點在先秦部分的文章,如上冊第二部分“文選”(《鄭伯克段於鄢》開始的那部分文選),先秦以後的文選大致看壹下就行,詩歌部分重點在平仄。在看“文選”時,目的是要掌握重點詞匯的意思和壹些特殊句式的用法。“詞義分析舉例”也很重要,要把所有的例子都看壹遍,重點掌握常見詞的本義和引申義,以及同義詞、同源詞的比較等。“古代漢語常識”是全書的重中之重,復習時主要是看語法部分和詩歌的平仄及格律。上冊的最後壹部分“古代漢語常識”(“古代的姓氏和名號”開始)和下冊的最後壹部分“古代漢語常識”中的“古今語音的異同”和“上古音簡說”了解壹下就行,可能會出壹兩個填空題。其他部分重點看,尤其是語法部分。
唐先生的《音韻學教程》是學好音韻學的基礎,這本書要花時間細看,對壹些基本概念和重點問題要熟練掌握。考研題中的音韻部分基本上都是從這本書中出的,可見其重要性。《音韻學教程》讀起來也不是很輕松,但壹定要耐心閱讀,把其中的重點問題整理出來,不要怕浪費時間。《音韻通講》是作為《音韻學教程》的補充材料來看,不需要像《音韻學教程》那樣弄得那麽細,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靈活掌握。《古代漢語知識教程》對《古代漢語》中的知識點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歸納,可以作為《古代漢語》課本內容的補充。其中的重點部分要背誦下來,與《古代漢語》課本重復的內容以壹本書為重點復習就行。在看《古代漢語知識教程》時,可以結合《<古代漢語知識教程>學習指導書》。
《漢語史稿》是王力先生的代表作之壹,但前面的音韻部分我沒怎麽仔細看。我主要看的是王力先生後期的《漢語語音史》。《漢語語音史》的寫作年代晚於《漢語史稿》,王力先生的壹些觀點也發生了變化。大家在看《漢語史稿》音韻部分和《漢語語音史》時,可以重點關註以下幾個方面:
漢語史的分期及依據;
上古聲母系統的研究材料和研究學說(從錢大昕到周祖謨的學說);
王力先生的上古聲母學說(特別是聲母表及其構擬);
遠古漢語存在復聲母的證據;
考證上古韻母的材料和方法(特別是“同諧聲必同部”原則,“葉音說”、陳第的觀點);
上古韻部的學說(從顧炎武到黃侃的學說)
王力先生的上古韻部學說(30韻部系統、脂微分部、上古韻部音值的構擬);
上古的聲調學說(從顧炎武到王力)
中原音韻的大體情況(了解);
古代音韻學家是怎樣給古韻分部的‘
現代語音學家是怎樣構擬上古音的;
王力先生的上古音研究貢獻。
從考研的角度來看,音韻學的考點主要集中在唐先生的《音韻學教程》壹書中,壹定要把《音韻學教程》中的內容掌握住,《漢語史稿》的音韻部分和《漢語語音史》考的並不是很多。《漢語史稿》後面的語法和詞匯部分是重點,要細看。《漢語語法史》是王力先生晚年的代表作,可以看作是對《漢語史稿》部分的補充和修訂,也要仔細地看,重點內容要記誦。蔣紹愚先生的《近代漢語研究概要》和《近代漢語語法史研究綜述》、向熹先生的《簡明漢語史》寫得也很好,有時間的話大家可以看壹下,以擴大知識面,拓寬視野。如果時間很緊的話,這三本書也可以暫時不看。
《文字學概要》內容很多,不需要仔細看,重點是掌握壹些基本概念和壹些舉例,比如“什麽是會意字,並舉例說明”。這本書的出題點,壹是在“六書”,特別是對壹些字形結構的分析,另壹出題點就是如上面所舉的那樣,解釋概念並舉例說明這種類型的題。復習時,要註意壹些常用字屬於哪種結構類型,記住說明“六書”時常舉的例子。常考的概念基本是各章的章節所顯示的主要內容,再記住壹些具體例子的分析就行。
以上就是所有的參考書目及利用方法,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整。不過,大家在看這些書時要註意以下三點:
第壹是要重點突出,統籌兼顧。上半年在復習時,要註意廣度和深度,把重點標記出來。暑假以後就要註意抓重點,把重點內容背誦下來。先要在腦海中有壹個大的知識框架,然後把各知識點容納其中,切忌眉毛胡子壹把抓,結果什麽也沒得到。在看書時要始終有壹個問題意識,要知道怎樣抓重點,並註意壹些細節之處,這樣才能有壹個比較完備的知識體系。
第二是要在復習時註意壹些具體例子的分析。語言學的壹個主要任務就是解釋具體的語言現象,所以對書中所舉的例子要留心。在背誦重點內容特別是壹些概念時,要註意同時把壹兩個例句背下來。比如在復習“被”字句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時,就要把各階段的壹些經典例子背下來。在回答問題時,要註意理論和實例相結合,具體說來就是在答完課本知識點後,舉壹兩個典型例子來分析證明自己的觀點。復習時不能光顧理論而忽視例子,這點要切記。
第三是要註意多做練習。當復習完壹個章節時,先把課本後面的練習題做壹遍,不會的地方要查證。齊魯書社有壹套語言學的練習題,如下:
《<古代漢語>學習輔導與習題集》,李軍,齊魯書社;
《<現代漢語>學習輔導與習題集》,李軍,齊魯書社;
《<語言學概論>學習輔導與習題集》,王靖,齊魯書社
我建議大家把這些題做壹遍,以鞏固所學知識。光有理論,不進行實踐是不行的,只有在做題中才能發現問題,以及時彌補知識漏洞。還要註意的壹點是,要好好研究往年專業課考題,研究出題角度和答題方法,重點是要找出這些問題所考內容在課本上的落腳點,即出自什麽地方,如何組織答案。從往年考題中,我們也可以窺見課本重點內容之所在,所以壹定要註意把往年的考題做壹遍,並仔細研究。
除此之外,還要註意閱讀原典,壹方面是用來積累語料,另壹方面是因為翻譯在考研中也占很大比例。除了我前面所說的《古代漢語》中的“文選”外,還可以閱讀壹下《左傳》和《孟子》等書。《左傳》是很有必要讀的,往年也曾考過《左傳》選文的翻譯。如果時間有限的話,建議大家先選擇閱讀《左傳》,以提高自己的古文閱讀能力。
以上就是要看的主要參考書和和我的復習方法,希望能幫上大家的忙。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大家要結合自身實際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過,以上所列的書(特別是教材)最好還是要看壹遍。
最後,祝大家考研成功!我的郵箱是jangang_528@163.com,有什麽問題可以再聯系我。歡迎大家騷擾,呵呵。
附漢語史專業考研參考書
壹、古代漢語必讀書目:
郭錫良等,《古代漢語》(修訂本),商務;
唐作藩,《音韻學教程》(第二版),北大;
王力,《漢語史稿》(新壹版合訂本),中華;
王力,《漢語語法史》商務;
王力,《漢語語音史》,中國社科;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
二、古代漢語補充書目:
王力,《古代漢語》,中華;
向熹,《簡明漢語史》(上、下),高教;
唐作藩,《漢語音韻學常識》,上教;
耿振生,《音韻通講》,河北教育;
蔣紹愚,《近代漢語研究概要》,北大;
蔣紹愚,《古漢語詞匯綱要》,北大
蔣紹愚,《近代漢語語法史研究綜述》,商務;
郭錫良,《漢語史論集》(增補本),商務;
馬建忠,《馬氏文通》,商務;
段玉裁,《說文解字註》,上海古籍
三、現代漢語必讀書目:
北大中文系現代漢語教研室,《現代漢語》,商務;
陸儉明,《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北大;
陸儉明, 沈陽著,《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北大;
北大編《漢語方言學基礎教程》
四、現代漢語補充書目:
陸儉明,《陸儉明自選集》,河南教育;
陸儉明,《八十年代中國語法研究》,商務;
朱德熙,《語法講義》,商務;
朱德熙,《語法答問》,商務;
馬真,《現代漢語虛詞研究方法論》,商務
五、語言學參考書目:
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第三版),北大;
陳保亞,《20世紀中國語言學方法論》,山東教育出版社;
徐通鏘,《基礎語言學教程》,北大;
胡明揚、賀陽、沈陽,《語言學概論》(語音、詞匯部分),語文;
霍凱特,《現代語言學教程》, 北大;
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商務;
布龍菲爾德,《語言論》,商務;
六、文學史參考書目: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第壹到第四卷),高教;
錢理群等,《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大;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