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關於道的文言文

關於道的文言文

1. 有沒有關於“道”字的古文

道路: 道,所行道也。

——《說文》壹達謂之道。——《爾雅》道坦坦。

——《易·履》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澮,澮上有道,萬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禮·地官·遂人》。

註:“途容車壹軌道容二軌,路容三軌。”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老子》五十三章道聽而途說。——《論語·陽貨》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裏耳。

——《史記·項羽本紀》道渴而死。——《山海經·海外北經》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史記·陳涉世家》又如:大道,問道於盲;要道;人行道;車道;康莊大道;道友(出門在外對素不相識的同路人的客氣稱呼);道店(設在道路旁的旅店)道德,道義、正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醜下》伐無道,誅暴秦。

——《史記·陳涉世家》又如:道光(道德的光輝);道術(道德學術;又指醫道、醫術)道教的教義〖Taoi *** 'sdoctrine〗豪家少年豈知道,來繞百匝腳不停。——韓愈《華山女》道教;道士: 阿兄形似道,而神鋒太俊。

——《世說新語·賞譽》二郗奉道,二何奉佛;皆以財賄。——《世說新語·排調》又如:道情(道士所唱的歌,以警世勸善為內容);道疏(道家拜天地祈福的文表),道糧(道士的口糧);道行(僧道修煉的功夫)線條或細長的痕跡〖line〗。

如:畫壹條斜道兒路程;行程〖journey〗日夜不處,倍道兼程。——《孫子·軍爭》又如:遠道,近道;道裏睽隔(兩地離得很遠)方式,方法;技能〖way;method〗為開其資財之道也。

——晁錯《論貴粟疏》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賈誼《過秦論》策之不以其道。

——唐·韓愈《雜說》又如:生財之道;養生之道;道藝(道業。謀生手段;職業;工作)水流通行的途徑〖course;river〗。

如:河道;水道地域的區劃名〖prefecture〗。漢制,縣有蠻夷的稱“道”。

後泛指壹般行政區域。明清時指在省府之間設置的監察區。

如“鳳廬道”學術或宗教教義〖doctrine;reason;law〗悅周公、仲尼之道。——《孟子·滕文公上》然墨之道,兼愛為本,吾終當有以活汝。

——明·馬中錫《中山狼傳》又如:傳道;道書(宣傳宗教教義的著述文章)指宇宙的本體及其規律〖law〗脩道而貳,則天不能禍。——《荀子·天論》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莊子·秋水》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莊子·養生主》方向;誌向〖direction;ambition;aspiration〗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司馬遷《報任安書》又如:誌同道合 道dào動說,講〖say;talk;speak〗萬戶侯豈足道哉!——《史記·李將軍列傳》不足為外人道也。

——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又如:常言道;能說會道;壹語道破;道定(說定,說準);道話(談話,說話);道達(說清楚,講明白;表達,傳達);道知(告知,說明);道喪(報喪)表示〖express〗。如:道慰(表示慰問之意);道罪(認錯;賠不是)取道,經過〖via;bywayof〗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

——《史記·項羽本紀》道海安、如臯,凡三百裏。——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又如:道經(路過)引導,疏導〖guide〗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

——《易·系辭上》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 *** 。——《論語·為政》道民之門,在上之所先。

——《管子·牧民》乃學辟谷,道引輕身。——《史記·留侯世家》料;想,以為〖think〗劉太公驚呆了,只道這早晚正說因緣,勸那大王,卻聽的裏面叫救人。

——《水滸傳》介從,由〖by〗諸使者道長安來。——《漢書·淮南傳》 道德dàodé〖morals;ethics〗∶社會意識形態之壹,是人們***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道德之歸也有日矣。

——唐·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道:正氣。魔:邪氣。

本是佛家告誡信徒勿受外界誘惑之語。意謂正氣難以修得,而邪氣卻容易高過正氣,後比喻為正義而奮鬥,必定會受到反動勢力的巨大壓力。

也比喻有了成就以後,困難會更多。又比喻新事物興起,不久又會有更新的超出其上道高壹尺,魔高壹丈,冤業隨身,終須還賬。

——《初刻拍案驚奇》道高壹尺,魔高壹丈,性亂情昏鉕認家。——《西遊記》。

2. 關於“道”的古文解釋,最好帶上出處

康熙字典:〔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