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隋煬帝之功業

隋煬帝之功業

本文摘自:《報刊薈萃雜誌》2006年第11期,作者:劉洪波 為人物翻案,看來已成為壹門顯學。已經看到屈原因情變而遭殺身的考證,又看到“衛巫監國”的周厲王是改革家的新解,眼下又有壹篇文章說,壹位先生得出了隋煬帝功大於過的妙論。隋煬帝有何蓋“過”之功呢?壹在開鑿運河,二在復開學校,三在整理古籍,四在使通西域,五在寬減刑罰。 以此而論,我想還可以加上發展演講術,提倡詩歌寫作,開創元宵民俗,發展旅遊事業罷,那就更可證隋煬帝“功大於過”了。假如把楊廣先生上臺之前的英雄性格、聖賢抱負,以及樸實謙恭禮賢下士諸種美德也壹壹算上,更可以證明隋煬帝“品質優良”。可惜,隋煬帝之功過,實在不是壹個“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學問家可以顛倒過來的。上臺前假作的美德,固然隨著他手刃其老爹的壹舉而壹並東流,即便上臺後的壹系列“功德”比起其暴行來又算得了什麽呢? 評價壹個帝王級頭領的功過,是以人民的生存狀況為據,還是以別的什麽為憑,應該是壹目了然的。隋煬帝在位十五年,四伐高麗,三下江都,壹巡北庭,每壹次“大動作”都付出百姓的屍骨,良民的錢財。假如國家不是真正陷於“民不聊生”的境地,向以易於滿足為特點、“寧做太平犬”的中國老百姓,也不至於剛剛過幾天太平日子就起來把楊廣先生幹掉。隋煬帝五十而歿,不得善終,獨夫而已,固不足惜,但他的暴行使中國又有了十八年混戰,三分之二的人民因而死亡。不能忍受壹個“功大於過”的帝王,豈不是罪在百姓了麽? 當壹個帝王級的頭領,確實太容易“立功”了。開鑿運河,無論是為著遊幸的方便,還是為著民生的改善,“客觀效果”卻是擺在眼前的。孟姜女哭丈夫而死,長城卻成了中國的驕傲,“暴秦”也是有功的。衛懿公雖然失國,畢竟還是養鶴的能手,動物保護的行家。陳叔寶雖然荒於政事,又振興了戲劇。趙佶無能保土,卻弘揚了書畫藝術。就算像朱由校那樣做做木工活,也可以叫作“提倡技術革新”的罷。可是,這些東西對於壹個帝王級的大人物到底算得了什麽? 壹個處在楊廣先生這樣的地位的人物,首要的責任在於治理國家,改善民生,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這才是大功德,論功過,這是最根本的壹條。除此之外,即便生活簡樸、談吐幽默、多才多藝、興趣廣泛、修養不凡、富於人情味等等,都只是細小的東西,即便再突出,只能為其個人魅力增色,不足以作為其治績的砝碼。倘若治績顯著,這些還算可愛的補充;倘若正事壹塌糊塗,這些便是“喪誌”的因由。 隋煬帝的“功業”,僅從“客觀效果”而言,不過是壹條大運河。而其暴戾至於有能耐搞垮壹個新生的政權,則比桀紂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僅禍害當世,陷民於水火,而且足以為千古之戒。這樣的暴君,還談“功大於過”,連說過“好頭顱,誰來砍下”的他本人也會羞愧的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