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比之於被官員大量糟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想狠心說壹句: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裏!這句話終究說得不太舒心。被我攔住的車隊,究竟應該駛向哪裏?這裏也難,那裏也難,我只能讓它停駐在沙漠裏,然後大哭壹場。
<<道士塔>>
白天看了些什麽,還是記不大清。只記得開頭看到的是青褐渾厚的色流,那應該是北魏的遺存。色澤濃厚沈著得如同立體,筆觸奔放豪邁得如同劍戟。那個年代故事頻繁,馳騁沙場的又多北方驃壯之士,強悍與苦難匯合,流瀉到了石窟的洞壁。當工匠們正在這些洞窟描繪的時候,南方的陶淵明,在破殘的家園裏喝著悶酒。陶淵明喝的不知是什麽酒,這裏流蕩著的無疑是烈酒,沒有什麽芬芳的香味,只是壹派力,壹股勁,能讓人瘋了壹般,拔劍而起。這裏有點冷,有點野,甚至有點殘忍。
《白發蘇州》
夜航船,歷來是中國南方水鄉苦途長旅的象征。我的家鄉山嶺叢集,十分閉塞,卻有壹條河流悄然穿入。每天深夜,總能聽到篤篤篤的聲音從河畔傳來,這是夜航船來了,船夫看到岸邊屋舍,就用木棍敲著船幫,召喚著準備遠行的客人。山民們夜夜聽到這個聲音,習以為常,但終於,也許是身邊的日子實在混不下去了,也許是憨拙的頭腦中突然卷起了幻想的波瀾,這篤篤篤的聲音產生了莫大的誘惑。不知是哪壹天,他們吃過壹頓稍稍豐盛的晚餐,早早地收拾好簡薄的行囊,與妻兒們壹起坐在閃爍的油燈下等候這篤篤聲。
《夜航船》
水寒徹骨,渾身顫抖。先砍去那些蘆葦,那些世上最美的蘆葦,那些離不開太湖、太湖也離不開它們的蘆葦。留在湖底的蘆葦根利如刀戟,大多數人的腳被紮出血來。渾濁的殷紅壹股股地回旋在湖水間,就像太湖在流血。
挖思想、排疑點、理線索、定重點,炊事班每天打出的飯菜,開始有了剩余。好幾個小集團被清查出來了,大會上,報告者的口氣越來越兇。後來,終於點出了壹些名字。罪行最嚴重的是壹個漂亮熱情、善於交際的女學生,她在下農場前的壹次同學聚會中,被幾個男同學戲稱為“外交部長”。她竟然笑了笑,沒有拒絕,也沒有向領導揭發。“這樣的反動小集團連職位都分好了,不為奪權為什麽!”報告者的推斷極其雄辯。
壹天傍晚,傳來警報,正在受審查的她失蹤了。上級命令全體人員分頭追尋,幾個男學生在湖邊找到了她的紗頭巾。
把她打撈上來時她的心臟已經停止跳動,壹個胖乎乎的男衛生員連忙做人工呼吸。折騰了壹會毫無效果,衛生員決定直接給心臟註射強心針。她的衣衫被撕開了,赤裸裸地仰臥在岸草之間。月光把她照得渾身銀白,她真正成了太湖的女兒。
《吳江船》
廢墟的留存,是現代人文明的象征。
廢墟,輝映著現代人的自信。
廢墟不會阻遏街市,妨礙前進。現代人目光深邃,知道自己站在歷史的第幾級臺階。他不會妄想自己腳下是壹個拔地而起的高臺。因此,他樂於看看身前身後的所有臺階。
是現代的歷史哲學點化了廢墟,而歷史哲學也需要尋找素材。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廢墟的寧靜才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沈思中,廢墟才能上升為寓言。
因此,古代的廢墟,實在是壹種現代構建。
《 廢墟 >>
書寫,書寫文化之苦旅。 描述,描述歷史之盛衰。
――題記
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壹閉眼睛,平壹平心跳,回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壹直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為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余秋雨先生第壹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借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秘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余秋雨先生依仗著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著讀者,那是壹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松,蒼老後的年輕。 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嘆,但同樣的感嘆,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說的壹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著少年的激情,享受著老年的清閑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余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著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文明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註意深思。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為了保留住曾經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壹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曾經,便永遠無法活著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壹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因為,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抽壹枝柳條,折壹只桃枝。品壹杯清茶,看壹本好書。
走進余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從文化大家的園子裏歸來,被露水打濕的衣領上還帶著花的香氣,腦海裏保留著和這早晨壹樣新鮮的記憶。我不揣冒昧地把這些既不連貫。又不準確的記憶寫下來,不知能否對讀書養氣有所禆益。
我們去某壹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的壹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裏等等。這樣,就在這壹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壹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壹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跡所蘊藏著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壹聲奔瀉而出,使每壹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壹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征,就是因為它壹直肩負起了保家衛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壹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壹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壹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壹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大概,每壹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壹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跡,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著壹代又壹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跡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跡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著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贊嘆,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不久前,我品讀了余秋雨的著作《文化苦旅》,並且有了深刻的體會。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的第壹部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獲得首獎。全書的主題是憑借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其中《道士塔》)《陽關雪》等,是通過壹個個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之感見於筆端。《白發蘇州》《江南小鎮》等卻是以柔麗淒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壹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壹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壹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壹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壹馬車,壹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註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壹種儀式,壹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壹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們壹種,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難怪歷年來,許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誌時,便會到此隱居起來,但在荒山結廬有著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著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壹面其壹就是當中國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雕零時,文人或學者們就會帶著他們的知識修養到此處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與官場浮沈是文人們的失意時刻,做什麽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休息夠了又是壹段新旅程的開始。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作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壹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盡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保有著正面看法,因為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實在大狹隘了,逼得他們除了隱或許只有壹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誌隕落,我們會選擇沈潛,待有朝壹日能東山再起。
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壹種文化,這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沈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1. 淺品《文化苦旅》
書寫,書寫文化之苦旅。 描述,描述歷史之盛衰。
――題記
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壹閉眼睛,平壹平心跳,回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壹直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為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余秋雨先生第壹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借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秘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余秋雨先生依仗著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著讀者,那是壹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松,蒼老後的年輕。 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嘆,但同樣的感嘆,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說的壹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著少年的激情,享受著老年的清閑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余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著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文明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註意深思。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為了保留住曾經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壹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曾經,便永遠無法活著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壹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因為,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抽壹枝柳條,折壹只桃枝。品壹杯清茶,看壹本好書。
走進余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2.漂泊
——《文化苦旅》讀後感
對於余秋雨先生及他的作品是有所聞,但壹直沒有接觸過。我很少看電視,這次去河北與同去的大姐住壹間,她壹直在看青歌賽的節目,因此我也壹起看了好幾期的比賽節目,比賽中有文化知識的考試,評委正是余秋雨先生,其中的考題都是壹些常識、專業性的知識,考題本身並不復雜,而與考題有關的相關知識的連接,余秋雨先生解讀的非常到位,可見他淵博的知識,他對中華文化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評判,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正好手頭有他的《文化苦旅》壹書,利用雙休日的時間翻閱了壹遍,這是壹本需要靜下心來靜靜體味的書,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裏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他著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沈著,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溫煦,...,這是壹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壹直洶湧地向我們奔瀉而來。天壹閣的藏書曾令他迷惑,而終於有壹天顯現了藏書的社會意義。而西湖終究是文人們心中的壹個飄渺的夢境,只能意會,無法用文字解讀。
中國文化如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流經祖國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文化是內化於心的壹種精神財富,在有華人的世界裏,就有中國文化的延傳,漂泊海外的華人們可以把原始的巨樹當成神廟,供奉著“大公伯”,然後進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著他們。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壹輩子也無法揮去。
960萬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有如壹朵朵奇葩綻放著,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親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郁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味。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壹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使智慧長進的機會,也使心靈經過了壹段漫長的洗鍊,每每在這壹次又壹次的跋涉中得到壹種抒發、壹種寄托。文化的傳承,在歷史的轉盤中進行接替,中國燦爛的文化,在歷史古跡中留下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類的記憶中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
余秋雨曾說:「我想,任何壹個真實的文明人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在心理上過著多種年齡相重疊的生活,沒有這種重疊,生命就會失去彈性,很容易風乾和脆折。」或許是因為如此,余秋雨先生在埋首於磚塊般的典籍中後,那不同於案頭的年齡悄悄作祟,突然湧起向蒼天大地,釋放自己內心深處不停吶喊著的渴望,壹股熱潮、令人無法抗拒的誘惑,不停地沖擊著心靈,澎派的思想猶如壹陣巨浪,要求超脫現實的束縛,尋求最終的寄托,沒有人知道旅程的終點,無情的歲月不斷地雕刻,即便生命的終點將在不遠的哨站,但生命的價值卻是不朽的承諾。
中國的文化,落在山重水復中,是歷史的多情造就中國千年的內涵。道士塔中的無奈,因為莫高窟的千古罪人王圓籙,將令人歆羨的中國藝術文化,用極少數的錢財來換取難以計數的敦煌文化,偌大的中國,豈無維護古文物的能力,聽任壹個古老的民族讓傷口的血滴在沙漠,使敦煌文化走向黑暗。
都江堰,它的規模從表面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說:長城占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卻實實在在地占據了邈遠的時間。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弛,而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汨汨清流,且不論古今的各種觀點、利益價值、科學性都是無懈可擊的。它是壹種具有靈動的文明,有了它,才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陸遊的川行華章。它,孕育了中國悠久的文化,是文人思想的泉源,創造了美和感性。
三峽,中國最驚心動魄的奇媚風光,還記得白帝城這首詩,及白帝城所熔鑄的兩種聲音、兩番神情:李白與劉備,詩情與戰火,豪邁與沈郁,對自然美的觀點與對山河宰權的爭逐。詩人的悲滄,風情萬種,兩岸猿聲啼不住,壹路上風聲颼颼,江流濺濺,江濤高壹聲、低壹聲,留下了美麗的憂傷,三峽,註定是壹個不安分的淵藪。而今卻因經濟上的開發,需在三峽上築大霸,原本美麗動人的篇章,慢慢地殆盡,昔日的憂傷、熱情將不再復見。
穿越了那種現代又非現代的歷史古跡,旅途中的經歷感受,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的「人文山水」,中國歷史的文化魅力是擺脫不了的,在山水歷史間的跋涉中,歷史增添了聲色和情致,累積了越來越多的人生經驗。培根說:「歷史使人明智。」在輝煌的華夏文化的背後,原來還有著這樣壹則則的故事,讀文化苦旅,使自己有了更深壹層的歷史知識,更打從心底崇拜那壹件件扣人心弦的歷史史跡,心之向往也仿佛身歷其境中,種種的意象和畫面都浮現在眼前,穿越時空的鐘又再度響起,正呼喚著我們去探訪另壹個燦爛的華夏文化。
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壹閉眼睛,平壹平心跳,回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壹直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為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余秋雨先生第壹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借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秘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余秋雨先生依仗著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著讀者,那是壹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松,蒼老後的年輕。 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嘆,但同樣的感嘆,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說的壹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著少年的激情,享受著老年的清閑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余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著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文明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註意深思。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為了保留住曾經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壹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曾經,便永遠無法活著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壹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因為,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抽壹枝柳條,折壹只桃枝。品壹杯清茶,看壹本好書。
走進余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
在短短的壹個寒假裏我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去社會實踐。雖然比較忙但我還是做了壹件我認為最有意思的事情。我把余秋雨教授寫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壹遍。
雖然來不及仔細去揣摩但確實讓我感觸很深,尤其是《風雨天壹閣》至今都使我記憶憂心。
壹個家族背負著艱守壹座藏書樓(中國古老文化)的命運。範欽壹個擁有強大毅力和強烈的愛國精神的藏書家讓中國留下了壹座具有文化代表意義的藏書樓,直到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範氏天壹閣之所以留下來的原因是什麽呢?這正式余教授所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誌力”而這種毅力有是什麽呢?
範欽曾經頂撞過擁有巨大權勢的皇親國戚,而因次遭到仗打這樣的重刑,還進過監獄。但他豪不畏懼,始終毫不顧惜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後誰都奈何不了他,這就是壹個古代藏書家,壹個真正稱職的藏書家所表現出來的超越常人的強健的職業道德品質。
說到這裏,我們是否應該反思壹下,我們這些學生,有哪壹個能像範欽那樣監守正義,監守自己的崗位。或許有但也是極少數的。我不是故意要借古代成功人氏來諷刺現代人,但是我還是要批判我們不好的地方,包括我自己在內,同學們,所有讀書的人們,我們早就應該反省壹下了。對我們來說範欽的意誌力乍看之下,顯得不近人情,然而我們的毅力呢?可以說連他的二分之壹都沒有。我們讀書,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該怎麽辦呢?學成之後又為了什麽呢?等等這些尖銳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
繼續往下說,時間的流逝,光陰的短暫,80歲高齡的範欽中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但他連生命的最後壹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壹份是他監守壹生的藏書樓,另外壹份是壹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壹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現在,有誰會願意繼承藏書樓,又不能賣而且不但沒好處還要惹得壹身的麻煩。然而有範欽這樣偉大的父親,就會有像他壹樣偉大的兒子。他的大兒子範天沖毅然的選擇了子承父業,他繼承了藏書樓。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因為有了像範氏父子這樣的真正的讀書人而保存到現在的。
說到這裏我又要開始批判些什麽。想到讀書人,現在的讀書人(有些人)說說是書生,毫不考慮自己的言行舉止,說不該說的話做不該做的動作。而且讀書為的盡是壹些私人的事情,只為那黃金屋或是顏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對自己要求很低對別人則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萬事大吉,毫不顧慮別人,更不用說是監守崗位和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了,壹點都沒有範欽那樣的奉獻精神。
還有那些可惡致極的貪官汙吏,他們絲毫沒有壹點職業道德,簡直像行屍走肉壹樣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範欽好比是天使,而這些貪官,濫用職權的人就是惡魔,總有壹天這些惡魔,會被天上的那些像範欽這樣的天使給帶去,進化那骯臟的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