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嵇作品對的影響

嵇作品對的影響

《柯南集》有多種版本。鄭振鐸(1898-1958)曾說,“在湯余銘的四個夢裏”,這首歌除了《復活》之外,是獨壹無二的。《柯南集》現存約九種版本。本書英譯本主要以錢南洋校對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出版)為藍本,以明代金毛校對版《吉谷亭》為藍本,以明萬歷版《柯南夢》、清惠閣版《柯南夢》、明崇禎尊本《柯南夢》、清初竹林堂刻本《唐·張宗為先生柯南夢》為藍本。

由此可見,《柯南集》誕生後,不僅劇本被反復雕琢、再雕琢,而且部分劇本還經常在民間和清廷演出,證明了《柯南集》經久不衰的文學魅力和藝術生命力。

日本漢學家青木昌子在他的《中國現代戲曲史》壹書中,首先將湯顯祖與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相提並論:“湯顯祖在英國比莎士比亞早14年出生,在莎士比亞去世壹年後去世(作者說:這是錯誤的,實際上他們兩人都死於同壹年),東西方樂壇的偉人同時出生也很奇怪。”的確,湯顯祖的劇作,就其人文精神的深度和廣度,以及所達到的藝術高度而言,是無愧於世界聲譽的。但大概是因為湯顯祖劇作篇幅較長,歌詞典雅華麗的緣故,後來被翻譯成了西文。然而,元雜劇的劇本早在20世紀30年代(公元18年)就已經被翻譯成了西文。由Jean Baptiste Du Halde編輯的《中華帝國的》,出版於1735,收錄了法國傳教士(1666-1736)對《趙氏孤兒》的法文譯本。這是中國古典戲曲傳入歐洲的起點。此後,《趙氏孤兒》被翻譯成德文和英文。但直到20世紀30年代,湯顯祖的劇作才有了《牡丹亭》的全德文譯本,而英文譯本只有《牡丹亭》中的單篇《春香鬧雪》。而且早期的歐洲漢學家在翻譯中國古典戲曲劇本時,往往會刪掉歌詞。這從介紹中國古典戲曲的角度來說是非常不合適的。

因為中國的古典戲曲劇本從結構組織到寓意傳達都是以歌詞為中心的。戲劇和散曲壹樣,與歷史悠久的古典詩歌壹脈相承,繼承了中國古代詩歌的深厚傳統。所以在古代劇作家眼裏,戲曲是劇本的支柱和精髓。1980年,美國漢學家柯瑞爾·伯奇出版了《牡丹亭》的完整英譯本。近年來,湯顯祖的其他幾部作品也被國內學者和翻譯家翻譯出版。本書的英文譯者張光謙先生早在1994年就出版了《牡丹亭》全英文版,2003年繼續完成《南國》。

並交外文出版社出版。今天,《柯南的故事》英文版將作為“大中華文庫叢書”出版,這對於促進與莎士比亞同時代的偉大中國戲劇家湯顯祖被更廣闊的世界所認識和了解,對於使中國優秀的古代戲劇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所接受和欣賞,無疑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