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記有:“何謂九州?河、漢之間為豫州,周也。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河、濟之間為兗州,衛也。東方為青州,齊也。泗上為徐州,魯也。東南為揚州,越也。南方為荊州,楚也。西方為雍州,秦也。北方為幽州,燕也。”
《爾雅·釋地》記有:九州即“兩河間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雝州,漢南曰荊州,江南曰楊州,濟河間曰兗州,濟東曰徐州,燕曰幽州,齊曰營州。”
《淮南子·地形訓》記有:“何謂九州?東南神州曰農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兗州曰並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臺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東北薄州曰隱土,正東揚州曰申土。”
《後漢書·張衡傳》註引《河圖》稱:“天有九部八紀,地有九州八柱。東南神州曰晨土,正南昂州曰深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開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北柱州曰肥土,北方玄州曰成土,東北鹹州曰隱土,正東揚州曰信土。”
《初學記》卷八州郡部總敘州郡第壹引《河圖括地象》稱:“天有九道,地有九州。天有九部八紀,地有九州八柱。昆侖之墟,下洞含右;赤縣之州,是為中則。東南曰神州,正南曰迎州壹曰次州,西南曰戎州,正西曰拾州,****曰冀州,西北曰柱州壹作括州,正北曰玄州壹曰宮州,又曰齊州,東北曰鹹州壹作薄州,正東曰陽州。”
此外,鄒衍還提出大小九州說:“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壹分居其壹分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壹區中者,乃為壹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其外,天地之際焉。”
《山海經·海內經》記有:“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禹鯀是始布土,均定九州。)”
我在全彩繪精裝本《經典圖讀山海經》(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版)中對“九州”解讀如下,該書並附有《九州地理範圍分布圖》。
此處經文“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禹鯀是始布土,均定九州”,所謂“禹卒布土”亦即“禹鯀布土”,這種說法表明“布土”工作是由禹、鯀***同施行的,同時也說明這項工作經歷過壹段相當長的時間。布土又稱敷土,敷即布,意為分布、展開、遍布;疑“布土”原作“步土”,步為測量。《尚書·禹貢》: “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意思是禹測量土地,劃分疆界,命名山川。
《尚書·禹貢》:“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其所劃分的九州範圍,依次是:壹、冀州,起自黃河壺口,涉及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部分地區,地為白壤。二、兗州,起自黃河下遊、濟水,涉及河北、河南、山東,地為黑壤。三、青州,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東半島,地為肥沃白壤。四、徐州,起自黃海、泰山、淮河,涉及山東、江蘇、安徽,地為紅色粘土。五、揚州,起自淮河、黃海,涉及江蘇、安徽、江西及其以南的地方,地為潮濕泥土。六、荊州,起自荊山、衡山,涉及河南、湖北、湖南,地為潮濕泥土。七、豫州,起自荊山、黃河下遊,涉及河南、湖北、山東,地為柔軟的土,下層為肥沃而硬的黑色。八、梁州,起自華山、黑水,涉及陜西、四川、甘肅、青海,地為黑色松散的土。九、雍州,起自黑水、西河,涉及陜西、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地為最上等的黃壤。
與此同時,《禹貢》還記述了各州所在地的居民,向********上貢的土特物品,及其繳納賦稅的等級。為了能夠及時運輸上貢物品,以及消除水害;又根據各州的山川地形,疏通了各地的水陸交通。從此大禹建立的王朝“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禹賜玄圭,告厥成功。”《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顯然,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壹個偉大的王朝,盡管它的有形物質文化遺產已經被歲月淹沒了,但是它的無形非物質文化遺產卻保存在《山海經》等古籍之中。
《山海經》全書最後壹句話落在“禹定九州”上,當寄托著撰寫者或編輯者對中華民族統壹興旺的厚望。劉秀(歆)《上山海經表》稱大禹治服洪水後 “禹別九州,任土作貢,而益等類物善惡,著《山海經》”,《海外東經》記有禹命豎亥步量天下;相傳同時繪有《山海圖》,而這些圖又鑄在了九鼎之上,正所謂:功成洪水退,帝禹定九州,踏勘海內外,千古壹圖收(錄自42平方米巨畫《帝禹山河圖》的題詩)。
本文的興趣是對九州的名稱進行考證,並試圖通過這種考證來進壹步探索九州的來源。由於九州的名稱在不同典籍中有所差異,本文重點選擇《禹貢》記述的九州名稱進行考證;這是因為禹貢九州更接近於自然地理區劃,而《河圖》等所述九州似乎是源於洛書九宮(中心加四正四隅)的理論模式。
眾所周知,古人命名實際存在的地名,主要有三種方式:壹是根據當地的地形地貌,例如“河”(古人特指黃河)字即包括有黃河的河道地形內容,“不周山”描述的是壹種環狀地形;二是根據當地居民的特征,例如《山海經》的歧舌國,描述的就是以提供翻譯服務為生的部落;三是根據當地發生的重大事件,例如《山海經》記述的禹攻***工國山。
“州”字的含義,臀也,區劃,戶籍編制(2500戶),聚也。或謂“州”與“洲”通用,意為水澤中可居住的高地。不過,筆者傾向於在九州壹詞裏,“州”應當指若幹人居住的地方。需要註意的是,古代許多地名用字,往往存在著形近相替、音近相代的現象。
1 、冀州
“冀”與“黃”均指戴面具的人,他們的區別在於:“冀”形面具與“黃”形面具相異,而且彼此相背離。筆者曾撰文指出,戴“黃”形面具的人屬於黃帝族,戴“冀”形面具的人屬於與黃帝族有明顯區別的其他部族(主要是炎帝族,以及蚩尤族等),戴“冀”形面具的人所居住的地方就稱之為“冀”(今山西省,以及河北省、內蒙古和遼寧省的部分地區)。顯然,創造“冀”字的人,屬於黃帝族,而黃帝命倉頡造字的傳說也是有依據的。
2 、兗州
或謂兗州之名出自兗水,該水系屬於濟水。濟水為古代著名四瀆之壹,後因黃河下遊頻繁改道,屢屢侵奪濟水河道,以致濟水河道久已被黃河泥沙淹埋,濟水亦不復存在,只留下若幹相關的地名,例如河南省的濟源縣、山東省的濟南市。
或謂“兗”有端信之義,端為直、信為誠(見《說文解字》)。根據是西漢時緯書《春秋元命苞》稱:“兗,端也,信也。”初唐編《晉書》、《隋書》等國家正史,亦曾引述此說,例如《隋書·地理誌》就說:“兗之為言,端也。言陽精端端……其地兼得鄒魯齊衛之交,舊傳太公唐叔之教,亦有周孔遺風。今此數郡,其人尚好儒學,性質直懷義,有古之風烈矣。”
其實,“兗”字的出現,恐怕遠在周孔之前,如果它描述的是“端信”之民,那麽應該指的是在當地居住的遠古部落。在《禹貢》裏,兗州位於太行山東麓(延伸至嵩山壹帶)與山東丘陵西緣之間的華北平原上,在先夏時期這裏大面積是水澤,只有少數高地適於人類居住,例如任丘、內丘、封丘、商丘等以“丘”命名的地方,以及太行山、嵩山和山東丘陵邊緣壹帶。
對比之下,居住在兗州的人,對洪水泛濫(包括河流泛濫,以及海平面上升)更加敏感,因此他們的治水河道也就更多更有經驗。從這個角度來說,先夏時期的兗州居民,可以追溯到鯀、禹部落。有趣得是,《五藏山經》記述的鯀族聖地和帝禹後宮,就在洛水與黃河交匯的地方(參閱《經典圖讀山海經》和《帝禹山河圖》)。
從發音來說,兗與淹、掩、鹽、奄、炎相同或相近;這可能是在暗示著居住在兗州的人們與洪水泛濫、排除積水、海水曬鹽等活動密切相關,或者與古奄國(《括地誌》:“兗州曲阜奄裏,即奄國之地也。”奄族至遲在商代早期就居住在這壹帶)有著某種族源承繼關系,也可能與古炎帝族有著族源關系,炎帝少女女娃(部落)就曾生活在這裏。
3 、青州
青州的地理範圍大體即今日的山東半島,而山東半島的標誌性地貌為泰山(岱),但是這裏卻被統稱之為“青”。如果說其得名於青島,道理恐怕很難說得通。
青,指春季植物葉子的顏色,比喻年青,又指黑色。《禹貢》裏就有“厥土青黎”的說法,青和黎都指黑色,不過卻是用來描述梁州的。也就是說,青州之名與土地顏色無關。
眾所周知,蚩尤為九黎之長,九黎屬於東夷,亦即居住在華夏東部的部落(包括太昊、少昊等族群)。黎為黑色,表明九黎部落崇尚黑色,或者服飾以黑色調為主。“黎”除了指黑色之外,還有眾多、耆老、黎明之意;從字形來說,黎含有禾、黍等字形,古人用黍米之漿作成黏結劑以制履,亦稱之為黎。
據此可以推知,青州可能得名自“黎族居住的地方”,因九黎族在蚩尤之後大舉南遷,此地便轉而稱之為青州了。
4 、徐州
徐州的地理範圍在今日的山東半島南部,以及江蘇省、安徽省北部。“徐”意為行走緩慢。在東夷裏,有徐夷(又稱徐戎、徐方),夏商周三代時居住在今淮河中下遊;周初在今江蘇省泗水、洪澤湖及其周邊地區建立徐國,其王即徐偃王,曾長期與周對抗,公元前512年為吳國所並。
顯然,徐州之名,應該得自於這裏是徐族的居住地。
5 、揚州
揚州的地理範圍在今日淮河中下遊以南的廣大地區,相當於春秋戰國的吳國、越國。“揚”意為高舉,掀起,顯揚,稱頌,容貌出眾;特指臉部的眉毛及其上下部位;古兵器鉞的別稱。
或許揚州之名,取自當地居民有著獨特的眉毛裝飾,或者眉毛動作豐富(例如揚眉吐氣)。
6 、荊州
“荊”原本指壹種灌木,古人用其作為刑杖(例如負荊請罪),又謙指自己的妻子(拙荊)。古楚族發端於荊山(今湖北省南漳縣),故而楚人自稱為荊。
因此,荊州之名應該就是取自於當地為楚族所居。
7 、豫州
“豫”字的象形,通常均解釋為“壹人手牽大象”狀。但是其字意為:悅樂、安適,遊樂,通預,通與(參與),猶豫,厭煩,欺騙,六十四卦有豫卦(坤下震上,寓意“雷出地奮”),表面看來與動物“象”並沒有多少直接的關系。
豫州的地理範圍大體在今河南省,因此今河南省簡稱豫。根據《五藏山經》的記載,4200年前,野生象分布在岷山、大巴山西端,以及南嶺壹帶,今河南省壹帶當時已沒有野生象棲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