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孔子壹生有犯過錯誤嗎?是什麽?

孔子壹生有犯過錯誤嗎?是什麽?

孔子雖然有很多的思想是好的,但是他有的思想是錯誤的。

比如孔子宣揚的君權思想那些東西,或許對古代中國有用,但是對現代中國則有害。

儒家文化讓中國人的尚武精神受到沖擊,

儒家文化讓中國人為面子而生存。

犯過“以貌取人”的錯誤。

原來,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有個叫子羽的學生,這子羽小鼻小眼小腦袋長得非常難看不雅,孔子便不假思索的認定其貌不揚,不會有什麽才氣,難以形成氣候,因此對他很冷漠。然而很有誌氣的子羽憤而離開孔子回家躬耕和自學,幾年後終於成為知識淵博的著名學者,很多人千裏迢迢來到魯國,慕名到孔子羽的情況後,作了深刻的反省,並發出了這樣的感嘆:“以貌取人,不足為訓!”

孔子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在今天的我們看來不就是錯的麽?

錯誤與正確也是具有時代性的,而非絕對性的。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大教育家,他壹生收了很多學生。據說他的學生有三千多人。那麽他是不是每個學生都沒看錯呢?

孔子有壹套很好的教學方法,如因材施教、溫故知新等等。

受到有沒有看錯學生,孔子自己也承認犯過這方面的錯誤。有壹個很會說話的學生和壹個長得很醜的學生都曾經被孔子看錯過。

那個很會說話的學生的名字叫宰予。他擅長言談,因此孔子覺得他什麽都好。有壹天,宰予對孔子說:"父母去世了,守孝三年,時間太長了。如果三年不學習,學習過的東西也是會被忘記的。"

孔子聽了很生氣地說:"宰予啊,妳真是太不孝順了。妳生下來三歲的時候還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難道守孝三年就太長了嗎?"於是,孔子發現他自己看錯了宰予。

長相很醜的那個學生的名字叫淡臺滅明。孔子原來認為他不行,學習很差。而且還認為淡臺滅明的品德很差。然而,出乎他的意料,淡臺滅明到南方去講學時,人們對他的評價很高。因此,孔子感嘆地說:

"我只憑說話判斷人,在宰予身上我發現自己錯了;以貌取人(僅憑相貌評價人),在淡臺滅明身上我又錯了。"

靈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原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璆然。□正義璆音虬。孔子曰:“吾鄉為弗見,見之禮答焉。”○索隱上“見”如字。下“見”音賢遍反,去聲。言我不為相見之禮現而答之。子路不說。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集解欒肇曰:“見南子者,時不獲已,猶文王之拘羑裏也。天厭之者,言我之否屈乃天命所厭也。”蔡謨曰:“矢,陳也。夫子為子路陳天命也。”

衛靈公飲酒湛樂,不聽國家之政,田獵畢戈,不應諸侯之際。

衛靈公有妻三人,同濫而浴。南子最為寵幸。

衛靈公奢而汰,南子美而淫,孔子是清楚的。但孔子不僅想在衛國做官,而且去見靈公夫人,犯了兩個錯誤。

子路不悅,謂孔子淫亂也。孔子解之曰,我所為鄙陋者,天殺我,天殺我。

正是孔子的對子路的發誓,說明孔子心中有鬼。

如果孔子對子路說,雷擊殺我,或火燒死我,或水溺死我,墻屋倒塌壓死我,這是起的真誓。

天何曾殺人,所以孔子起的是虛誓。既不能說服子路,也不能令世人信服。

既起的是虛誓,說明孔子行為不正。

孔子已近六十,隔帷拜見夫人,北面稽首,耳聽帷中環佩玉聲璆然,已是心蕩神移,不知所措。

這不是邪念是什麽,這不是淫心又是什麽。所以子路不悅。

當然,還有壹人舊事重提,那就是東漢哲人王充。以上便出自他的《論衡》(問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