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就是挖別人的話~頻繁的、合理的否定對方論證後從心態上就焦躁~此時更容易出錯~這樣己方就可以專門針對對方的壹個小錯緊咬不放~再加上無限擴大~使得對方心誌更為混亂。
還有反向思維~就是將對方說的話反過來思考並用批評家的思維判斷,先把對方數落的壹無是處再作打算~反向思維的好處就是幾乎別人壹張嘴就可以是錯的~但對己方也是同等,這就要看哪方說的話更精簡細膩
坑人也是常用招數~如果是專業競賽就不成~若同班或者對方都是熟悉的人便可用這招:當對方列出壹個例子後~己方便可利用對方與此例背道而馳的缺陷嚴厲抨擊其人~借口是“妳自己都做不到~還有資格說這話嗎?”諸如此類~只能了解其人才能使用。。。專業競賽中壹般會避免這種“偏向違規”的伎倆~其他情況就無所謂了
辯論自然是唇槍舌劍~但也有盾。就基礎而言~言詞精簡往往使得對方無法找出破綻~若壹個問題妳又舉例子又解釋的~很容易露出破綻被對方抓住。所以己方語句上的精要是重中之重,也是辯論的絕對前提~
可以佯攻~就是提出質問~“難道妳說的這個什麽什麽觀點是這樣的意思?”這時對方習慣性的就會作出解釋,壹解釋則就出漏洞~破綻擺著呢~不抓白不抓
態勢~動有錯~不動也有錯~用質問和批判使得對方大動~破綻自然就多。若對方非常堅持自身觀點無法脫出這圈的話就是不動~不動的錯就是可以發動更加猛烈的攻勢~誰白癡坐在那被妳打?既然如此那只好勉為其難使勁揍。。。防久必失
還是那句。。。話語必定要精要~壹出廢話就會被對方廢了~
關於妳這辯論題~其實運用的好是穩勝的~因為有眾多不可違逆的先哲支持~
第壹:《易》乾卦 上九:亢龍有悔
《象》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就是說這龍已經飛到了天的盡頭~充滿悔恨~如此極端壹定不能長久
第二:《曹劌論戰》裏~敗兵也不可追~以免埋伏之類,這個我不記得原文了~妳去找找看就可以。。。
第三:《道德經》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持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譯文就是說~與其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不會長久如此下去。金玉滿堂~沒辦法守護;有錢卻又驕橫~這是自己留下的禍根。功德圓滿就內含收斂,這才是天之道啊~
第四:做人不要太絕,凡事於人於己都要留有余地。這是現代的理論了~
其實這資料還有很多~大多都是在先哲古籍裏都能找到~象《曹劌論戰》裏的~敵方可是有下套的~妳這樣沖過去不是找死嗎?
整體來說~為了安全和下壹步計劃的實施~留有余地是必然的選擇
治國之道不就在於“我們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嗎?做得太絕是不是會害了自己的未來呢?
哼哼哼~俺高手吧?挖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對了~關於辯論我建議妳看看《鬼谷子》戰國時期著名人物孫臏、龐涓、蘇秦、張儀都他徒弟~裏面都寫的雄辯之術~相當不錯的~學辯論壹定要認識蘇秦、張儀啊~兩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