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大便秘結簡介

大便秘結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大便秘結的病因病機 5 大便秘結的辨證論治 6 大便秘結的分類 6.1 陽結 6.2 陰結 6.3 實秘 6.3.1 實秘的病因病機 6.3.2 實秘的治療 6.4 虛秘 6.4.1 虛秘的病因病機 6.4.2 虛秘的癥狀 6.4.3 虛秘的治療 6.5 氣秘 6.5.1 氣秘的病因病機 6.5.2 氣秘的癥狀 6.5.3 氣秘的辨證論治 6.6 風秘 6.6.1 風秘的病因病機 6.6.2 風秘的癥狀 6.6.3 風秘的治療 6.7 痰秘 6.8 冷秘 6.8.1 冷秘的病因病機 6.8.2 冷秘的癥狀及治療 6.9 熱秘 6.9.1 熱秘的病因病機 6.9.2 熱秘的癥狀及治療 6.10 三焦秘 6.11 幽門秘(幽門不通) 6.12 直腸結 6.13 脾約 7 參考資料 附: 1 治療大便秘結的穴位 2 治療大便秘結的方劑 3 治療大便秘結的中成藥 4 大便秘結相關藥物 5 古籍中的大便秘結 1 拼音

dà biàn mì jié

2 英文參考

constipation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大便秘結為病證名[1]。見《丹溪心法附余·燥門》。簡稱便秘,也稱大便難、大便不通、大便秘澀[1]。指糞便幹燥堅硬,排出困難,排便次數減少的表現[1]。壹般指大便排出困難或三四天以上不大便者[1]。大便秘結有正虛與邪實之不同[1]。

4 大便秘結的病因病機

《醫學正傳·秘結論》:“腎主五液,故腎實則津液足而大便滋潤,腎虛則津液竭而大便結燥。原其所由,皆房勞過度,飲食失節,或恣飲酒漿,過食辛熱,飲食之火起於脾胃,淫欲之火起於命門,以致火盛水虧,津液不生,故傳道失常,漸成結燥之證。是故有風燥,有熱燥,有陽結,有陰結,有氣滯結,又有年高血少,津液枯涸,或因有所脫血,津液暴竭,種種不同。”

《癥因脈治·大便秘結論》:“大便秘結之癥,外感門有表未解,太陽陽明之脾約,有半表半裏,少陽陽明之大便難,又有正陽陽明之胃實。大便硬,又有表邪傳裏,系在太陰,七八日不大便。又有少陰病,六七日不大便,厥陰下利,譫語有燥屎者。以分應下、急下、大下、可下。又互發未可下、不可下。俟之,蜜導、膽汁導等法。內傷門則有積熱、氣秘、血枯各條之不同。”

5 大便秘結的辨證論治

《醫宗必讀·大便不通》:“經日,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愚按內經之言,則知大便秘結,專責之少陰壹經。證狀雖殊,總之津液枯幹,壹言以蔽之也。分而言之,則有胃實、胃虛、熱秘、冷秘、風秘、氣秘之分。”“更有老年津液幹枯,婦人產後亡血,及發汗利小便,病後血氣未復,皆能秘結。法當補養氣血,使津液生則自通。誤用硝黃利藥,多致不救,而巴豆、牽牛,其害更速。若病證雖屬陰寒,而脈實微燥,宜溫暖藥中略加苦寒,以去熱燥,燥止勿加。如陰燥欲坐井中者,兩尺按之必虛,或沈細而遲,但煎理中湯,待極冷方服。或服藥不應。不敢用峻猛之藥者,宜蜜煎導之。久虛者,如常飲食法,煮豬血臟湯加酥食之。血仍潤血,臟仍潤臟,此妙法也。”

《壽世保元·大便閉》:“大便閉結至極,昏不知人事,用大田螺二三枚,以鹽壹小撮,和殼搗碎,置病人臍下壹寸三分,以寬帛緊系之即通。”

6 大便秘結的分類

便秘有陽結、陰結、實秘、虛秘、氣秘、風秘、痰秘、冷秘、熱秘、三焦秘、幽門秘(幽門不通)、直腸結、脾約之區分[1]。

6.1 陽結

陽結指胃腸實熱燥火所致的便秘[2]。《醫學入門·燥結》:“結有能食脈實數者為陽結。”《景嶽全書·雜證謨》:“陽結證必因邪火有余以致津液幹燥,此或以飲食之火起於脾,或以酒色之火熾於腎,或以時令之火蓄於臟,凡因暴病或以年壯氣實之人方有此證。然必有火證火脈內外相符者,方是陽結。治此者又當察其微甚,邪結甚者,非攻不可,宜諸承氣湯、神祐丸、百順丸之類主之。邪結微者,宜清涼飲子、元戎四物湯,或黃龍湯、玉燭散之類主之。火盛不解者,宜清涼散、大黃硝石湯、八正散、大分清飲、大金花丸之類主之。火盛水虧,陰虛而燥者,宜丹溪補陰丸,人參固本丸,或六味地黃加黃柏、知母、麻仁之類主之。”亦有以風秘、氣實秘、熱秘等為陽結[2]。《金匱翼·便閟統論》:“實閉熱閉即陽結。”《醫學心悟·大便不通》:“熱閉者,口燥、唇焦、舌胎黃、小便赤、喜冷、惡熱,此名陽結。”

6.2 陰結

陰結指胃腸陰寒固結,或精血虧耗,大腸幹燥所致的便秘[3]。《醫學入門·燥結》:“不能食,脈弦微者,為陰結。”《景嶽全書·雜證謨》:“陰結證,但察其既無火證,又無火脈……蓋此證有二則,壹以陽虛,壹以陰虛也。凡下焦陽虛,則陽氣不行,陽氣不行,則不能傳送而陰凝於下,此陽虛而陰結也;下焦陰虛則精血枯燥,精血枯燥則津液不到而腸臟幹槁,此陰虛而陰結也。故治陽虛而陰結者,但益其火則陰凝自化,宜右歸飲,大補元煎、大營煎之類主之;或以人參當歸數錢煎湯送右歸、八味等丸俱妙。治陰虛而陰結者,但壯其水,則涇渭自通,宜左歸飲、左歸丸、當歸地黃飲、五福飲、六味地黃丸之類主之。二者欲其速行,宜於前法中各加肉蓯蓉二三錢。”亦有以寒秘、氣虛秘、濕秘等歸為陰結[3]。《證治匯補·秘結》:“陰結者,陰寒固結腸胃,血氣凝滯而秘結也,外癥不渴不食,肢冷身涼,大便硬閉,脈沈而遲,宜四物合附子湯,如久不大便而脈反微濇者,黃芪建中湯。”《金匱翼·便秘統論》:“冷閉虛閉即陰結也。”《醫學心悟·大便不通》:“冷閉名陰結。”

6.3 實秘

實秘(excessive constipation[4])是指風寒痰熱、食積氣滯胃腸等所致的便秘[4]。又作實閉、實閟[5]。

6.3.1 實秘的病因病機

腸胃實邪壅結所致的腑氣不通[5]。

6.3.2 實秘的治療

《醫學心悟·大便不通》:“陽明胃實,燥渴、譫語、不大便者,實閉也,小承氣湯下之。”

《金匱翼·便閟統論》:“實閟有寒有熱。熱實者,宜寒下;寒實者,宜溫下。麻仁丸、厚樸三物湯,治實而熱者;逐氣丸、溫脾湯,治實而寒者也。”

6.4 虛秘

虛秘(deficient constipation[4])為病證名[6]。是指氣、血、津、液、陰、陽等虛弱所致的便秘[4]。

6.4.1 虛秘的病因病機

因精血津液虧耗所致的便秘[6]。多因體氣素虧,或因發汗、利小便耗傷津液,或病後元氣未復,精虧血枯所致[6]。

6.4.2 虛秘的癥狀

《聖濟總錄·大小便門》:“或因病後重亡津液,或因老弱血氣不足,是謂虛秘。”

《潔古家珍·雜方》:“胃虛而秘者,不能飲食,小便清利。”

6.4.3 虛秘的治療

虛秘如因氣虛、氣滯而致者,可用厚樸丸等方[6]。津液耗傷者,可用潤腸丸[6]。

《醫學心悟·大便不通》:“若老人精血不足,新產婦人氣血幹枯,以致腸胃不潤,此虛閉也,四物湯加松子仁、柏子仁、肉蓯蓉、枸杞、人乳之類以潤之,或以蜜煎導而通之。若氣血兩虛,則用八珍湯。”

《金匱翼·便秘統論》:“虛秘有二,壹以陰虛,壹以陽虛也。凡下焦陽虛,則陽氣不行,陽氣不行,則不能傳送,而陰凝於下。下焦陰虛,則精血枯燥,精血枯燥,則津液不到而腸藏幹槁。治陽虛者,但益其火,則陰凝自化;治陰虛者,但壯其水,則涇渭自通。”

方如蓯蓉潤腸丸、益血潤腸丸、五仁丸、黃芪湯等均可選用[6]。

6.5 氣秘

氣秘(qi constipation[4])是指氣滯於內,腑氣不通,以大便幹結,或不甚幹結,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腸鳴矢氣,腹中脹痛,噯氣頻作,納食減少,胸脅痞滿,苔薄膩,脈弦等為常見癥的實秘證候[4]。

6.5.1 氣秘的病因病機

氣滯或氣虛所致的便秘[7]。多因七情郁結,氣壅大腸,或中氣不足,傳送無力所致[7]。

6.5.2 氣秘的癥狀

《癥因脈治·大便秘結論》:“氣秘便結之癥,心腹脹滿,脅肋刺痛,欲便而不得便,此氣實壅滯之癥也。若質弱形弱,言語力怯,神思倦怠,大便不出,此氣虛不振之癥也。”

6.5.3 氣秘的辨證論治

《證治要訣·大便秘》:“氣秘則氣不升降,谷氣不行,其人多噫。宜蘇子降氣湯加枳殼,吞養正丹,或半硫丸、來復丹;未效,佐以木香檳榔丸;欲其速通則枳殼生用。”

可選用枳桔湯、四君子湯等方[7]。

《醫碥·大便不通》:“有氣秘,氣壅塞不通,不升不降,其人多噫。實者破結導滯,木香、檳榔、枳殼、陳皮、杏仁等類。虛者,補而行之,不宜破者,人參多用。”“若氣少氣弱,無力推送,則惟有助氣而已。丹溪雲:肺氣不降,則難傳送。用枳殼、沈香、訶子、杏仁等。老人虛人津液少,宜滑之,用胡麻、麻仁、阿膠等。”

《雜病源流犀燭·大便秘結源流》:“有由氣秘者,氣不升降,谷氣不行,善噫,宜蘇子降氣湯加枳殼。”

6.6 風秘

風秘(wind constipation[4])為病證名[8]。是指風搏肺臟,傳於大腸,以大便燥結,排便艱難等為常見癥的便秘證候[4]。

6.6.1 風秘的病因病機

由風搏肺臟,傳於大腸,津液幹燥所致[8]。

《聖濟總錄·大小便門》:“風氣壅滯,腸胃幹澀,是謂風秘。”

6.6.2 風秘的癥狀

其癥大便燥結,排便艱難,多見於老年體弱及素患風病者[8]。

6.6.3 風秘的治療

《證治要訣·大便秘》:“風秘之病,由風搏肺臟,傳於大腸,故傳化難;或其人素有風病者,亦多有秘。宜小續命湯去附子倍芍藥,入竹瀝兩蜆殼許。實者,吞脾約麻仁丸;虛者,吞養正丹。”

《奇效良方·秘結門》:“風秘為病,風痰秘於大腸,結而不通也。”又:“皂角丸治老人、虛人風秘。乃大腸經有風,大便秘結宜服之。”

《張氏醫通·大小府門》:“風秘者,風入大腸,傳化失職。羌、防、蘇子、枳殼、麻仁、杏仁、皂角灰,煎服潤腸丸。”

《雜病源流犀燭·大便秘結源流》:“專由風秘,宜小皂角丸;如由虛而兼風秘,宜二仁丸。”

《醫燈續焰·大便燥結證》:“風燥宜五仁丸、《世醫得效方》皂莢丸,搜風順氣丸之類。”又:“《世醫得效方》五仁丸治津液枯竭,大腸秘澀,傳導艱難。《世醫得效方》皂角丸,專治有風入臟腑閉塞。”

本證多見於張力減退性結腸性便秘[8]。

6.7 痰秘

痰秘因痰飲濕熱阻滯腸胃所致[9]。《張氏醫通·大小府門》:“痰秘者,痰飲濕熱阻礙,氣不升降,頭汗喘滿,胸脅痞悶,眩暈腹鳴。半夏、茯苓、木香、檳榔、枳實、橘紅、香附、白芥子、姜汁、竹瀝。不應,加大黃、黃連。甚則控涎丹下之。”

6.8 冷秘

冷秘(cold constipation[4])是指寒邪內結,以大便艱澀,腹痛拘急,脹滿拒按,脅下偏痛,手足不溫,呃逆嘔吐,苔白膩,脈弦緊等為常見癥的實秘證候[4]。又名陰結[10]。

6.8.1 冷秘的病因病機

陰寒凝結,腑氣不通[10]。

《聖濟總錄·大小便門》:“下焦虛冷,窘迫後重,是謂冷秘。”

6.8.2 冷秘的癥狀及治療

《證治要訣·大便秘》:“冷秘由冷氣橫於腸胃,凝陰固結,津液不通,胃道秘塞,其人腸內氣攻,喜熱惡寒,宜藿香正氣散加官桂、枳殼各半錢,吞半硫丸。”

《醫述》:“世人但知熱秘,不知冷秘,冷秘者,冷氣凝結,津液不通,如天寒地凍,水結成冰之義,治宜八味丸、半硫丸溫而通之。”

《醫學心悟·大便不通》:“冷閉者,唇淡、口和,舌胎白,小便清,喜熱、惡寒,此名陰結,宜用溫藥而兼潤燥之法,理中湯加歸芍主之。”

6.9 熱秘

熱秘(heat constipation[4])是指熱邪內壅,以大便幹結,腹脹腹痛,口幹口臭,面紅心煩,或有身熱,小便短赤,舌紅,苔黃燥,脈滑數等為常見癥的實秘證候[4]。又名陽結[11]。

6.9.1 熱秘的病因病機

由於熱結大腸所致[11]。

6.9.2 熱秘的癥狀及治療

《萬病回春·大便閉》:“身熱煩渴,大便不通者,是熱閉也。”

《證治要訣·大便秘》:“熱秘,面赤身熱,腸胃脹悶,時欲得冷,或口舌生瘡,此由大腸熱結。宜四順清涼飲,吞潤腸丸,或木香檳榔丸。”

《金匱翼·便秘統論》:“熱秘者,熱搏津液,腸胃燥結,傷寒熱邪傳裏,及腸胃素有積熱者,多有此疾。”用大黃飲子[11]。

《醫學心悟·大便不通》:“熱閉者,口燥,唇焦,舌胎黃,小便赤,喜冷、惡熱,此名陽結。宜用清熱攻下之法,三黃枳術丸主之。”

6.10 三焦秘

三焦秘指大便秘結之由於三焦不和者[12]。《丹溪心法附余·燥門》:“三焦不和,胸膈痞悶,氣不升降,飲食遲化,腸胃燥澀,大便秘結。”用搜風潤腸丸[12]。

6.11 幽門秘(幽門不通)

幽門秘(幽門不通)指便秘之由於幽門不通者[13]。癥見噎噻氣阻,大便不通[13]。《脾胃論》卷下:“幽門不通,上沖,吸門不開,噎噻,氣不得上下,治在幽門閉,大便難。”用通幽湯[13]。

6.12 直腸結

直腸結指糞便結於直腸難出者[14]。《醫碥·大便不通》:“燥屎巨硬,結在 *** 難出,名直腸結。從導法治之。導法,以蜂蜜煉成條,大如指,粘皂角末、油抹入便門。寒結者加草烏頭末,以化寒消結;熱結者以豬膽汁導之。”

6.13 脾約

脾約為便秘的壹種[15]。約為約束之意,脾約指脾虛津少,腸液枯燥以致大便艱澀難出的病證[15]。《註解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法第八》:“胃強脾弱,約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輸膀胱,致小便數,大便難,與脾約丸。”《三因極壹病證方論·秘結證治》:“或飲食燥熱而成熱中,胃氣強澀,大便堅秘,小便頻數,謂之脾約。”《雜病源流犀燭·大便秘結源流》:“脾約,液枯證也。仲景論陽明傷寒,自汗出,小便數,則津液內竭,大便必難,其脾為約,脾約丸主之。蓋液者,肺金所布,肺受火爍,則津液自竭,而不能行清化之令,以輸於脾,是肺先失傳送之職,脾亦因失轉輸之權,而大便有不燥結者乎,但仲景以脾約丸主之……當大病後或東南人虛羸,恐雖熱甚,而偶誤服此,必脾愈弱而腸愈燥也。故本病只宜以滋養陰血,使陽火不熾為上。宜當歸潤燥湯、蓯沈丸、潤腸丸。”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