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拼音:xī。
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鼻子出氣,本義指氣息、呼吸。戰國之後的篆體加“心”旁。呼吸是有生命的象征,因此又引申為繁殖、滋生,再引申指子女。利錢是由本錢生出來的,於是引申出利息之義。
由氣息又可引申指消息。息又有息在商周時期是指事字,甲骨文字形上部像鼻子(寫作“自”),下部用幾筆短畫表示呼出氣的樣子。商代金文則把呼出的氣流畫成壹條直線。本義為呼吸。西周金文構型與商代金文相同,但是鼻子已經開始變形。
古籍釋義:
《唐韻》相即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即切,並音熄。《說文》:喘也。《增韻》:壹呼壹吸為壹息。
又大聲嘆曰太息。《戰國策》:閔王太息。註:長出氣也。《前漢高帝紀》:喟然太息。師古註:太息之大也。
又累氣曰累息。《後漢任延傳》:吏民累息。壹曰止也。《禮檀弓》: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註:息猶安也。言茍且取安也。王氏曰:且止之辭。
又處也。《詩小雅》:無恒安息。傳:息,猶處也。
又生也。《周禮地官》:以保息六養萬民。《前漢宣帝紀》:刑者不可息。師古註:息謂生長。言劓刖之徒,不可更生長也。
又《禮月令》註:陽生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