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教故事:主要宣傳釋迦牟尼的生平事跡。其中很多都是古印度的童話和民間傳說,是佛教徒經過幾個世紀的加工和修改,附加在釋迦牟尼身上的。壹般“大象入胎”、“子夜穿城”的場景比較多。第290窟(北周)的佛教故事並列成六橫卷,按順序結構繪制,有87幅畫描繪了釋迦牟尼從出生到出家的全部情節。如此長篇巨制的漫畫,在中國佛教故事畫中並不多見。
2.本生故事畫:指描繪釋迦牟尼生前各種善行,宣傳“因緣”、“苦修善行”的生動故事。它也是敦煌早期壁畫中的壹個流行主題,如“撒哀嘆舍身餵虎”,“丕王屍骸舍身救鴿”,“九色鹿舍身救民”,“許歌舍身侍親”。雖然都打上了宗教的烙印,但依然保持著神話、童話、民間故事的本來面目。
3.因果報應故事畫:這是佛教弟子、善男信女、釋迦牟尼化眾生的故事。與本生的故事不同的是,本生只講述釋迦牟尼生前的故事;而業力講述的是佛教弟子,前世或今生的善男善女。壁畫中的主要故事是“五百強盜成佛”,“米沙持戒自殺”,“好朋友王子下海取寶”。故事內容離奇,情節曲折,頗具戲劇性。
4.佛教歷史故事畫:是指根據歷史記載繪制的故事,包括佛教聖地、感應故事、高僧故事、吉祥像圖、戒律畫等。它包含歷史人物和事件,是佛教史料的圖像。這種畫多畫在洞穴壁龕、坑道頂部和次要場所的角落。但也有壹些畫在前壁上,如323窟張騫出使西域圖、佛像、72窟劉颯和。
5.比喻故事畫:這是釋迦牟尼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向佛門弟子、善男信女講解佛法時所列舉的故事。這些故事大多是來自古印度和東南亞的寓言和童話,被佛教徒收集記載在佛經中,保存至今。敦煌壁畫中的具象故事有“護象金象”、“金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