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位於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從十六國時期到元代,它的挖掘持續了大約1000年,這在中國石窟中是獨壹無二的。它不僅是中國古代文明燦爛的藝術寶庫,也是古絲綢之路上不同文明對話與交流的重要見證。莫高窟共有735個洞窟,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件,唐宋木檐5座,是中國石窟發展演變的壹個縮影。
2.瓜州玉林石窟
玉林洞又名萬佛峽、玉林寺、上洞子,位於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原安溪縣)南70公裏,屬敦煌研究院管轄。這個洞穴是在玉林河峽谷兩側直立的東西向懸崖上挖的,因沿河兩岸的榆樹林而得名。玉林洞的建立日期沒有考證。從洞穴形式和相關銘文推斷,它始建於隋唐以前的北魏時期。
3.酒泉文殊山石窟
文殊山石窟,位於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旗峰藏族鄉,始建於北梁時期(401 -433),是壹座大型佛教石窟群。洞穴按山勢開鑿在文殊山前後山崖壁上,分布在南北1.5km,東西2.5km範圍內。洞穴100余個,其中早期中央柱洞8個,禪洞1個,洞前寺廟遺址28處。
4.張掖馬蹄石窟
馬蹄寺石窟是中國重要的佛教石窟之壹。馬蹄寺石窟,位於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東南80多公裏的宋林山,包括北寺、南寺、千佛洞、金塔寺和上、中、下觀音洞。每個地方的距離都是幾公裏到10多公裏。因為摩崖石屬於粗紅砂巖,不方便雕刻,所以多為泥塑。
5.武威天臺山石窟
天臺山石窟,又稱涼州石窟、涼州大佛石窟、大佛石窟。位於甘肅武威市南50公裏的張藝鎮中路鄉鄧山村,始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梁(397-439),距今約1600年歷史。這是被北梁王居曲孟勛召見的涼州僧人曇曜所掘。北朝、隋唐、西夏、明清相繼建成,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莫高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