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徒步,12000公裏,穿越108個國家,1300年前,玄奘用腳丈量了絲綢之路。19年後,他載譽而歸,回到了唐朝的都城長安。在他的余生中,他日夜翻譯佛經。對今天的人來說,玄奘不僅是壹位佛教徒,還是壹位偉大的翻譯家、探險家、外交家和地理學家。
西方歷史學家認為,中世紀印度次大陸的歷史是黑暗的,玄奘是唯壹的光明!
貞觀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帶著657部佛經回到長安。唐太宗派宰相方等人出城迎敵,長安數千人出城迎接。唐太宗在洛陽宮召見他,他向唐太宗介紹西域和天竺。他立即回到長安,開始翻譯佛經。在19期間,* * *翻譯了75部佛經,共計1 335卷。因為他對中國文化的素養很高,精通梵文,所以他的譯文通順優美,壹些特殊名詞如“印度”和表示時間的“時刻”壹詞都是他定的。這些佛經大部分後來在印度失傳,漢譯本成為研究古代印度宗教、哲學、文學和科學的重要文獻。
玄奘還根據自己的遊歷寫了壹本書《大唐西域記》,記錄了110各國和28個傳聞國的情況,包括新疆和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爾、斯裏蘭卡等國家和地區的地理位置、道路、疆域、城市、人口、風土人情、名勝古跡等。現在,《大唐西域記》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成為世界名著。
在佛教中,鑒真東渡的主要目的是弘揚佛法、傳法布戒。日本僧侶在鑒真十多年的活動達到了這壹目的。由於皇帝的重視,鑒真被授予“大和尚都”的稱號,成為“教規始祖”。“此後,日本的法律法規逐漸嚴格,並代代相傳,遍及全球。”建於鑒真的唐趙體寺成為日本大寺。日本的佛經大部分是百濟和尚傳下來的,有很多錯漏。在失明的情況下,鑒真以驚人的記憶力糾正了日文佛經中的錯誤和疏漏。因為鑒真對天臺宗也有相當的研究,所以鑒真對天臺宗在日本的傳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鑒真使日本佛教走上正軌,便於政府對佛教的控制,杜絕了因疏於管理而造成的種種弊端,促進了佛教被確定為日本的國教。鑒真和他的弟子們創立了杜南法家學派,該學派已成為六大學派之壹,直到今天仍有余暉。鑒真抵達時,受到日本朝野的熱烈歡迎。此後定居日本奈良。鑒真不僅傳授佛經,還詳細介紹了日本的醫學、建築、雕塑、文學、書法、繪畫等技術知識,為中日兩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貢獻。在醫學方面,鑒真熟悉藥方。光明女王臨終時,只有鑒真的藥方有效。根據日本的《本草筆記》,鑒真可以通過用鼻子聞來辨別草藥的種類和真偽。他還大力傳播張仲景《傷寒論》的知識,留下了壹卷《堅大師秘方》。因此,他被譽為“日本中醫始祖”。據日本韓方野崎藥房董事長野崎康宏介紹,在17、18世紀,鑒真將以下36種草藥帶到日本推廣使用:麻黃、細辛、白芍、附子、遠誌、黃芪、甘草、苦參、當歸、柴胡、川芎、玄參、生地、紫蘇、丹參、黃芩、桔梗、旋覆花、蒼術,日本藥店的藥袋上印有鑒真的形象在書法方面,鑒真及其弟子在書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詣。他第六次東渡,帶來了王羲之的行書原件、王獻之的行書原件和50卷其他書法作品。這極大地促進了日本書法的形成。鑒真本人也是著名的書法家,他的《請貼經》被譽為日本國寶。在建築方面,鑒真的許多杜東弟子和隨從都精通建築技術。在鑒真的設計和領導下,建造了著名的唐趙體寺。寺內大堂建築,坐北朝南,寬七間,深四間,三層鬥拱造型。是壹座單檐小山頂的佛寺。日本對特別保護建築和國寶的評論是這樣評價的:“金堂是當今天平時代最大最漂亮的建築。”因為鑒真的僧侶采用了唐代最先進的建築方法,所以這座建築非常堅固和精致。歷經1200多年的風雨,特別是經歷了1597日本大地震的考驗,都金堂完好無損,依然屹立在唐代趙體寺內。金堂已成為研究和了解中國古代建築藝術最有價值和最珍貴的實物之壹。在雕塑方面,鑒真及其弟子在雕塑藝術方面也留下了寶貴的遺產,鑒真有佛像相伴,而在日本國內,很多佛像都是用“幹繪法”(又稱“夾法”)創作的。著名的有唐代趙體寺金堂的盧舍那坐佛、如來像、千手觀音像等。我國早在東晉就出現了這種方法,到了唐代技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武則天統治時期,用夾法塑造的大佛高達900尺。鑒真和他的弟子們在日本推廣和發展了這種雕塑藝術。在鑒真晚年,弟子仁濟等人制作了壹尊高80.04厘米的坐像來紀念這位中國高僧。鑒真盤腿坐著,閉著眼睛,他的思想寧靜而逼真。它不僅再現了鑒真的真實形象,還刻意刻畫了其精神氣質,溫柔中透著剛毅,安詳中透著嚴肅,微笑中透著沈思。這尊佛像是唐代供奉在趙體寺的。
在630年至834年的兩百年間,日本人向中國派遣了19名使節(其中到達中國的有15名),人數從200人到500人不等。這充分證明了當時日本對唐文化的重視,也說明了唐代經濟文化的發展。鑒真六下東方的感人故事代表了中國人民與鄰國友好交往的真誠願望。中日友好交往不僅促進了日本政治經濟制度的變革和社會生活的進步,也豐富了唐朝的經濟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