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幫我寫壹份關於保護環境的提案!請

幫我寫壹份關於保護環境的提案!請

環境保護建議

人類還沒有意識到:

雖然今天發達的地球環境看起來很樂觀,但是存在非常嚴重的隱患,這些隱患都是人為制造的:肆意砍伐樹木,建立化工廠,隨意排放有害液體。“全世界每年排放的對人類構成更大威脅的氣體達到6億多噸。。。。。;據估計,到下世紀中葉,地球表面的三分之壹將面臨沙漠化的危險,每年將有6平方公裏的土地沙漠化,威脅著60多個國家。。。。。"看到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人類怎麽看?從2300萬年前到18萬年前森林猿的出現,再到人類高度發達的文明時代,大自然對每個人的索取從來都是“有求必應”的,這也進壹步滋生了人類的貪婪。

比如中國的木蘭河,上世紀50年代初原本是壹條清澈見底的河流,現在卻變成了壹條汙染的河流,魚蝦絕跡,給我們的地球母親再添壹道傷疤。這不是給人類敲響了警鐘嗎?

因此,我鄭重向尚未意識到的人們建議:

第壹,人類要想征服可怕的大自然,就必須尊重它。對改造自然既要謹慎,又要大膽實踐,大膽改進,從而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與自然和諧發展,決不能重蹈西方發達國家“先汙染,後治理”的覆轍。

第二,從我做起,首先選擇有利於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善待我們的家園和地球,創造壹個美好的生活環境。

1。節約資源,減少汙染

(1)以節約用水為榮,隨時關水龍頭,防止滴水。

(2)慎用洗潔精,盡量使用肥皂,減少洗潔精中的化學物質對水質的汙染。

2。綠色消費與環保選擇

(1)使用無鉛汽油、無鎘鉛蓄電池和無磷洗滌劑,減少水和空氣汙染。

(2)購買價格低廉的家用制冷電器和不傷頭發的摩絲,減少對臭氧層的汙染。

3。復用再復用

盡量少用壹次性物品,多用耐用品。如果不使用壹次性塑料和飯盒,白色汙染就會減少;不要使用壹次性筷子;自帶購物袋或購物籃。

4。分類回收和循環利用

不亂扔廢電池、廢塑料等垃圾和廢棄物;把垃圾分門別類,變廢為寶,循環利用資源,造福人類。

5。保護自然萬物。

不獵捕和利用珍稀動物和保護動物,愛護和保護野生動植物;植樹造林,愛護身邊的每壹寸綠地,每壹朵花,每壹棵樹。

6。註意衛生,保護環境

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喧嘩。

作為壹名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倡導同學們提高環保意識,也建議叔叔阿姨們加入我們的隊伍,為環保做貢獻,造福子孫後代。因為: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環境保護建議

環境保護司致辭的譯文:

妳好!

我是XX小學的壹名小學生。

我是在XX市長長大的,我看到了XX這座城市的變化。從壹個不知名的城市到中國的綠城,舉辦了民謠節和南博會。

現在在南寧,隨處可見“環保人人有責”諸如此類。路邊,各種垃圾桶很好看。最近大家都提倡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桶分開。

但是,我覺得光有分類是不夠的。有必要在垃圾桶上寫下壹些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不是每個人接受的知識都像我們這麽多,知道什麽是可回收垃圾,什麽是不可回收垃圾,想想農民工,不知道就亂扔,這樣不好。不僅起不到環保和垃圾分類的作用,反而會給垃圾場的工人帶來麻煩。

另外,我還發現了壹個相當嚴重的問題。

有壹天,我和媽媽奶奶坐公交車去,想去烈士陵園掃墓。壹開始我們很開心的出門,但是到了公交站等車的時候發現旁邊有個垃圾桶,裏面的垃圾臭氣熏天。路人仰著鼻子走來走去,我們路過的時候聞到壹股很大的腐臭味。

後來我去過的地方,都會仔細觀察有沒有垃圾桶。經過壹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現在的垃圾桶都是固定的,不像以前那種可以倒垃圾的,但是為什麽會有臭味呢?後來才知道,是因為垃圾箱被修好了。環衛工人早上清理垃圾箱的時候,只是簡單的把表面的垃圾撿起來,並沒有清理到底。有壹次,我問他們為什麽不清理垃圾。他們說不是不想,是因為垃圾桶是固定的,夠不到底部,垃圾倒不出來,只好把垃圾留在裏面。

可見垃圾桶發臭,不是因為環衛工人不負責,而是因為垃圾桶的設計有問題。希望為了XX城市的美麗,為了清新的空氣,請市長叔叔設計壹些實用美觀的垃圾桶,不要讓那些難聞的氣味再汙染我們清新的空氣。

符號

日期

校園環保文明倡議書

為了迎接2008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為了全球全民健身,建議我校全體學生、教職工從我做起,從班級、宿舍、家庭做起,把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納入環保文明、科學、健康、美好的軌道。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和行動:

1.在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處處節約資源,節約水電等。,並從點滴做起,杜絕各種耗費和浪費資源的漏洞和死角;材料和物質消費和使用的各個環節都應追求節儉、科學合理和環保——即從購物到使用(消費)到結束的全過程都應符合綠色、生態、環保、無害和資源循環利用的要求。

2.所有可回收的材料,如廢紙、廢塑料、廢金屬等。,應盡可能分類回收,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從而節約資源,減少垃圾汙染。因此,建議所有班級、宿舍等單位都要設置垃圾回收箱.....回收的資金可以積累起來進行體育健身、藝術科學等。在健身活動中,踢毽子是壹項簡單、可行、全面的活動。這壹項也應該擴展到學校所有成員的家庭生活。

3.努力學習,掌握現代科技和先進文化的理念和知識,學習掌握相關的環保知識和技術;要充分認識當前國家和地方以及全球環境問題的嚴重性,提高保護人類同壹個家園的意識,認識到“世界上只有壹個地球家園——每個人只有壹個身體,各種東西都要節約和循環利用”(來自網易環保論壇),充分認識發展循環經濟、建立循環社會和循環生活對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熱愛和平,熱愛自然,樹立沒有每個人的美好就沒有家庭的幸福的意識,樹立環境倫理和法制意識;追求人生意義崇高、價值無限的大寫生命價值觀,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精神的和諧——即自我的健康、健美與和諧。總之,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努力,我們決心成為壹個有益於地球環境和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新世紀的人。

4.社會是壹所大學,上述舉措同樣適用於人類社會的各個部分。我希望同學們和同事們不僅要向自己學習,還要把新世紀的環保健康理念傳達到全社會的各個方向,讓大家都知道,都去做。......

同學們,同事們,面對與全球化密切相關的新世紀地球村時代,北京2008離我們並不遙遠.....讓我們同心協力,用實際行動為全人類乃至全宇宙的“同壹首歌”加油!

Xxxx,xxxx,xx,xx

妳的名字

水的自我報告

我是水,純潔、美麗、優雅、高貴的水,我來自雪,我來自山,慢慢地,慢慢地,穿過群山,穿過平原,流入大海。

我是水,晶瑩的雪,我的前任,甜蜜的雨,我的哥哥,苦澀的淚,我的姐姐。我的足跡遍布大地,我的手臂愛撫著每壹個角落。

因為有我,生活才能如此完美;只因有我,世界上的壹切才如此完美。我不僅是肥沃田地的“養分”,也是莊稼的“生長劑”,更是人類的必須。淘米洗菜需要我,洗衣服灌溉需要我,人們渴了就喝我,臟了就洗我,急了就用我,但不斷破壞的是我。

我給人類帶來了幸福,但人類為什麽要這樣對我?我默默無私地哺育著大地。我在山腰間潺潺,在草原中央歡快地奔流,在大海的懷抱裏澎湃。我善良忠誠。我為人類奉獻壹切。面對人類的冷漠,我不禁怒發沖冠。能主宰壹切,能破壞生態環境的是人民。也是當今中國人類面臨的兩大問題:壹是資源問題,二是環境問題。在資源問題中,中國人均水資源是世界人均水資源的壹半。在環境問題中,我的汙染程度不言而喻。如果我被“入侵”,會影響水生生物和國內農作物的生長,增加疾病傳播,危害人體健康。因此,保護環境是當務之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捷徑。人類只有壹個家園,請珍惜這個獨壹無二的搖籃。

所以,我希望被人類珍惜和保護。請停下來,不要再打擾我了!

青山綠水現在在哪裏?

往事還是很容易時不時浮現。

記憶中家鄉的水好美!平坦如畫,與青山相顧,所以青山綠水;有的會變成溪流,隨處可見。那是我家鄉的水。

當妳伸手觸摸它時,它從妳的手指間滑過,柔軟而涼爽。我剛去的時候,每天都去那用那水洗臉。那是炎熱的夏天,所以我和父親在裏面遊泳。“嘣!”跳入水中,立刻洗去了所有的疲憊,渾身清涼,仿佛置身人間天堂。

又壹次,五年後,我和爸爸奶奶再次來到這裏。壹到河邊,我就被眼前的壹切驚呆了。真不敢相信這是我難忘的家鄉水。

還有湖南著名的湘江。

據我爸媽說,以前湘江特別明澈,炎熱的夏天很多人來遊泳。人們親切地稱它為“綠色河流”。

然而現在,古老的湘江已經被吞沒,河水被塑料、藥瓶和白色汙染所覆蓋...散發出令人作嘔的氣味。素有“綠水河”之稱的湘江,變成了“死水河”。

突然明白了,現在的人壹味追求發展,忽視了保護環境和水資源的重要性。

整條河回蕩著壹聲嘆息:“人毀了我的身體!”"

唉!青山綠水現在在哪裏?

如果我們失去水...

人啊!人啊!

如果妳失去了水分,妳會喝什麽?憑什麽灌溉每壹寸土地,憑什麽滋潤每壹棵小草?如果沒有這麽美的水,怎麽會有蘇軾那句千古絕句“水明水清”呢?如果沒有水,壹切會在哪裏?

當我們面對這樣的水,妳還會贊美它的美麗,感嘆它的生機嗎?面對眼前的事實,敲響水患的警鐘,喚醒人們還不夠嗎?

俗話說:“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人啊,難道真的要讓最後壹滴水變成人類心碎、悔恨、覺悟的眼淚嗎?請不要失去它,才知道它的珍貴。到時候後悔恐怕也沒用了。

請珍惜每壹滴水!別再糟蹋了。就當這是給供水的獎勵吧!

1.加快林業發展,實現山川秀美。

2.加強生態建設,維護生態安全。

3.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

4.堅持以生態系統為基礎的林業可持續發展。

5.建立以森林植被為主體、林草結合的國家生態安全體系。

6.建設山川秀美的生態文明社會。

7.大力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

8.加快發展,改善生態環境,確保國家生態安全。

9.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林業應被放在重要位置。

10.在生態建設中,應該把林業放在首位。

11.加強林業結構調整,提高林業經濟效益。

12,鼓勵各類社會主體投資林業發展。

13,放開發展非公有制林業

14,不斷提高全民族的生態安全意識。

15,努力建設山川秀美、生態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16,堅持全民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辦林業。

17,堅持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壹,生態效益優先。

18.堅持嚴格保護、積極開發、科學管理和可持續利用森林資源。

19,堅持政府主導和市場調節相結合,實施林業分類經營管理。

20.尊重自然和經濟規律,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喬灌草,統籌城鄉林業發展。

21.加強科教興林,堅持依法治林。

22.城市綠化應當堅持美化環境與生態功能相結合。

23.把森林帶進城市,把城市建在森林裏。

24.構築京津綠色屏障,再造河北秀美山川。

25、增加森林資源,增強森林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

26、認真貫徹“誰造誰有,共同造* * *有”的方針。

27.恢復林草植被,控制水土流失,保障生態安全。

28.造林就是賺錢,造林就是造水,造林就是發財。

29.種壹千公頃樹,造福子孫後代,綠化大地,讓人民富裕起來。

30.森林就像壹個水庫,有益於農業、林業和畜牧業。可以多蓄雨水,少吐雨水。

31,地綠,林活,民富。

32.沒有森林,就沒有人類。

33.森林無價,人類不可或缺。

34.退耕還林將利國利民

35.林業是基礎產業。

36.如果妳想變得富有並種樹。

37.加快植樹造林,促進生態平衡。

38.保護森林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39.植樹造林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40、義務植樹,利國利民。

41,植樹造林,愛林護林,再現碧水藍天

42.植樹綠化祖國是壹項基本國策。

43、全社會都來做林業和綠化。

44、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

45.每個人都有義務每年植樹綠化祖國。

46、建設城市森林改善城市環境

47.加快植樹造林,改善生態條件。

48、造林質量第壹

49.綠化河北,守護京津富民

50.治理京津風沙源誓教幽蘭水藍。

51.退耕還林還草遏制荒漠化

52.大力植樹防沙治沙。

53.沙漠化正威脅著人類的生存。

54.加強果樹管理,提高水果質量。

55、改善投資環境首先植樹造林。

56.搞好綠色產業振興林業經濟。

57.發展綠色產業,拓寬致富門路。

58飛封和管道建設增加資源和綠色企業增加活力

59.發揮資源優勢辦好森林旅遊。

60.認真學習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林業跨越式發展的決定。

61.認真學習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

62.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加快林業可持續發展

63、依法實施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記發證制度。

64.加強森林植物檢疫維護生態安全。

65、開展無公害防治和綠色果品生產。

66.砍伐樹木是非法的。

67.嚴禁砍伐森林和開墾荒地。

68、承包造林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69.毀林危害子孫。

70、不得擅自移動或損壞林業服務標誌。

71,愛護野生動物,請手下留情。

72.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

73.征用、占用林地須經林業主管部門審批。

74.擅自開墾林地是違法的。

75、運輸木材必須辦理運輸許可證。

76.依法登記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權益受法律保護。

77.保護野生動物,促進生態平衡

78、科學造林保護森林資源

79.木材運輸證和檢疫證必須隨貨同行。

80、發掘森林資源潛力,搞好森林生態旅遊。

81.經營和馴養野生動物需要許可證。

如果妳想生活在沙塵暴中,妳必須種更多的樹。

83.如果妳想取代富人,妳應該每年植樹。

84.森林防火利國利民。

防火不要馬虎,比如防疫。

86、嚴格管理森林,以防火為主。

87.不要在墳前燒紙種樹來寄托哀思

88、預防森林火災是每個公民的義務。

89、進入森林防火第壹。

90.執行植物檢疫條例,防止有害生物入侵。

91,貫徹《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有效保護森林資源

92.依法治火,嚴懲犯罪。

93.經過林區的車輛和行人應接受森林防火檢查。

94、加強教育,提高全民防火意識。

95、嚴禁燒茬燎邊、燒紙上墳。

96.預防和撲滅森林火災是每個公民的義務。

97.愛護環境,防止山火。

作為地球上可再生自然資源和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它在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歷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不斷增長的經濟和人口給森林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人們對森林消失和森林破壞的關註已經成為國際環境問題的壹個重要方面。在綠色植被中,森林被稱為地球的肺。這是因為森林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來產生人類和其他生物所需的氧氣。樹木是氧氣工廠,樹木是灰塵過濾器,樹木是天然水庫和天然空調...

樹木給我們帶來無盡的好處...保護森林和植被。

壹.森林的作用

森林是孕育人類的母親;

森林是人類資源的寶庫;

森林可以保護土壤;

森林可以涵養水源;

森林可以調節氣候,制造氧氣;

森林可以凈化空氣;

森林可以消除噪音。

第二,壹棵樹的價值

壹棵樹值多少錢?印度加爾各答農業大學的壹位教授給壹棵樹算了兩筆不同的賬:壹棵正常生長了50年的樹,按照木材在市場上的價值,最多值300多美元,但如果按照它的生態效益來算,它的價值遠不止這些。據粗略計算,壹棵樹生長50年,每年可以產生價值365438美元+0.250英鎊的氧氣和價值2500美元的蛋白質,同時可以減少空氣汙染(價值62500美元),涵養水源(價值365438美元+0.250英鎊),為鳥類和其他動物提供棲息地(價值365438美元+0.250英鎊)。綜合起來,壹棵樹的價值不是300美元,而是20萬美元。

近年來,許多國家開始研究森林的間接利益。從1971開始,日本用了三年時間來測算森林的效益。日本有2500萬公頃森林,每年可儲存220億噸雨水,防止水土流失57億立方米,棲息著81萬只鳥類,產生5200萬噸氧氣。次年間接效益合計1280億人民幣,相當於日本全年預算總額1972。芬蘭的森林每年僅生產6543.8+0.7億馬克的木材,而森林對環境的洞察力所產生的價值為53億馬克。美國森林的間接效益價值是木材的9倍。中國雲南林業調查隊對全省森林效益進行了測算,結果表明,森林生態效益總值占森林效益總值的94%,直接效益僅占6%。由此可見,對森林功能的評價不能只看它能生產多少木材和其他林產品,還要看它在覆蓋生態環境和促進農牧業生產方面的間接效益。

第三,森林危機

森林危機主要是由人類造成的。隨著人口的增長,農業用地不斷擴大,大量的森林和草原遭到破壞。捕食就是采礦,讓世界的森林越來越少。據糧農組織統計,目前地球上每分鐘就有20多公頃的森林被破壞,世界森林面積在短短30多年間減少了壹半,從1950減少到1985。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汙染也給植物帶來了災難。

對於我國的未來,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建設節約型社會和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口眾多、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是農業發展的三大制約因素。我從土地資源和生物資源的角度談建設節約型社會。

我國土地資源短缺不僅表現在耕地資源上,還表現在林地和草地資源上。我國三分之二的草原資源在幹旱地區,特別貧瘠。從科爾沁草原和呼倫貝爾草原的情況來看,優良草原面積有限且退化。

林地問題更加突出。從我國的自然條件來看,歷史森林覆蓋率估計在50%到60%,現在是10%以上。林地面積近年來有所改善,森林覆蓋率從2003年的1998到16.55%增加到18.5438+0%。這是不小的成績,是好事。但國際平均水平是28%,我們還有很大差距。地理上,美國和我們不相上下,因為都在北半球,都在溫帶,但是美國比我們優越。我們只是東面是海,美國兩面都是海,比我們好壹點。美國的面積和我們差不多,但它的林地面積比我們多60%左右。美國雖然經過兩三百年的發展,消耗了大量的森林,但仍有30%左右的森林。所以,如果我國人均人口是美國的5倍,我國人均森林面積就比美國少很多。同時,我國森林質量有待提高,單位面積木材蓄積量和生產力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3。

雖然近年來我國森林面積有所增加,但質量很低,生產力水平低,需求很大。我們對森林有兩個需求,壹個是生態需求,壹個是物質需求。顯然,在生態要求方面,我們的環境近年來壹直在惡化。最近,國家林業局宣布,這是壹個治理和破壞的平衡階段。誠然,近年來取得了壹些進展,但環境並不理想。很多地方還在惡化,有些地方在好轉。因此,生態要求還是很大的。我們必須繼續恢復森林以保護環境,包括在城市化後增加綠化面積。

現在,我們對森林的生態要求和物質需求越來越明顯,尤其是物質需求。根據人口及其需求,每年對木材的需求會不斷增加,缺口相當大。

建設節約型社會,對於林業來說,第壹是保護森林資源,第二是科學規劃布局,合理管理和利用好森林資源。加強木材和林地的綜合利用,延長木材使用壽命。倡導節約消費,加強循環利用,發展循環經濟。

最近,國務院決定投資962億元全面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這是我國林業建設史上的壯舉,也是生態建設的重大行動。日前,國家林業局局長周生賢就項目實施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記者:為什麽要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

周生賢: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總攬全局、面向新世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意義重大。首先,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是建設祖國美麗山河的戰略工程。第二,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是根除江河洪水、改善我國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天然林是生態功能最完善、最強大的森林,在防止水土流失、遏制土地荒漠化、減輕自然災害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第三,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是西部開發中保護和建設生態最經濟、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對加快西部地區的扶貧開發,實現全國的均衡協調發展具有戰略意義。第四,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對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實現糧食生產良性循環具有重要作用。

記者:項目範圍包括哪些省區市?

周生賢:國務院批準的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分為兩部分:壹部分是長江上遊和黃河中上遊的天然林保護。長江上遊以三峽庫區為界,包括雲南、四川、貴州、重慶、湖北、西藏。黃河中上遊以小浪底庫區為界,包括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山西、河南六省。二是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的天然林保護,包括內蒙古、吉林、黑龍江(含大興安嶺)、海南、新疆。整個項目涉及七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此外,有關省、區政府也要采取相應措施,嚴格保護上述兩個區域以外的天然林。

記者:請簡要介紹壹下項目建設的主要任務。

周生賢:項目實施的具體任務是:2000年至2010年,項目實施後,每年減少木材產量91萬立方米,完成人工造林2891萬畝,飛播造林107萬畝,封山育林5508萬畝,項目面積14萬畝。據此,2000年至2010年,該項目共投入資金962億元。

記者:國務院批準的建設期為2000年至2010年。這和前兩年有什麽聯系?

周生賢:1998特大洪水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果斷決策,停止采伐長江上遊、黃河中上遊天然林,並據此開始了天然林保護工程試點工作。經過兩年的試點,項目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積累了壹些經驗。可以說,全面實施該項目的條件已經具備。今年10月24日10,國務院批復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方案,標誌著工程試點階段已經結束,進入全面啟動的新階段。

記者:項目區天然林停止采伐或木材產量大幅減少後,如何安置富余職工?

周生賢:目前項目區共有員工1,465,000人。由於木材減產,將有746,5438+0,000員工需要分流安置。根據國務院批準的項目實施方案,主要通過四個渠道解決:壹是搞森林管護,組建專業管護隊伍,安置21.4萬人;二是轉向造林和森林資源利用,安置7.2萬人;三是對自願自謀職業的職工發放壹次性安置費,分流27.5萬人;四是下崗職工再就業,安置654.38+0.8萬人。另外,48.3萬名退休人員要按相關政策妥善解決。

中國是壹個森林資源極其貧乏的國家。根據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我國森林面積為65438+750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18.21%,而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5%。我國森林覆蓋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積0.132公頃,不到世界平均水平1/4,居世界第134位。

近兩年來,中國對日本的壹次性筷子出口量壹直保持在450萬盒(每盒5000雙)以上,而壹次性木筷對日出口量排名第二的智利在2005年剛剛超過5000盒。而且與日本采用的“間伐”方式不同,我國大多采用“壹日光照”的采伐方式,應該說是對現有森林資源的破壞性采伐。由於缺乏後續的植樹造林,原本可再生的森林資源變成了壹次性資源。

因為不知道妳的年齡,不知道這些對妳現階段大驚小怪有沒有用,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