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心理學古籍

心理學古籍

眾所周知,孝順老人,以身作則,就是善待未來的自己。但可能沒那麽容易做到。孝順不僅僅是給老人錢,給老人買東西,而是要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論語》中,孔子說“色難”,意思是人在與年邁的父母交流時,很難壹直保持耐心和開朗,不表現出急躁。這確實是最難的事情。但是,當全世界的孩子在靜夜裏思考人生的時候,如果想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不近”這句話,又有多少人能問心無愧呢?

元代學者編了壹部詩集,專門記錄了從古到宋的二十四個感地動的孝子。名字叫做《二十四孝》。以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這些事跡有些可能有悖於人情,有些可能不可思議,但這本書所歌頌的,代表了人類最純粹、最光輝的品質,永遠激勵著後人。

舜帝的事跡記載在《史記》和其他古籍中。順的經歷相當令人震驚。已經不是簡單的“奶奶不愛叔叔”了。父母兄弟都想要他的命。舜的名字叫鐘華,他的父親是個盲人,叫“瞽叟”。舜的母親早逝,娶了第二個妻子。新媳婦還帶了個兒子叫項。瞽叟很困惑,這對母子就更奇妙了。

即使順不招後母,後母還是在和親生兒子商量要殺順。舜的孝順是很有名的,也很謙和忍讓。無論他到哪裏去種地,捕魚制陶,所到之處的人都受他影響,去爭禮。帝堯知道後,就開始考察他,給了他很多牛羊和財物。舜的繼母和弟弟,像嫉妒壹樣,多次試圖殺死舜,占有他的財產。

而不是阻止它,瞽叟謀殺了舜和他的妻子和繼子。比如順去糧倉修天花板,他父母兄弟在下面畫了壹個梯子,把糧倉點著燒了。舜太幸運了,他跳下來,帶著兩頂帽子逃跑了。又壹次,讓舜去挖壹口井,這口井幾乎很深。當舜在井底時,這三個人開始在井底填土,以便活埋人。舜更加小心了。他挖了壹條通往地面的秘密通道,然後逃了出來。

但順壹點也不反感,反而對父母多了幾分尊重,對弟弟多了幾分關愛。當和繼母需要舜努力工作時,舜會早晚伺候她們。可是他們要殺舜的時候,卻看不見別人。後來經過20多年的考核,舜繼承了堯成為天下各部落的首領,對待父母兄弟如前。

史載順孝觸天,大象助其耕田。

《孟子·萬章》記載“舜去田,哭為天”。順下地幹活,擡頭看天哭了。那時,舜已經五十歲了。萬章是孟子的弟子。他問孟子,舜為什麽哭得那麽傷心?那時候,他已經是世界的主宰了。孟子說舜是“怨”的。雖然他在世界上很富有,但他得不到父親的愛,也永遠不會為他高興。年紀大了,想起來還是會哭。孟子的分析進壹步證明了舜的孝道,父母在他心中的地位是天下第壹。

明代“心學”巨匠王陽明在《列傳》中也提到了舜。王陽明在江西時,壹對父子發生爭執,爭吵不休,要王陽明替他們判決。王陽明不問是非,只說了幾句。結果話沒說完,父子倆就含淚走了,和好了。王陽明的弟子很驚訝,問他說什麽?先生說:“我說舜是天下最不孝的兒子,是天下最慈愛的父親。”

弟子更是驚訝。王陽明解釋說:“舜常以為自己最不孝,故能孝。瞽叟常常認為自己是最有愛心的,所以不能善良。”至此,我們明白了,王陽明的諷刺是雙方各打五十大板,深深震動了爭吵中的父子。這句話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最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