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山東諸城具體信息

山東諸城具體信息

諸城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總面積2183平方公裏。轄10個鄉鎮,3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07萬人,1.987年。是國務院確定的國家沿海開放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和農村城鎮化試點城市。

諸城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諸城是以古代著名君主舜帝出生在城北汪順街馮村而命名的。漢代設郡,宋代密州為州治所在地。蘇東坡在這裏當了兩年知府,寫出了《明月幾時照》等千古絕句以及“江城子密州獵?”諸城名人眾多,有春秋七十二賢人之壹、孔子的學生公冶長,《清明上河圖》作者、宋代宮廷畫家張擇端,北宋墓誌銘家趙明誠,清代宰相柳永,《四庫全書》讀本大師竇廣瑞等。最近,中國* * *產黨“第壹大”代表王盡美,壹代詩人臧克家,文學巨匠王統照、陶措、王願堅等都載入史冊。諸城還是中國罕見的恐龍化石寶庫。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鴨嘴龍化石已在諸城出土並展示,因此諸城也被稱為“龍城”。

諸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北臨世界風箏都濰坊,東臨著名海濱城市青島,南臨新興港口城市日照,是山東半島重要的交通樞紐。膠新鐵路-慶忌高速公路南線貫穿諸城,六條幹線公路四通八達。到達青島、日照港口和青島、濰坊機場需要1小時。

諸城自然資源豐富。全市耕地面積654.38+0.6萬畝;水資源總量6億立方米;中國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20多種,總儲量超過1.3億噸。其中沸石、明礬石、金紅石儲量豐富,為山東獨有,極具開采價值。

諸城是壹座正在崛起的新興城市。改革開放以來,先後創造了商品經濟大合唱、貿工農壹體化、農業產業化、中小企業改革、為民服務聯動、農村社區服務建設等聞名全國的“諸城經驗”,有力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2007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預計超過294億元,同比增長18%;財政總收入預計超過2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63億元,分別增長36.1%和34.7%。綜合經濟實力在2008年全國百強縣(市)中排名第42位,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縣域經濟發展先進單位”,屬於山東省綜合經濟實力30強。

工業發展迅速。成功培育了汽車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紡織服裝三大主導產業,實現產值和利稅分別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85%以上。同時,著力培育精細化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紙包裝、木質家具、建材等新興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培強拓展了福田、外貿、得利斯、新郎、珊莎、龍光、怡和等壹批骨幹企業。200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02家,預計增加值654.38+0.51億元,利稅超千萬元企業75家。全市擁有中國馳名商標5個,中國著名品牌13個,國家免檢產品13個,省著名商標29個,省名牌產品41個,省優質服務品牌2個。知名品牌從水平到數量都處於全省縣級市前列。

農業基礎雄厚。是國家農業產業化的發祥地,全國糧食、主煙、瘦肉型豬生產基地,發展了肉雞、生豬、黃煙、糧油、蔬菜、棉花、淡水養殖、蠶桑、食用菌、萬壽菊等十二大主導產業。2007年,預計農村經濟總收入90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787元,分別增長22.6%和12%。

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目前,已與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住友、伊藤忠、仁木、上珍、興亞、泰森、沃爾瑪、馬來西亞金獅、北汽福田、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公司等都在諸城建立了獨資或合資企業。2007年引進投資項目270個,到位資金54億元,實際利用外資6300萬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6.8億美元,增長15%,其中出口5.8億美元,增長16%。

服務業發展領域不斷拓寬。龍城市場、密州商城、九龍商貿城、龍海水產城等壹大批骨幹市場和商業網點相繼建成,其中龍海水產城居全國同行業之首。2007年,預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達到72億元,同比增長15.7%。加快發展現代旅遊業,以恐龍文化為主題,以名人文化為主線,以“六山七水八園”(馬兒山、日章山、大山、長山、珠山、廬山、渭河、賀娟、付琪河、蘆河、羌礦水庫、三裏莊水庫、青墩水庫、萬畝板栗園、萬畝桃花園、萬畝梨園等)為主體,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以“四城聯創”為突破口,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位明顯提升。科學制定並深入實施中心城區空間發展規劃,拉起“壹個中心、四個副中心”的城市發展框架,規劃建設近百棟高層建築;渭河城區段得到綜合治理,改造成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完成市內主幹道和206國道城區段、甘陽路、管雪路、平日路拓寬改造和城市四個出入口綜合改造,完成管網配套356公裏;高水平實施城市美化、綠化和亮化工程,城市面貌煥然壹新。

諸城發展環境優越。為適應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規劃建設了省級經濟開發區和東項目區,市財政累計投入654.38+0.8億元,實現了“八通壹平”(“八通”即供水、通路、供電、供熱、供氣、有線電視、汙水管和通信光纜,“壹平”即土地平整)。為進壹步提高政府服務水平,成立了行政審批服務中心、行政效能監察中心和經濟軟環境投訴中心,並成立了諸城海關,制定了壹系列優惠政策,極大地改善了投資環境,促進了全市經濟發展。

歷史淵源諸城是春秋時期魯國的城市。

魯莊公二十九年(前665年)冬,魯國位於十五山(今廟山)東北、渭河以南,名朱彜(故置喬莊,今枳溝鎮)。

戰國時期,這座城市屬於齊國和魯國。魯慶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9年),魯為楚所滅,魯入楚。然而,除了長城以南的少數地區,其他大部分地區都屬於齊國。

秦朝的郡縣制建立於帝二十六年(前221),設瑯琊郡,城界屬瑯琊郡(郡治瑯琊)。

諸城的計數始於西漢初年。漢高祖六年(前201),郭猛被封為東吳侯。呂後七年(前181),設吳棟縣,故名吳棟。同時,縣、平昌縣、橫縣、昌縣、石泉縣在境內並列。元豐五年(106),瑯琊郡遷至吳棟,境內各郡均屬瑯琊郡,屬徐州刺史部管轄。

辛莽天豐元年(公元14年),瑯琊郡改填蠻夷,吳棟吉祥,郡縣合並,平昌為陽信,橫縣為靈丘。重新開始元年九月(二十三日),淮陽王,王莽被殺,郡縣恢復舊名。

東漢五年(80),瑯琊郡改為州,開陽移至臨猗縣北。吳棟縣屬瑯琊郡,平昌縣屬北海郡。撤橫縣、昌縣、石泉縣。

三國曹魏改瑯琊州為郡,新設城陽郡(治吳棟)、平昌郡(治長安)。吳棟縣屬城陽縣,各縣屬瑯琊縣,平昌縣屬平昌縣。撤銷平昌縣,平昌縣改為城陽縣。

西晉太史中(269-271),吳棟、竹坪、平昌均屬城陽郡(郡遷居)。太康十年(289),吳棟郡及諸郡改為東莞郡(郡治東莞),轄徐州。元康十年(300),廢城陽郡、平昌郡,改青州高密州。

劉崧分為吳棟縣和平昌縣,屬於平昌縣,管轄青州,各縣屬於東關縣,管轄徐州。

北魏景明元年(500),設吳棟郡治古牧(今安丘石埠子村)。永安二年(529),青州設交州,治吳棟,領吳棟、高密兩縣,吳棟、平昌兩縣屬高密郡(郡治高密)。同年,在縣南部設齊縣,隸屬縣。

北齊廢吳棟郡,遷高密郡治吳棟。撤銷縣,平昌縣和付琪縣,合並為吳棟縣。

隋開帝三年(583),高密縣廢。開五年(585),交州改為密州,治吳棟。開十八年(598年)改縣為諸城縣,以縣西南諸郡命名,屬密州,仍由密州統治。大業三年(607年),密州改為高密縣,隸屬諸城,縣治。

唐武德五年(622),高密縣改為密州;天寶元年(742),密州改為高密縣;甘源五年(758),重建為密州。郡縣隨家變,互相治理。

五代天佑四年(907),郡屬侯亮。隆德元年(921),密州改為膠源。隆德三年(923),侯亮死,郡屬後唐,膠源改密州。清三年(936),晚唐亡,縣屬後金。運三年(946),後金亡,郡屬後漢。甘祐四年(951),亡於後漢,郡屬後周。他貞節七年(960),在接下來的壹周去世。五代十國五十三年,諸城郡來宋。

宋太祖劍龍元年(960),密州為守州。開寶五年(972),密州春、二月升為安化軍節,秋、八月降為防禦。開寶六年(973年),回到解都,遷至JD.COM東路。諸城屬之,治之。

晉時,諸城縣屬密州治,山東東路。密歇根還是壹支安化軍。

元代諸城縣仍由密州統治,屬山東東西道宣傳慰安所益都道管轄。

明洪武二年(1369),省密州,諸城郡治,屬青州府。

清朝攻打明朝,諸城縣仍屬青州府。

民國元年(1912),諸城獨立。民國二年(1913),廢府設路,諸城屬膠東路。民國29年(1940),削膠東路,設淶威路,諸城改為淶威路,暫屬益州路管轄。民國三十年三月(1941)才歸萊威路管轄。民國34年(1945),諸城屬山東省第十七行政監察區。

1938年2月4日,侵華日軍入侵諸城,該城成為淪陷區。

1943年7月下旬,諸城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隸屬濱海特區濱北行政公署。此後,中國先後建立了竹苴邊縣、竹苴邊縣、衛東縣等抗日民主政權,都隸屬於濱北行署。

9月9日,1945,諸城縣人民政府宣告成立,隸屬濱海行政公署濱北區。1946年7月,改為膠東行署濱北區。

建國後諸城縣先屬膠州特區,6月1956改昌濰特區,6月1970改昌濰區,7月1981改濰坊區,6月1983+00改濰坊區。

1987,1年7月,撤銷諸城縣,建立諸城市。諸城是縣級市,山東省直屬,濰坊市承辦。

自然景觀日章位於山東省膠東半島,隸屬於山東省諸城市。青島、濰坊、日照是三個互相接壤的城市,都在100公裏以內,距離黃海岸48公裏。高速公路四通八達,東至青島,南至日照,北至濰坊,西至臨沂。交通很方便,當天就可以從容往返。日章風景區總面積1.3萬畝,與青島著名的嶗山遙相呼應,毗鄰而居,東有大姐,西有小妹之稱。這裏是道教和佛教興盛的地方,孕育了日章獨特而豐富的宗教文化內涵。日章的自然景觀以“峰險、奇、幽洞、霧幻、勝景”五大奇觀而為世人所稱道。由於地殼運動,創造了360處肖人形象生動的奇觀,100多處大型廊道式斷裂巖崖、溶洞,令遊客驚嘆不已;由此衍生出的各種精彩動人的傳說引人入勝;還有金龜探海、天柱山嶽、九裏溪瀑布、福耀列島、茶園翠湖、石門鎖鑰、東坡古井、神邊裂巖、太平天國留下的洪崖古戰場等八大景區。據報道,日章香火鼎盛時期為明末清初,* *建有五廟、二十八廟、壹百二十八毛廟。當時有2000多名僧尼和道士。真的是“所有的寺廟都藏在山裏,路窮時和尚碰頭”。現在大部分的名勝古跡都還存在,每逢清明節和節假日,來山腳祭祀和掃墓的人絡繹不絕。

常山,位於諸城以南10公裏處,原名“臥虎山”。過去人們曾在此山祈山求雨,故改名為“常山”。

逸泉閣,位於長山北的壹條山澗中,溪中有古泉,泉水十分繁盛。“汪洋曲折如車輪,清涼順滑,冬夏亦然。我翻了個身,到了山腳下……”它是付琪河的壹條支流。

壹泉閣歷經滄桑,但壹泉還在,現在被谷子庵村的人當作水井使用。井底方方正正,到處都是鑿痕,是原始的泉水。

滄灣,又名滄浪灣,位於市中心。蒼灣的來歷已無法考證,但它早已成為群眾的遊樂場。隨著舊城的改造和新建築的不斷崛起,灣北建起了禮堂,灣西建起了文化中心和圖書館,灣東北建起了電影院。蒼灣自然位於縣城的文化娛樂中心。1983年7月,倉灣復建,東西長63米,南北寬68米。海灣的邊緣是用石頭砌成的,四周有欄桿和水邊的假山。“陽月閣”建在中央,壹座九曲橋通向北岸。亭下瓷蛙噴,紅鯉戲水,水開滿花,岸邊楊柳欲滴。當早晨的太陽第壹次出現時,它充滿了陽光和色彩,這使它變得有趣。月夜之旅,四周的水面上倒映著數千盞燈,猶如星空,更加引人入勝。它確實是這個城市的壹個旅遊景點。更有趣的是,“金蟾不在水裏鬧。”

廬山,原名鼓山,位於縣城東南13公裏處,海拔382.9米。這座山陡峭崎嶇。山前有壹廬山洞,洞上方刻有宋宣和三年趙題寫的“廬山洞”三個大字。洞內有許多宋人刻的詩詞,洞中央有壹尊陸奧的塑像。洞西南有“聖燈巖”,山頂有“飲酒臺”,山後有蘑菇石等古跡。還有興國寺、廬山寺等寺廟,四面環山,風景秀麗,環境優雅,是諸城重要的名勝古跡。

廬山洞,又名梁修洞,據說是陸奧的藏身之處。山洞坐北朝南,洞高約2米,相當於壹棟房子的大小。懸崖上刻著標題,洞頂上刻著“陳行之帶著他年幼的兒子來到這個洞穴認識他自己,他的無知,他的知識,他的知識,他的知識,他的知識,他的尊重。”何誌元年(公元1054年)九月初六。東墻上刻著“趙、高載庸、趙守忠結伴而行,宣和三年(公元1113)”。洞外上端刻有“壽中、周斌、大勇同行”。洞口鐫刻著“廬山洞”三個大字。縣誌是董寫的。

位於廬山頂上的飲酒臺是正方形的。臺北是10米的懸崖。臺中中間有個大裂縫,但還完好無損。傳說是陸奧喝酒的地方。

聖燈巖是飲食店西南麓山半坳中壹排拔地而起的怪石。高約20米,遠看似燈臺,故名“聖燈巖”。仍然完好無損。

廬山以其美麗的風景和歷史古跡而聞名,最令人神往的是它的“山城”。

清同治甲子(1864)春天,四川人彭,力勸殷來諸城登山,寫下《遊鹿山記》,其中雲:

早上,小東坡向波塞冬祈禱。我雕刻和爬山。山勢極其險峻,幾經破壞。在山頂,我突然看到壹個藍黑色的氣幕擋住了東南方向,俄國和張武成了寶塔,和尚來來去去。轉眼之間,傑哥摩天大樓、檐口廠楔、天氣即將吞噬太陽,接近寶塔。在它下面,中間是開闊的良田,建築廣闊,垂柳成行,茅屋半露。......過了幾天,景色消散,眼前只剩下青煙掠耳。仆曰:“此山城也。當地官民幾年不見,大眾似有緣。”

九仙山在諸城以南87裏。《山東通誌》:“漢明帝在位時,在萬壽峰下飲酒九日。有壹天,同化。號稱神仙。”因此得名。蘇軾有詩贊曰:“九仙壓JD.COM今。”自註:“九仙在吳棟,奇秀不減雁陣。”明代文學家張世澤在《九仙石亭賦》詩中寫道:“三仙贊山美,九仙稱名山。”請當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李成鐘在《九仙賦》中寫壹首詩:“齊魯山居九仙,蓋所謂易中山居。”看這座山,主峰海拔697米,比馬耳山略矮,總面積27平方公裏。群峰陡峭,高聳入雲,怪石突兀,各有千秋,著實讓人流連忘返。熙寧九年九月,密州知府蘇軾再遊九仙山。在劉備亭西的山崖上,他題寫了“熙寧九年九月蘇軾”三個“第壹山”的大字。而其下的壹塊巨石上刻有“白鶴樓”四個字,題字為:“蘇軾於宋熙寧九年石洞撰”。今天的碑文還在,豎刻。“第壹山”二字3米見方,“白鶴樓”二字0.5米見方,引人註目,令人驚嘆。

馬兒山占地約40平方公裏,主峰海拔706米,是魯東南最高的山峰。主峰同時有兩塊巨石,遠看像馬耳朵,故名。山脈走向為東西向,由片麻巖和花崗巖組成。五老峰、松多峰、戈雅峰等奇峰高而美,山色朦朧,泉水潺潺。山坡上長滿了樹,到處都是榛子。山勢崎嶇險峻,卻有曲徑通幽。有仙人洞、王龍泉、潛龍寺、石龍寺、齊長城和喬上莊。據唐代蕭《馬耳山記》記載,仙人洞是東晉人葛洪隱居煉丹之地。隱龍寺和石龍寺建於北魏鄭光時期,直到清朝末年仍保存完好。現在它們已經被遺棄,保存在公共場所。齊長城橫跨在山脊上。據李道元《水經註》記載:“山上有長城,西接岱山,東臨瑯琊巨海,綿延千裏,蓋天所築。”《竹簡編年史》記載,齊長城始建於十八年(公元前351),距今已有2349年的歷史。目前部分地區殘留遺址突出地面約1米,寬度約10米,地基多為石塊砌成。它是用沙子夯實的。每個溝壑都被巨大的石頭填滿。蜿蜒曲折,忽高忽低,非常壯觀。“齊長城”諸城段西起郝各莊馬兒山,東至黃花鎮龍灣頭,再延伸至石門鄉馬山,再進入桃園鄉太家溝南嶺,全長30余公裏。打開乾隆《諸城縣誌總圖》,可以看到在馬兒山和鵲嶺之間有壹條“黃草關”。這是齊長城的壹個陡坡。

馬兒山自古聞名。唐朝開元年間,正字史館待籌備的“蕭夫子”蕭,到離萬裏不遠的諸城馬兒山遊玩,寫下了著名的長詩《遊馬兒山》。詩雲:

這座山看起來像東方,

遠近尋其名。

鬼神組合飆升,

渾濁甚至過於清晰。

我懷疑褚福,

幽路無炎精。

流水從小溪中流出,

搖風輕。

深層氣候,

黃昏時天氣晴朗。

進入山谷煙雨流,

爬懸崖很清楚。

甘坤滋補,

種植總是光榮的。

白龍山會位於縣城東北40裏(今百尺河鎮駐地以北2公裏——作者註),頂部有壹座古塔。東西山麓有黑白龍潭。

這份考證疆域的編年史還記載:白龍山在白螭河以北,每年二月艷陽高照,十月艷陽高照,五日立地。土人說“山會”也。春秋兩季香洲也有山市,類似枳溝、水笙,但不如白龍繁華。四鄉的聚集地比以前多建了好幾倍。據當地長輩介紹,此塔為五層六角塔,磚石結構,高近20米。它在白龍山頂上屹立了930多年,於1959年被毀。塔周圍寺廟眾多,北有“老母寺”,南有羅漢寺,東有自來佛寺,西有如來寺,形成了以塔為中心的建築群。寺廟建築雕梁畫棟,金碧輝煌。每年農歷二月壹日、四月八日、六月八日、十月十五日,在此舉行“山民大會”。這壹場景與《甘龍郡紀事報》中的場景相同,“百貨商店建成後,將在五天後停止營業”。特別引人註目的是2月1日和10月15日的山會,專門進行藥材交易。此時,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雲集市場,有四川的貝母、黃連,東北的鹿茸、人參,龍濤的枸杞、甘草,廣東的木香、朱砂,雲南的三七,西藏的穿山甲、紅花、靈石,齊魯的阿膠、海狗...至於羚羊角、牛黃、狗寶之類的名貴藥材,真的是有市場。因此,這裏有數百家藥店、商店和倉庫。因此,“白龍山俱樂部”成了著名的海上藥材集散地。

如今,白龍山的古塔、山寺、廟宇都不見了,“山會”也不見了。但當地的鎮辦產業悄然崛起,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協會紛紛來此設立合資企業,其三維管件、太陽能熱水器、安防設備等產品享譽國內外。

“龍池”小景,諸城東北25公裏,有“龍池”料(今屬百尺河鎮)。樹林東北角有壹個小池塘,面積約400平方米。水極其清澈,有無數的魚在水裏遊來遊去。它的邊上有壹個小泉,有碗那麽大,常年噴出水來。水進池塘,池塘裏全是水,北方有幾米深。1954年,當地人民政府對其進行了整修,用石頭圍了起來,並立了壹塊刻有“龍池”二字的石碑。水池四周綠草如茵,綠樹成蔭,水天壹色,風景如畫。

鬥雞臺,原名"鬥雞臺",是春秋時期魯國姬侯二人鬥雞的場所。《史記·周公呂氏世家》載: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魯國大夫姬(姬孫以儒)與魯國大夫(後惡)比試,姬家大敗,羞憤不已。侯氏聯合臧家控告,而偏袒侯氏,所以討伐紀氏。紀聯合叔父孫、、三* * *伐盧。召公失國而亡,後羿也被孫萌所殺。

題記,我所在城市石橋北的老三官廟,景山水鏡環抱,壹方福地。......

[編輯本段]文物古跡

古代痕跡類

晁然臺:位於原北城墻西側,下平臺巷北端與北關路交叉口。平臺高約10米,北面靠近城墻。臺面略呈梯形,正面東西長約28米,南北寬約25米。舞臺上有前後兩棟房子。前殿正中,有三大殿,明柱出樓,門上掛橫匾“沐仙閣”。後院有兩個東西,各三個,比以前矮,內置刻石。後殿三間,內有蘇軾泥塑像,壹手捧書,壹手屈膝,神態典雅莊重,超然脫俗。

齊國長城:齊威王六年(公元前351),齊國為了防止楚國的入侵,在南疆的山頂上修築長城,後被稱為齊國長城。齊長城蜿蜒在城南的山頂上,從西南的馬兒山進入,沿馬兒山、石人山、七泉山、卓山、八店、黑柳頂、肇興樓、馬山、石勒山進入膠南縣城,至太甲溝南嶺,途經郝各莊、黃花等六鎮,全長60余裏。從遠處看像壹條帶子,從遠處看像壹條山脊,相當壯觀。齊長城古跡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1979年被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立有保護標誌。

文化範疇

鷹頭擡梁壺:戰國臧家莊大墓出土1970。高56 cm,腰圍90 cm,體重10 kg。是國內罕見的藝術珍品,口如鷹首,口的上唇可自由開合,壹根吊梁用雙環連在壺蓋上。多次參加國外、北京、省內文物展覽,被省評定為國家壹級文物。

蛋殼黑陶杯:1976程子遺址出土,***12件,4個造型。這是壹個2型高柄杯,高12.5cm,口徑10.8cm,底徑4.7cm..杯口大而淺,杯底外鼓形似底,下部向外翻,杯底垂入中間粗柄。柄為鼓形,上部為腰形,無明顯邊界,圓腳短,腹部細繩紋,柄上部有條形花紋,兩個楔形雕花孔,巧妙精致。

漢代編鐘:戰國臧家莊大墓出土1970,壹組9件。最大高度37.8 cm,最小高度16.5 cm。壹枚月牙形口的鐘形紐扣,上覆象牙,紋飾復雜,下部鐫刻。

宣德青花碗:1975,建房時發現,高11厘米,口徑30厘米。圈口、圈腹、圈底飾以枝椏牡丹,碗下部、圈腳飾以花紋,沿碗口外側橫寫“大明宣德年制”六個大字。器形重而簡,青花釉厚。是青花瓷的代表,也是明代青花瓷的瑰寶。被省裏評定為國家壹級文物。

諸城龍文化特色突出,恐龍化石豐富,長16.6m,高9.1m。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鴨嘴龍化石已經出土,陳列在被譽為中國北方“恐龍之鄉”的諸城恐龍博物館,被譽為“南有自貢,北有諸城”。

[編輯此段]地方特產

諸城歷史悠久,地理位置優越,土質良好,氣候條件適宜,生物資源豐富。經過長期的人工選擇和自然選擇,形成了壹大批名優土特產,享譽國內外。粗略調查,有50多個品種(產品),可分為煙、油、果、畜禽、瓜菜、水產、食品等11大類。

諸城歷史悠久,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孕育了許多在歷史上脫穎而出的歷代名人。他們中有滿腹韜略的政治家,有大顯身手的軍事家,有建樹卓著的文藝家,有報效祖國的革命先烈和仁人誌士。他們就像璀璨的明星,不僅在諸城,而且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有著耀眼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