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文化活動中心建設方案(2)

文化活動中心建設方案(2)

二、施工要求

(1)選址要求。文化活動中心為公益性文化設施,選址綜合考慮就近方便、經常參與、交通便利等因素。文化活動中心設在五個街道或社區。

(2)面積標準。根據各街道(社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結合實際面積,建設本規劃確定的文化活動中心。

設計規模不應小於200平方米。經濟條件相對較好、人口較多的街道(社區),可根據資金情況適當擴大面積。

(3)功能布局。文化活動中心的基本功能空間要求室內與室外相結合。

室內基本功能空間應包括:

1.多功能活動大廳:主要用於小型演出、文藝排練、娛樂等活動。

2.書刊閱覽室:主要用於借閱圖書、報刊。

3.培訓教室:主要用於舉辦各類文化藝術培訓和農村實用科技知識培訓。

4.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室:可作為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微機室。

5.管理室:文化活動中心工作人員的房間。

室外基本功能空間(文化活動廣場)應包括籃球場、健身場地、室外舞臺等配套設施,面積1500 ~ 2000平方米。文化活動中心室外部分為引導性規劃標準,可使用轄區內原有活動場地。

(4)基本設備配置標準。影視燈光音響設備、書刊、文化信息資源* * *享受工程設備、樂器、體育健身器材等。

第三,管理模式

在文化活動中心的管理體制上,要從中心的發展出發。

各街道出臺各自的管理方案,積極探索各活動中心高效順暢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增強文化活動中心的生機和活力。

文化活動中心建設方案[3]

根據縣委、政府圍繞休閑廣場改建建設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規劃意見,結合文山縣社區文化建設實際,我局提出如下意見:

第壹,功能定位

1.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是由政府主辦,以社區為依托,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基本精神文化需求為目標,為社區居民提供文化、體育、教育、科普、信息等服務的非營利性文化機構。

2.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是社區居民集中活動的地方。應當堅持政府主導、以人為本、因地制宜、有效運行、全民受益的原則,為社區居民提供讀書看報、展覽展示、團隊活動、黨員服務、健身鍛煉、科普教育、心理咨詢、娛樂休閑、網絡信息、慈善互助等多種類型的公共文化服務,特別註意在社區內開設適合老年人和青少年的服務。

3.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是基層宣傳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開展社區宣傳思想教育,弘揚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建設和諧文化,促進社區精神文明建設。

4.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是本市社區文化信息綜合服務建設的基礎設施。社區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和社區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應整合在壹起,提供“壹站式”服務,成為利用計算機網絡等高科技為特征的社區文化新陣地,讓先進、健康、科學的文化服務走進社區,讓社區居民真正享受到科學、文化、信息成果,不斷提高生活質量。

5、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基地,應承擔收集、整理和保護民族、民間和民間文化藝術的任務..

二、配置要求

1.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建築面積不小於3,000m2,使用面積不小於2500m2;按照布局合理、形式多樣、* * *享受資源的要求,註意合理劃分動態文化活動和靜態文化活動,避免相互幹擾。辦公用房和輔助用房盡量節約,讓更多的設施用於公益性文體活動。

2.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在整合社區學校、老年活動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社區體育健身設施的基礎上,可設置社區圖書館、團隊活動室、展室、社區學校、社區信息園、健身活動室,以及多功能廳、小劇場等功能齊全的設施,包括放映數字電影、舉辦文藝演出、開展聯誼活動等。在照顧社區所有居民的同時,有必要為老年人和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務。根據文山縣的實際情況,具體規劃布局如下:

(1)多功能活動室:舉辦講座、小型聚會、聯誼活動、數字電影放映、文藝演出等。

(2)展室:作品展示、形勢宣傳、科普展覽、藏品展示等。;

(3)娛樂室:棋牌室、娛樂室、視聽室等。

(4)健身室;根據需要設置健身鍛煉項目,如乒乓球、臺球、健身房、市民體質測試站、老年活動室等。

(5)團隊活動室:按要求設置文藝團隊培訓專用活動室。如音樂室、排練室、繪畫室、工藝室等;

(6)黨員活動室:建立黨員服務站;

(7)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室:即電子閱覽室,為社區居民提供信息服務;

(8)閱覽室:提供借閱圖書、閱讀報刊雜誌的服務。

三、運營管理

1,資金保障。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建設經費要納入縣鎮兩級預算管理體系,由縣鎮政府承擔主要建設經費,活動經費納入公共預算。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運行費用包括人頭費、公用費和文化服務費。建立和形成多元投入機制,鼓勵和支持各種社會力量投資建設社區公共文化服務,實行縣鎮兩級管理。社區文化中心運行經費投入的年增長率不得低於同級經常性收入的增長率,社區文化中心可以接受社會組織和個人的捐贈和資助。

2.人員配備。要選派責任心強、專業水平高的人員擔任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主任,根據實際需要設立文藝、體育、圖書、信息、行政等專業崗位。崗位從業人員應當具備職業資格,符合崗位要求。同時可以招募社區誌願者,協助管理文化活動中心事務。工作人員應具備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管理的基本業務知識,熱愛文化工作並有較強的服務意識。人員編制需要征求文化部門的意見。

3.商業管理。縣文化局及下屬機構負責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發展規劃、運營規範和日常監管,提供業務指導和服務,為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提供文化資源支持,指導群眾文化活動,培養基層文化骨幹。規劃、教育、體育、科技、民政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對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進行監督和指導。社區、鄉鎮人民政府是社區文化中心管理的責任主體,應當落實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具體負責社區文化中心的管理工作。也可以采取建立社區文化工作管理委員會或社區文化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運行。

文山縣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