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壹書包括十二列傳(歷代皇帝政績的記載)、三十家(諸侯國及漢室王侯、貴族興亡的記載)、七十列傳(重要人物言行錄,主要是記敘大臣,最後是序)和十表(大事年表)。
八本書(關於禮、樂、律動、歷法、天文、禪定、水利、金融),* * * 130篇,526500余字。
擴展數據:
《史記》是壹部貫穿古今的通史,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元壽元年,描述了中國三千年左右的歷史。
據司馬遷說,列傳12本,表10張,書8本,世家30家,列傳70本,* * 130本。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提到《史記》缺十篇。
《三國誌》魏指出,這十篇是《景帝列傳》、《武帝列傳》、《禮記》、《樂書》、《法紀》、《漢以來將軍列傳》、《日人列傳》、《三王世家列傳》、《王八列傳》、《福晉列傳》。大多數後人不同意張炎的說法,但《史記》的不完整性是毋庸置疑的。
今天的《史記》也是130篇,有幾章明顯不是司馬遷寫的。漢代醫生楚·孫紹在漢武帝時寫了《史記》,而《史記》中的“楚先生說”是他的補充。
歷史記錄被廣泛使用。當時的《史本》、《國語》、《國策》、《季芹楚漢春秋》、《百家爭鳴》等國家文獻檔案,以及田野調查所獲得的材料,都是司馬遷撰寫《史記》的重要素材來源。
尤為可貴的是,司馬遷對收集到的材料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篩選,剔除了壹些廢話。
對於壹些無法澄清的問題,我們要麽采取懷疑的態度,要麽記錄各種意見。由於《史記》取材廣泛,編撰歷史態度認真,所以資料翔實,內容豐富。
百度百科-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