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余世南
蟬像帽子上的流蘇壹樣低垂,觸角吮吸著清澈的甘露,聲音從直直的舒朗樹的枝椏間傳播開來。
蟬離蟬遠是因為蟬在高樹上,不靠秋風。
白話翻譯:
蕭瑟梧桐上,蟬飲低清露,蟬聲清脆響亮,回蕩在樹間。
住在高高的樹枝上,可以驕傲的蟲群,沒有秋風的幫助,聲音依然遙遠。
2.作者簡介:
於世南(07月11,558-638)出生於越州余姚,漢族。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淩煙閣二十四傑之壹。李煜之子,陳朝太子的私生子,隋朝文史侍郎余士奇的弟弟。
余士南擅長書法,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琦並稱“初唐四大家”。《北堂書朝》由《北堂書朝》編撰,被認為是唐代四大書之壹,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書籍之壹。原詩集有30卷,但並未完全失傳。到了民國,張壽勇編進了四卷本的《米語吉劍》。
擴展數據:
《蟬》是壹首描寫物象的詩,充滿了象征意義。壹兩句用蟬棲飲露,蟬聲遠播比喻人的清、美、雅;第三句和第四句分別用了“自我”和“非”兩個字,正反兩個方面,充滿張力,表達了對人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
每壹句都描寫了蟬的形態、習性和聲音,每壹句都暗示了詩人高潔的品格和情趣,詠物的深意是贊美人。這首詩的關鍵是抓住蟬的壹些具體特征,並從中找到藝術上的對應。全詩凝練傳神,比喻巧妙,以秋蟬高貴高傲的性格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