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山東聊城大學圖書館是面向21世紀的新型現代化圖書館。

山東聊城大學圖書館是面向21世紀的新型現代化圖書館。

2001年9月,由聊城師範學院和聊城市政府投資建設的新圖書館建成並立即投入使用。更名為聊城師範學院和聊城圖書館。新圖書館整合了高校圖書館和市級公共圖書館的雙重任務,為學校和地方用戶提供文獻信息服務。這種建校區的模式在國內尚屬首創。2002年2月22日,教育部批準聊城師範學院升格為聊城大學,圖書館更名為聊城大學圖書館。圖書館的規模、現代化和服務水平達到了壹個新的水平。聊城大學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服務於教學和科研的學術機構,是學校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校圖書館工作是學校教學和科研的重要組成部分。

面對新世紀、新大學、新形象、新征程的挑戰,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我們肩負的歷史任務的艱巨繁重。我們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盡快重組優化結構,發揮綜合優勢,為科教興魯,振興聊城做出更大的貢獻。努力把我館建設成為獨具特色、全國壹流的高校圖書館和優秀的公共圖書館。整個圖書館建築宏偉,占地23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山東高校較大的圖書館之壹。主樓位於全樓東側,12層,是主圖書館。館內有兩個報告廳,大報告廳容納500人,小報告廳容納150人。南北兩側建築共四層,包括閱覽室、自習室、展廳、報告廳、研究箱、工作室,可供4300人同時閱讀學習。整個建築高低錯落,結構對稱嚴謹,回廊蜿蜒,屋頂點綴著花園和休閑平臺,莊嚴寧靜中充滿活力,為讀者提供了壹個舒適、明亮、寧靜的學習場所。

聊城大學圖書館分館占地近5000平方米。圖書館分館有辦公室、目錄廳、書庫、過刊閱覽室和現刊閱覽室。圖書館文獻資源豐富,記錄了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我館現有的藏書體系是在長期服務於教學和科研的過程中,隨著學校的發展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館藏體系由古籍特藏、各類特藏、樣本、基礎館藏、電子文獻五部分組成。古籍特藏是壹種古老而稀有的文獻,是藏書的精華。特藏是各種專門文獻(如外文、工具書、報紙等)的集合。樣品是藏品的縮影,是家族珍寶的體現。基本藏書是我們圖書館借閱服務的大本營。電子文獻是信息社會中文獻載體發展演變的必然產物。

圖書館收藏的文獻類型主要是圖書、報紙、期刊、手稿、雕版、書寫、印刷和許多新載體的現代電子文獻。現有藏書總數超過654.38+69萬冊。其中外文圖書2萬余種,古籍線裝書4萬余種,報刊65438+萬余種(其中中文報刊9萬種,外文報刊65438+萬種)。目前,我們訂閱了近2400種中外文報刊,11000種中文電子期刊,6000種外文電子期刊,60萬種電子圖書。

東校區分館藏書6萬余冊,期刊合訂本3500余冊,現刊200種,報紙20種,文獻主要涉及農業科學、林業科學、動物科學、園藝花卉、文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

隨著學校的不斷發展,2003年購書經費增加到400多萬元,圖書館收藏的書刊數量逐年增加。預計每年新增圖書約7萬冊,特別是數字文獻信息資源得到了學校的充分重視和優先發展,帶動了電子期刊、數據庫、數字圖書館等數字信息資源的快速增長,網上數字信息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在學校黨委和學校行政的正確領導下,圖書館全體員工始終堅持為教學科研服務的宗旨,堅持“讀者第壹,服務育人”的圖書館校訓,努力把圖書館建設成為教學科研服務中心、學術活動中心和學生讀者的第二課堂,同時為地方政治、經濟、文化、科研提供文獻信息服務。面對新的挑戰,為了更好地實現“科教興國”戰略,我們應加強圖書館的基礎工作,逐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履行教育和信息服務職能,積極采用現代技術,實施科學管理,不斷提高業務工作質量,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需求,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提供有效的文獻信息保障。 從而使圖書館的管理水平達到我省壹流,逐步躋身國內先進圖書館的行列。

新形勢下,圖書館正在加緊人事改革,根據全館需要設置崗位,全員競聘上崗,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制定崗位責任目標和細則,使工作人員知道自己的工作任務是什麽,應該做什麽,應該達到什麽目標。變傳統的封閉式管理模式為開放式管理,開放所有書庫和閱覽室,延長開放和服務時間。圖書館建設的主要任務已從收集、加工、整理、存儲和傳遞各種文獻逐漸轉變為廣泛、快速、準確、無誤地為用戶提供信息,以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在自動化和網絡化時代,圖書館工作的重心正從文獻的業務管理轉向文獻發展的信息資源管理。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在開展圖書借還和閱讀服務的同時,加強了主動信息提供和科學管理。

圖書館所有書庫和閱覽室對全校師生和本市用戶開放,所有書刊開放借閱。電子閱覽室的圖書、期刊、電腦都實行“校園卡”。為了方便讀者,圖書館的西、東大門都配備了觸摸屏電腦,讀者通過電腦可以很方便地了解整個館藏的布局、各個部門和房間的朝向以及服務內容。二樓目錄大廳設有總服務臺,隨時解答讀者提出的各種問題;館內還配備了10微型計算機和藏書櫃,為讀者查閱文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目前,我館的圖書采購、編目、典藏、流通、檢索都已實現計算機化。咨詢服務部針對不同用戶不同層次提出的各類咨詢問題開展咨詢服務,研究讀者和用戶的文獻需求,有針對性地為讀者提供主動信息服務,如解答咨詢、開展咨詢、培訓、信息檢索、館際互借等多種類型和層次的服務。

圖書館自動化網絡系統是圖書館日常服務和各項業務的基礎設施,是圖書館現代化服務的運行平臺。圖書館配有與互聯網相連的局域網,通過校園網為全體師生提供全面的文獻信息資源檢索服務。圖書館網絡系統由傳統文獻資源、電子文獻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組成,構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的資源服務體系,為我校的教學和科研提供了強有力的文獻資源保障。圖書館領導高度重視自動化和網絡建設,千方百計加大資金投入,努力配置先進設備。目前,圖書館擁有SUN工作站、MICROMEDIA全光纖磁盤陣列(8.5T)、護航磁盤陣列(SCSI,4.3T)、多臺高檔配置的服務器、180多臺微型計算機、1臺彩色打印機、9臺激光打印機、5臺針式打印機、3臺復印機等現代化設備。圖書館使用的深圳圖書館開發的ILAS2.0系統是國內先進的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使圖書館的各項業務實現了計算機化。圖書館有先進的電子閱覽室和多媒體閱覽室。利用計算機網絡檢索系統,讀者可以瀏覽新聞內容,閱讀電子書刊,查詢所需信息,檢索學術論文,下載文獻資料,交流思想,獲取知識,提高微機操作水平。

圖書館主頁設置了多種欄目(如學術文獻、最新消息、讀者留言、館務公告、考研資訊、文學經典、多媒體試播等。)為學生提供在線交流和提出建議的場所,在這裏可以閱讀大量有價值的二次學術文獻,也可以從不同角度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督促圖書館的服務。

目前,圖書館網站提供的數字資源包括:圖書館文獻資源、讀者借閱信息、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維普科技期刊數據庫、萬方學術會議論文、萬方科技信息數據庫、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博士論文數據庫、NPC報紙文案資料、超星數字圖書館、學者之家數字圖書館、愛思唯爾SDOS外文期刊全文數據庫、EBSCO和Springer Link。在資源和設備方面,圖書館將計劃繼續加強數字信息資源建設,爭取盡快建成獨具特色的館藏文獻信息資源,滿足讀者學習、教學和科研的需要。

圖書館讀者服務的目標不僅僅局限於閱讀、借閱、文獻復印等常規服務的現代化,還局限於信息處理和檢索手段的現代化。而是要實現管理理念的先進性、人員素質的知識化、知識結構的合理化,最終實現整個圖書館文獻信息服務的現代化。2003年底,在學校黨委的指導和圖書館領導的具體操作下,深化了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改革。圖書館領導根據服務教學的基本宗旨、辦學方向和館內具體情況,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改革方案,建立並實施了“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聘任、嚴格考核、合同管理”的管理機制。在合理、公平的原則下,大家根據自己的實力和條件競爭上崗,使人事管理制度由過去的管理者變為管理崗。大家先競爭科室主任,再由科室主任從申報的人員中挑選最優秀的人員,實現雙向選擇,優化組合。待遇方面,原檔案工資固定,學校會額外發放校內津貼,根據競聘崗位的級別進行分級,充分體現責任第壹、多勞多得、優勞優酬、效益優先、公平公正的原則。

改革後,每個工作人員都競爭自己適合的崗位,提高了工作積極性。從過去領導布置工作到積極爭取工作,他根據崗位職責努力開展和創新工作,保證了圖書館工作的順利完成,使圖書館工作再上新臺階。圖書資料采購質量提高,圖書分類編目速度加快,開放時間延長,工作服務態度端正,讀者服務水平提高,師生對圖書館滿意。當然,圖書館的地位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改革激活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極大地促進了管理工作的進度和任務的完成,整個圖書館出現了生機勃勃、向上競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