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老子在《道德經》中是如何批判人性的?

老子在《道德經》中是如何批判人性的?

《道德經》倡導的人性觀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身的和諧。人與自然能否和諧相處的倫理基礎,可能並不像某些西方學者所說的那樣,取決於人類能否賦予自然壹種倫理地位。這樣的付出仍然跳不出上帝主宰世界、人類主宰壹切的邏輯,而取決於人類是否真正意識到自己是大自然的壹種成就,並不誇張地把自己想象成造物主的寵兒,所以在大自然面前保持必要和謙卑。這是壹種態度,也是壹種理念,這是《道德經》“心性”所要說明的。

《道德經》說“萬物負而抱陽,氣以為和”,既揭示了人和萬物是陰陽之和的道理,又提醒人們要明白自己在陰陽造物中的地位。我們只有清楚地意識到這壹立場,並使之成為我們面對自然界萬物時的基本理念,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真正和諧。否則,人如果把自己視為自然的“異類”,必然與自然相互排斥,在觀念上與自然不相容。他們如何通過不同的努力最終達到和諧?“守心之道”是《道德經》中倡導和指導人們在社會生產生活全過程中解決和處理壹切事情的“中庸之道或中和觀念”。

《道德經》第五章提到:“天與地有何分別?虛而不屈,搬出去。與其說太多,不如留在中間。”凡事都要達到巔峰,滿足成功的意誌不是更好嗎?為什麽要保持中立狀態?這裏的面包包含了《道德經》對人類自我意誌膨脹的深切關註。生活在天地之間,人類可以完成其他事情做不到的事情,這當然是人類的驕傲。但是,與自然創造相比,人類創造確實是第二層意思。人類創造本身不僅是自然創造的壹小部分,而且從根本上說是對自然創造的模仿。但是,因為這種創造能力,人類膨脹了自我意誌。為了實施很多關於是非善惡美醜得失的偏見,他們做了很多事情,不僅造成了事物的不平衡和不和諧,也造成了自我心靈的不平衡和不和諧。所以《道德經》說“寧守中道”,就是要保持不偏不倚的公正立場,站在大自然寬容的精神高度。這樣壹種“以心養心”的方式,是壹種平衡的、折中的處理各種事務、解決社會交往中各種矛盾的方法。社會只有“中和”才能實現和諧,任何偏執的偏好都是實現社會和諧的障礙。“謙善之道”的人性觀,是人們提高自身修養、完善自我的法寶。

《道德經》中很多章節都是著眼於人性的修養。比如“江海與人為善”用來開導謙卑,認為“江海可以為百谷之王,以其仁厚可以為百谷之王。要去人民,就要說出來;要想當祖宗,必須在身後。妳以為“天地之所以能久長,是因為不生,所以能長生。“之後,身體為先,身體存在於外。”《道德經》也以“水德”贊美柔弱之美,視之為“善如水”。水利壹切不爭,對付眾人之惡,住得好,心地善良,心地善良,善於言辭,善於政治,善於做事,善於行動,“天下最軟,天下最強。“這些柔弱的品質中,蘊含著像道壹樣順從萬物、順應萬物的潛能。因為他們並不與萬物矛盾對立,而是以壹種自我放大的精神來處理自我與外界事物的關系,從而形成壹種物我和諧。所以這樣的弱勢最能面對強者,與不同特質的事物和諧相處。這樣卑微弱小的方式,既是壹種美德,壹種精神境界,也是壹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