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壹節給大家講了手太陰肺經的路線圖,本節將繼續帶大家了解手陽明大腸經的氣血運行路線。
手陽明大腸經
總結:大腸經與手食指遠端的肺經(商鞅穴)相連,與鼻旁的胃經相連。大腸經對應十二分支,對應的十二點是(05-07點),即每天大腸經當令時,人體濁氣下降,清陽上升。此時排便減少,濁氣下降,清氣上升,壹天之內精神之氣只能上升。即黎明起床排便為宜。
經絡循行:從食指橈側(商鞅穴)開始,沿食指橈側(外側),經1.2掌骨(合谷穴),上行至肘外側(曲池穴),再至肩峰前部(肩骨穴),上行至背部,與大椎穴陽經相交,再入失盆。其分支從缺牙盆進入下牙,返回上口和唇,交於人體(水溝穴),止於鼻對側(項英穴)。
大腸梗阻癥狀:壓痛、頭痛、腹痛、便秘、排便等。
常用穴位
1,商鞅點熱,昏迷,喉嚨痛等。,應淺刺0.65438±0英寸,或刺放血。
2、合谷穴——發熱、牙痛、月經、腹痛、便秘等。,用於止痛。
3、手三裏——治療背部兩側疼痛的專用穴位。
3.曲池穴——釋放熱量的關鍵穴位;高血壓的首選穴位
4、肩部骨骺點——肩部痛點
5、項英穴——鼻塞流涕、膽道蛔蟲病等鼻部疾病,唐寅穴是治療後正中疼痛的專用穴。
十二經脈氣血運行順序1-手太陰肺經
治療鼻炎的特定穴位
八種常用溫腎補腎中藥
治療婦科疾病的特殊穴位
人體的臟腑、氣血、筋骨“八分”。
降低人體帶來的血壓的急救包
八種潤肺中藥
專治腎虛疾病,東施奇穴。
口臭、口腔潰瘍、牙齦腫痛都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