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出自蘇軾的《仙都山小鹿》。在壹個花香四溢的春日,詩人坐在小船上,尋找故地。漂浮的柳絮和河岸上隨風飄落的花朵都喚起了詩人對過去的溫暖回憶和對逝者的感情。
蘇軾詩歌的特點:
蘇軾壹生跌宕起伏,四處遊歷,人生經歷極其豐富。他善於從生活經驗中總結經驗,從客觀事物中看到規律。在他眼中,平凡的生活內容和自然風光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深沈的生命思考使蘇軾對沈浮持壹種從容曠達的態度,這在蘇軾的詩歌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蘇軾在逆境中的詩,固然有痛苦、怨恨、抑郁的成分,但蘇軾更多的是表現出對苦難的蔑視和對痛苦的超越。
蘇軾學識淵博,對詩歌藝術技巧的掌握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對待藝術規範有著驚人的革新精神。而且蘇軾詩詞的表現力是驚人的,幾乎沒有什麽題材是蘇軾詩詞所不能包含的。就創作成就而言,蘇軾無疑是北宋第壹詩人。蘇軾的詩歌在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情感內涵深刻等維度上表現突出。更重要的是,蘇軾有很強的藝術兼容性,他在理論和創作上並沒有把某種風格推到雕像的地位。這樣,蘇軾雖然在開創宋詩新面貌的過程中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基本上避免了宋詩的兩個主要缺點,即尖銳生硬和枯燥乏味。因此,蘇軾在總體成就上超越了同時代人,成為宋代最受歡迎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