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信手拈來
詞類:成語。
拼音:xìn shǒu niān lái
釋義:隨手拿來。多指寫文章時能自由純熟的選用詞語或應用典故,用不著怎麽思考。
詞性:動詞。
結構:連動式。
用法:含褒義;壹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近義:探囊取物、垂手可得、手到擒來。
反義:海底撈針、談何容易、來之不易。
出處:宋·蘇軾《次韻孔毅甫集古人句見贈》詩:“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來俱天成。”
2.信手拈來可以形容語言嗎寓教於樂、深入淺出、舉壹反三、學富五車、信手拈來、聲情並茂、妙語連珠、循循善誘、因材施教、誨人不倦 寓教於樂讀音:yù jiào yú lè 釋義:把教育跟娛樂融合為壹體,使人在娛樂中受到教育。
深入淺出讀音:shēn rù qiǎn chū 釋義:指講話或文章的內容深刻,語言文字卻淺顯易懂。 舉壹反三讀音:jǔ yī fǎn sān 釋義: 反:類推。
比喻從壹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學富五車讀音:xué fù wǔ chē 釋義:五車:指五車書。
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信手拈來 讀音:xìn shǒu niān lái 釋義:信手:隨手;拈:用手指捏取東西。
隨手拿來。多指寫文章時能自由純熟的選用詞語或應用典故,用不著怎麽思考。
3.類似信手拈來的成語筆頭生花 比喻寫作能力大有進步。
也形容文章寫得很出色。 出處:唐·馮贄《雲仙雜記》卷十:“李太白少夢筆頭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筆下生花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寫作的詩文極佳。 出處: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下》:“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才高七步 形容才思敏捷。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曹丕)嘗令東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彩筆生花 比喻才思有很大的進步。 出處:元·湯式《賞花時·戲賀友人新娶》:“翠袖分香行處有,彩筆生花夢境熟。”
操翰成章 翰:鳥毛,借指毛筆。拿起筆來就寫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有文才。
出處:《三國誌·魏書·徐幹傳》:“幹為司空軍謀祭酒掾屬,五官將文學。”裴松之註引《先賢行狀》:“幹清玄體道,六行修備,聰識洽聞,操翰成章。”
鬥酒百篇 飲壹鬥酒,作百篇詩。形容才思敏捷。
出處:唐·杜甫《飲中八仙歌》:“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對客揮毫 比喻文思敏捷。
毫,毛筆。 出處:宋·黃庭堅《病起荊江即事》詩之八:“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遊。”
畫地成圖 在地上畫出地圖,來說明山川河嶽等地理形勢。形容信手拈來,才能出眾。
錦心繡腹 形容優美的文思,華麗的辭藻。 出處:元·湯式《壹枝花·冬景題情》套曲:“他有那錦心繡腹,我有那冰肌玉骨。”
錦胸繡口 猶言錦心繡口。形容文思優美,詞藻華麗。
立馬萬言 倚靠在馬旁,馬上寫成壹篇文章。形容才思敏捷。
出處:宋·王十朋《梅溪王忠文公集·上太守李端明書》:“唐翰林應長庚之夢,世號謫仙人,立馬萬言,而文章為天下之法。” 流水行雲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約束,就象漂浮著的雲和流動著的水壹樣。
出處:宋·洪咨夔《朝中措·壽章君舉》:“流水行雲才思,光風霽月精神。” 夢筆生花 比喻寫作能力大有進步。
也形容文章寫得很出色。 出處: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七步成詩 稱人才思敏捷。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七步成章 稱人才思敏捷。同“七步成詩”。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九回:“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猶以為遲。汝能應聲而作詩壹首否?’” 七步之才 形容才思敏捷。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燃萁之敏 後因以之喻文思敏捷。
出處:相傳三國魏曹植在其兄曹丕的脅迫下七步成詩,詩中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語。宋·寧參《白水縣齋十詠》序:“曾無擊缽之音,但愧燃萁之敏。”
日試萬言 壹日寫上萬字的文章。形容富有才華,思路敏捷。
出處:唐·李白《與韓荊州書》:“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 生花妙筆 比喻傑出的寫作才能。
出處: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生花之筆 比喻傑出的寫作才能。
出處: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思如湧泉 才思猶如噴出的泉水。
形容人的才思敏捷,才力充沛。 出處:《舊唐書·蘇颋傳》:“舍人思如湧泉,嶠所不及也。”
脫口成章 出口便成文章。比喻才思敏捷。
唾地成文 形容文思敏捷。 出處:唐·馮贄《雲仙雜記》有“唾地成文”壹目,贊李賀雲:“有人謁李賀,見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
文不加點 點:塗上壹點,表示刪去。文章壹氣呵成,無須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 出處:漢·禰衡《鸚鵡賦序》:“衡因為賦,筆不停輟,文不加點。”
文無加點 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同“文不加點”。
五步成詩 唐史青能五步成詩。後用以比喻才思敏捷。
出處:清·沈炳震《唐詩金粉·敏悟》:“青上書自薦能詩,雲:‘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內可塞明詔。’明皇試以除夕、上元、竹火籠等詩,應口而出。
上稱賞,授以官。”今存《應詔賦得除夜》壹首,見《全唐詩》卷壹壹五。
下筆成篇 形容文思敏捷。同“下筆成章”。
出處: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諫》:“發言可詠,下筆成篇。” 下筆成文 壹下筆就很快寫成文章。
形容文思敏捷,才華橫溢。 出處: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誄》:“文若春華,思若湧泉;發言可詠,下筆成篇。”
下筆成章 壹揮動筆就寫成文章。形容寫文思敏捷。
出處: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誄》:“發言可詠,下筆成篇。”《三國誌·魏書·陳思王植傳》:“言出為論,下筆成章。”
下筆千言 千言:長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