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杜甫的詩什麽時候被推崇

杜甫的詩什麽時候被推崇

杜甫的詩宋代中期被推崇。

壹、杜甫簡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二、杜甫的詩在宋代中期被推崇的原因。

1、宋人視閾下杜甫形象的新變。

宋代寬松的政治文化壞境強化了士大夫們清規範帝師、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意識,故而尤為看重杜甫忠君愛國的行為。這也同樣說明宋代士人對於杜甫以道自任的理想人格的推崇是有跡可循的。

2、宋人對杜詩藝術經營的接受。

宋人學杜首推江西詩派,其宗主黃庭堅試圖總結杜詩的藝術經驗,為寫詩者提供壹整套的門徑與法度。黃氏主張不易前人詩意而易其語,以及點化前人詞語典故,其關註點正是“造語”。

黃庭堅等人以杜甫的成功實踐為典範,從題材與語言角度“引俗入詩”,其本質上都是為了擺脫唐音範式而尋求時代的新變。

杜甫詩詞的特點:

1、沈郁頓挫。

杜甫的詩歌在語言上,普遍認為具有“沈郁”的特點,“沈郁”壹詞最早見於南朝,“體沈郁之幽思,文麗日月”,後來杜甫寫更以“沈郁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語言,“至於沈郁頓挫,隨時敏捷,而揚雄、枚臯之徒,庶可跂及也”。

2、兼容並蓄。

杜甫的詩歌在風格上,是兼備多種風格的,例如杜甫也有狂放不羈的壹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氣。主流觀點認為,杜甫詩歌的風格沈郁頓挫,語言精煉,格律嚴謹,窮絕工巧,感情真摯,平實雅談,描寫深刻,細膩感人,形象鮮明。

3、煉字對仗。

杜甫的詩歌在格律上,具有煉字精到,對仗工整的特點,符合中國詩歌的“建築美”,“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就是杜詩煉字與對仗高超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