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寧的詩句

關於寧的詩句

1. 帶“寧”字的詩句有什麽

1、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寒菊 / 畫菊》 宋·鄭思肖

2、寧戚之謳歌兮,齊桓聞以該輔。 《離騷》 先秦·屈原

3、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離騷》 先秦·屈原

4、寧為百夫長,勝作壹書生。 《從軍行》 唐·楊炯

5、歸誌寧無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5633965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讀書》 宋·陸遊

6、寧不知傾城與傾國。 《李延年歌》 漢·李延年

7、阿女含淚答:“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結誓不別離。 《孔雀東南飛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漢·佚名

8、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唐·李白

9、星漢空如此,寧知心有憶。 《夜夜曲》 南北朝·沈約

10、但愛臧生能詐聖,可知寧子解佯愚。 《放言五首·其壹》 唐·白居易

11、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 《漁父》 先秦·佚名

12、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垂老別》 唐·杜甫

13、吾寧舍壹哀,裏巷亦嗚咽。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 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唐·杜甫

14、世界微塵裏,吾寧愛與憎。 《北青蘿》 唐·李商隱

15、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 《金縷曲(二首)》 清·顧貞觀

16、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壹個是男兒。 《述國亡詩》 五代·花蕊夫人

17、小兒破賊,勢成寧問疆場。 《念奴嬌·登多景樓》 宋·陳亮

18、東山東畔忽相逢,握手丁寧語似鐘。 《絕句》 唐·呂洞賓

19、軍中異苦樂,主將寧盡聞。 《前出塞九首》 唐·杜甫

20、自有千金價,寧忘伯樂酬。 《馬》 唐·陳凝

2. 帶寧字的詩句

寧坐窗前待花發,

愛意飄然上枝丫。

修自翩翩過花下,

邦然壹樹錦繡花。

寧今為卿狂,

愛意來難當。

修若有此心,

邦也生馨香。

明月獨冷寧獨醉,

朝霞遍暖愛相隨。

今生若與修為伴,

願似比翼邦上飛。

寧望伊人心已歸

愛爾壹生終不悔

修若憐君***歲月

邦花蝶舞永相隨

寧欲乘風歸化鳥,

愛雲不見宿池巢.

修作明月待春朝,

邦華凝落碧水瑤.

寧靜月下花前坐

愛在此間夜未眠

修言欲止和羞綰

邦鏘兒郎落我心

寧誦經卷薄衾寒

愛遊佛前遙相見

修得浮屠九世淺

邦如君家壹朝戀

3. 與寧有關的詩句

《溫湯對雪》李隆基

未見溫泉冰,寧知火井滅。

《經河上公廟》李隆基

詎以天地累,寧為寵辱驚。

《尚書都堂瓦松》李曄

寧知深澗底,霜雪歲兼封。

《唐大饗拜洛樂章?九和》武則天

慚惕罔置,興居匪寧。

《唐大饗拜洛樂章?歸和》武則天

言旋雲洞兮躡煙塗,永寧中宇兮安下都。

《奉和聖制行次成臯途經先聖擒建德之所感而成》蘇颋

夏滅漸寧亂,唐興終奮庸。

《奉和聖制過晉陽宮應制》蘇颋

聖期在寧亂,士馬興太原。

4. 帶有寧字的成語或詩句

安國寧家 本固邦寧 不遑寧處 不遑寧息 不寧唯是

不自由,毋寧死 淡泊明誌,寧靜致遠 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 福壽康寧 管寧割席

國無寧日 雞犬不寧 戒奢寧儉 禮奢寧儉 寧可清貧,不作濁富

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寧缺毋濫 寧缺勿濫 寧死不屈 寧死不辱

寧為雞口,不為牛後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寧為雞口,毋為牛後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寧折不彎

深根寧極 食甘寢寧 睡臥不寧 樹欲靜而風不寧 天道寧論

心神不寧 息事寧人 永無寧日 坐臥不寧

詩句:

寧坐窗前待花發,

愛意飄然上枝丫。

修自翩翩過花下,

邦然壹樹錦繡花。

寧今為卿狂,

愛意來難當。

修若有此心,

邦也生馨香。

明月獨冷寧獨醉,

朝霞遍暖愛相隨。

今生若與修為伴,

願似比翼邦上飛。

寧望伊人心已歸

愛爾壹生終不悔

修若憐君***歲月

邦花蝶舞永相隨

寧欲乘風歸化鳥,

愛雲不見宿池巢.

修作明月待春朝,

邦華凝落碧水瑤.

寧靜月下花前坐

愛在此間夜未眠

修言欲止和羞綰

邦鏘兒郎落我心

寧誦經卷薄衾寒

愛遊佛前遙相見

修得浮屠九世淺

邦如君家壹朝戀

5. 誰能解答我這幾題啊1.關於南京的詩句和故事(故事不多於100字)2

2.畫餅充饑4.看門狗喪家犬落湯雞(樓上的議建)5.妄自尊大:形容人狂妄地誇大自己,以為自己了不起,輕視別人. 遮天蔽日:遮天蔽日的意思是遮蔽天空和太陽.形容事物體積龐大、數量眾多或氣勢盛大或形容生長茂盛,多指樹木.6.羅貫中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這題?妳多打了壹個括號?)故事:三顧茅廬三英戰呂布草船借箭六出祁山火燒赤壁官渡之戰合肥之戰(三國)/三打白骨精三調芭蕉扇大鬧天宮(西遊)/三打祝家莊楊誌賣刀倒拔垂楊柳鬥殺西門慶智取生辰綱(水滸)/紅樓夢本人沒看過7.徐嗻進曹營——壹言不發張飛穿針——粗中有細劉備借荊州——只借不還唐僧看書——壹本正經林沖上梁山——逼出來的8.自己想!采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