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如何評價陸遊的詩詞

如何評價陸遊的詩詞

作者:如是我聞

鏈接:/question/63629765/answer/21133782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放翁的詩放在有宋壹代是排在前二的,至於前二中另外壹個是誰,諸位可以輕易猜到。很多朋友會說放翁的詩勝在數量,其實放翁詩的質量也很高,粗中有細,需要慢慢品讀。我壹個朋友剛開始讀放翁之時也沒發現有多好,但是隨著讀得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便發現了放翁詩歌的妙處:既有宋詩議論說理的特征,也不乏唐詩中的張力,兼具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風格。由於放翁處在壹個特殊的時代,抗金與北定中原成為了時代的壹個主旋律,所以其詩歌多有這方面的內容,無怪乎梁任公《讀陸放翁集》寫道:“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壹放翁。”但是,盡管這是壹些愛國主義(豪放)的題材,放翁在詩中也常有細膩的壹面。而且,放翁詩歌的題材很廣泛,山水田園概莫能外,譬如耳熟能詳的《遊山西村》。更多具體的例子就不列舉了,諸位還是去細細品味放翁的集子吧!對了,放翁的詩歌對後世影響深遠,在南宋末年已有體現,後村等大詩人皆是師承於放翁,後村曾道:“譬宗門中初祖,自過江後壹人。”到了清初,甚至流傳著“家劍南而戶石湖”之說法,可見其影響之大!

然後,放翁的詞,當然是極好的,在宋代詞壇堪稱大家!在詩詞二者皆獨領風騷於當世,東坡以後第壹人也!可是放翁自己卻對詞的創作較為輕視,仍舊視之為“小道”,在65歲的時候給自己的詞集作的序《長短句序》中寫道:“余少時汩於世俗,頗有所為,晚而悔之,然漁歌菱唱,猶不能止。今絕筆已數年,念舊作終不可掩,因書其首,以識吾過。”然而,他對詞的態度又是矛盾的,臨終之時,囑咐自己的兒子在刊印文集時把詞附在文集的末尾。至於怎樣評價他的詞作,竊以為明人楊升庵之語“纖麗處似淮海,雄慨處似東坡”甚為貼切,粗而言之,兼具豪放與婉約兩派之長,不偏不倚,正是中和之道。若是放翁對詞的看法有所改觀,且分壹部分寫詩的時間來填詞,其詞作的成就應該要大得多,比之稼軒恐亦不遑多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