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歷史演變的詩句

關於歷史演變的詩句

1.描寫“歷史變遷”的古詩有哪些

1、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出自:明·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譯文:滾滾長江向東流,不再回頭,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爭什麽是與非、成功與失敗,都是短暫不長久。

2、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出自:元·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譯文:我遙望古都長安壹帶,內心想得很多。令人傷心的是經過秦漢宮殿的遺址,看到了無數間的宮殿都變成了泥土。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滅亡,百姓還是受苦。

3、煙愁雨嘯奈華生,宮闕簪椐舊帝城。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出自:宋·司馬光《過洛陽故城》。

譯文:煙霧橫索,風雨呼嘯,從前的帝都現在只剩下寥寥的宮殿舊址。如果人們想要知道古往今來興亡交替的規律,看看洛陽城就知道了。

4、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出自:唐·劉禹錫《烏衣巷》。

譯文:朱雀橋邊長滿叢叢野草,點點野花,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西斜。從前在王謝大堂前築巢的燕子,如今再來飛進平常百姓人家。

5、驪山四顧,阿房壹炬,當時奢侈今何處?

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迷煙樹。

出自:元·張養浩《山坡羊·驪山懷古》。

譯文:在驪山上四處看看,阿房宮已經被壹把火燒沒了,當時的繁華富貌,現在在哪裏?只見衰草蕭疏,水波旋繞。到現在留下的遺憾像煙花壹樣。

2.表現表現歷史變遷的詩句

過洛陽故城

詩人:崔塗 全唐詩庫—第679卷

三十世皇都,蕭條是霸圖。片墻看破盡,遺跡漸應無。

野徑通荒苑,高槐映遠衢。獨吟人不問,清冷自嗚嗚。

北宋史學家司馬光《過洛陽故城》

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風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

煙愁雨嘯奈華生,宮闕簪椐舊帝城。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山坡羊·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作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詩經·王風·黍離》詩經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3.寫歷史變遷的詩

杜甫的很多都是歷史變遷的,因為他生活在安史之亂時期,比如:《春望》、《石壕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 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壹何怒!婦啼壹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壹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

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4.關於歷史的詩句

1.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要理解題目中的“折柳”的含義,關鍵就要能理解“柳”的意象。在學生學過的課文中包括壹些常見的古詩詞,比如,“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煥《涼州詞》)、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詩經·采薇》)。

還有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中有《折楊柳枝》,歌詞是:“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人。”

由此我們可以理解到,古詩中的“柳”是有特殊的含義的。柔順婀娜、隨風擺動的“柳”和“留”諧音,另外古人還有折柳送行的習俗,這就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別——依依不舍”的層面上來。

使人聯想到,離別的人壹看見楊柳,就會想起離別時依依不舍的場面,就會浮現出贈柳惜別的情景,心中就會湧起壹縷縷離愁。這樣,詩中“折柳”壹詞所寓含的“惜別懷遠”之意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2.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簡析]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詩人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後,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壹組七首絕句,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黃四娘家花滿蹊”,點明尋花的地點。“蹊”是小路。

“花滿蹊”是說繁花將小路都蓋住了,連成片了。次句“千朵萬朵壓枝低”。

“千朵萬朵”形容數量之多。“壓枝低”中的“壓”和“低”兩個字用得十分貼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春花密密層層,又大又多,沈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

這句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第三句“留連戲蝶時時舞”。

“留連”是形容蝴蝶飛來飛去舍不得離開的樣子。這句從側面寫出春花的鮮艷芬芳。

其實詩人也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所吸引而留連忘返。第四句“自在嬌鶯恰恰啼”。

“嬌”是形容鶯歌柔美圓潤。“恰恰啼”是說正當詩人前來賞花時,黃鶯也在鳴叫。

只因為詩人內心歡愉,所以想當然地認為黃鶯特意為自己歌唱。這與上句說彩蝶留連春花壹樣,都是移情於物的手法。

由於詩人成功地運用了這壹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這首小詩讀起來就更親切有味。 3.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香爐,指廬山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雲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樂史《太平寰宇記》)。

可是,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便成了另壹番景象:壹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於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壹片紫色的雲霞。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造了不尋常的背景。

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題;“掛前川”,這是“望”的第壹眼形象,瀑布象是壹條巨大的白練高掛於山川之間。

“掛”字很妙,它化動為靜,維妙維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誰能將這巨物“掛”起來呢?“壯哉造化功”!所以這“掛”字也包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偉力的贊頌。

第三句又極寫瀑布的動態。“飛流直下三千尺”,壹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

“飛”字,把瀑布噴湧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然而,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壹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

“疑是”值得細味,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於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孕育了這壹形象。妳看!巍巍香爐峰藏在雲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雲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想到象是壹條銀河從天而降。

可見,“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壹比喻,雖是奇特,但在詩中並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發出來的。它誇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從而振起全篇,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象的余地,顯示出李白那種“萬裏壹瀉,末勢猶壯”的藝術風格。

4.春殘 翁宏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 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詩寫女子春末懷人。首句點題,寫來不拘壹格。

壹句中,“又”字開頭,“也”字結尾,連用壹個副詞和壹個語氣詞,這在詩中是不多見的。然而作者用得很自然,使起句突兀,加強了語氣,強化了詩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並有籠蓋全篇的作用,算得上寫法的出新。

“又”字還與下面的“經年”相應,暗示這女子與情人離別,正是去年此時,故對物候變化特別敏感。第二句“如何出翠幃”,“如何”,有不堪的意思。

聯系第壹句看,這位女子正是在去年此時此地,經受著別離的苦痛。時隔壹年,記憶猶新,而且,現在還是在這壹時間和這壹地點,她怎敢再身臨其境,重新。

5.請問有什麽感嘆歷史、時代變遷的詩句

《過洛陽故城》

(唐)崔塗

三十世皇都,蕭條是霸圖。

片墻看破盡,遺跡漸應無。

野徑通荒苑,高槐映遠衢。

獨吟人不問,清冷自嗚嗚。

《過洛陽故城》

(宋)司馬光

其壹

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風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

其二

煙愁雨嘯黍華生,宮闕簪裳舊帝京。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山坡羊·潼關懷古》

(元)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作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宋)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詩經·王風·黍離》詩經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擴展資料:

過洛陽故城為唐代崔塗與宋代司馬光做的同名古詩。這裏的洛陽故城分別指漢魏洛陽城故城,與隋唐洛陽故城。《舊唐書 地理誌壹》載:隋大業元年,自故洛城西移十八裏置新都,今都城是也。

崔塗(854~?),字禮山,今浙江富春江壹帶人。唐僖宗光啟四年(888)進士。終生飄泊,漫遊巴蜀、吳楚、河南,秦隴等地,故其詩多以飄泊生活為題材,情調蒼涼。《全唐詩》存其詩1卷。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初字公實,更字君實,號迂夫,晚號迂叟,司馬池之子。漢族,出生於河南省光山縣,原籍陜州夏縣(今屬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司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他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壹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司馬光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

參考鏈接:百度百科-過洛陽故城

6.表現表現歷史變遷的詩句

過洛陽故城詩人:崔塗 全唐詩庫—第679卷三十世皇都,蕭條是霸圖。

片墻看破盡,遺跡漸應無。野徑通荒苑,高槐映遠衢。

獨吟人不問,清冷自嗚嗚。北宋史學家司馬光《過洛陽故城》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風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煙愁雨嘯奈華生,宮闕簪椐舊帝城。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山坡羊·潼關懷古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

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作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詩經·王風·黍離》詩經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

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7.描寫中華歷史悠久的詩句

1,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出自唐代: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白話文釋義:人間的事情都有更替變化,來來往往的時日形成古今。江山各處保留的名勝古跡,而今我們又可以登攀親臨。魚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雲夢澤由天寒而迷濛幽深。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讀罷碑文淚水沾濕了衣襟。

2,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出自宋代: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白話文釋義:什麽地方可以看見中原呢?在北固樓上,滿眼都是美好的風光。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連綿不斷,如同沒有盡頭的長江水滾滾地奔流不息。

3,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出自宋代: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白話文釋義: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周瑜鏖戰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聳雲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萬堆白雪。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壹時間湧現出多少英雄豪傑。

4,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壹個半個恥臣戎!萬裏腥膻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出自宋代:陳亮《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白話文釋義:在這個堯、舜、禹聖聖相傳的國度裏,在這片孕育著漢族文化的國土上生長著的偉大人民當中,總該有壹個半個恥於向金人稱臣的誌士吧!讓金人玷汙和踐踏的中原大地充滿腥膻臭氣,怎麽能令人容忍?我們先烈為國獻身的精神何在?我們的民族正義何時得到伸張?

5,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壹為釣叟壹耕傭。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湯武偶相逢,風虎雲龍。興王只在談笑中。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出自宋代:王安石《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

白話文釋義:伊尹和呂尚兩位老人,困窘和順利的境遇全都經歷過了。他倆壹位是釣魚翁,壹位是奴仆。如果兩位英雄遇不到英明的君主,最終也只能老死於山野之中。

他們偶然與成湯和周武王相遇,英明的君主得到了賢臣,猶如雲生龍、風隨虎壹般,談笑中建起了王業。到現在已幾千年了,誰又能與他們所建立的豐功偉業壹爭高下呢?

8.描寫中華歷史文化悠久的詩句

1、念奴嬌·赤壁懷古

作者蘇軾 朝代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壹尊還酹江月。

譯文

大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淘盡了那些千古風流的人物。千古英雄人物。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是,三國周瑜破曹軍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聳雲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萬堆白雪。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壹時間湧現出多少英雄豪傑。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豪氣滿懷。手搖羽扇頭戴綸巾,從容瀟灑地在說笑閑談之間,八十萬曹軍如灰飛煙滅壹樣。我今日神遊當年的戰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發。人生猶如壹場夢,舉起酒杯奠祭這萬古的明月。

2、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譯文

什麽地方可以看見中原呢?在北固樓上,滿眼都是美好的風光。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連綿不斷,如同沒有盡頭的長江水滾滾地奔流不息。

當年孫權在青年時代,做了三軍統帥。他能占據東南,堅持抗戰,沒有向敵人低頭和屈服過。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而已。“要是能有個孫權那樣的兒子就好了。

3、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

我來吊古,上危樓、贏得閑愁千斛。虎踞龍蟠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柳外斜陽,水邊歸鳥,隴上吹喬木。片帆西去,壹聲誰噴霜竹。

卻憶安石風流,東山歲晚,淚落哀箏曲。兒輩功名都付與,長日惟消棋局。寶鏡難尋,碧雲將暮,誰勸杯中綠。江頭風怒,朝來波浪翻屋。

譯文

我來憑吊古人的陳跡,登上高樓,卻落得愁悶無窮。當年虎踞龍蟠的帝王之都今在何處?滿目所見只是千古興亡的遺蹤。夕陽斜照著迷茫的柳樹,水邊覓食的鳥兒急促地飛回窩中,風兒吹拂著高樹,掠過荒涼的丘壟。壹只孤獨的船兒在秦淮河中匆匆西去,不知何人把激越的寒笛吹弄。

回想當年那功業顯赫的謝安,晚年被迫在東山閑居,也被悲哀的箏聲引起傷慟。建功揚名的希望都寄托在兒輩身上,漫長的白日只有消磨在棋局中。表明心跡的寶鏡已難於尋覓,歲月又將無情地逝去,誰能安慰我的情懷***飲酒壹盅?早晨以來江上便狂風怒號,高浪似要翻倒房屋,真令人憂悚。

4、西門

作者許渾 朝代唐

壹上高城萬裏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沈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譯文

登上高樓萬裏鄉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楊柳就像江南汀洲。溪雲突起紅日落在寺閣之外,山雨未到狂風已吹滿鹹陽樓。黃昏雜草叢生的園中鳥照飛,深秋枯葉滿枝的樹上蟬啾啾。來往的過客不要問從前的事,只有渭水壹如既往地向東流。

5、與諸子登峴山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字在,讀罷淚沾襟。

譯文

人間的事情都有更替變化,來來往往的時日形成古今。江山各處保留的名勝古跡,而今我們又可以登攀親臨。

魚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雲夢澤由天寒而迷濛幽深。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讀罷碑文淚水沾濕了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