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古代詩歌,很多人都想到唐詩。在唐朝那個繁華的年代流傳著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詩歌,也出現了許許多多優秀的詩人。作為詩仙的李白,是壹個家喻戶曉的人物,而杜甫也不例外,杜甫的許多優秀作品都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能夠恰到好處的反映內心的情感。但是宋人卻經常推崇杜甫,而並非李白,我想並不是因為杜甫地位比李白高,而是杜甫的詩大多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背景,並且比較符合當時詩歌的特點,所以備受推崇。
歷史背景,崇尚質實
在宋朝年間,大臣歐陽修在文壇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引領著當時宋代文學方向的特征。整個宋朝時期的詩歌風格逐漸擺脫唐朝的多彩絢麗,而轉變壹種質樸實質、能有著議論性的風格。整個宋朝年間,許多文人墨客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對唐朝的許多詩歌進行了全面的審核,很多文人都認為,杜甫的詩歌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來政治面貌,能夠心系國家命運,是發自內心的為國擔憂,相比於李白的詩更具有現實意義,所以多推崇杜甫的地位。
文學角度,技高壹籌
雖然李白在後人眼中是詩仙的地位,並且是浪漫主義十分的最高代表,可以說時後輩仰望而無法超越的。但是在宋朝詩壇中,許多文人普遍認為杜甫的詩歌不像李白那樣飄飄灑灑、無拘無束,他們普遍認為杜甫的詩歌是自己內心情感的抒發,每字每句都是經過反復斟酌、仔細推敲的。而李白的詩太過於豪放,在藝術技巧方面宋人都認為杜甫比李白技高壹籌,也給宋人的詩歌指明了方向,所以備受推崇。
不管是杜甫還是李白,都是傑出的詩人,也正是由於兩個偉人的成就,為宋朝乃至當今產生了很多重要影響。杜甫這位憂國憂民充滿情懷的詩人,不管是在文學技術方面還是在方面都受到了宋人的壹致推崇,他的影響力將壹直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