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彰化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彰化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有趣的地方有:八卦山大佛景區八卦山是彰化最著名的景點,也是彰化發展史上的重要據點。海拔只有96米。爬上山頂可以近距離觀賞城市的街景,還可以俯瞰海邊的漁船。可以說是俯瞰彰化市的最佳觀景平臺。沿著大佛周圍的自導解說步道,遊客可以探索八卦山的歷史、地質和人文。八卦山過去被稱為定軍山、廖望山和丁寨,這恰恰表明了它在過去作為軍事要塞的地位。矗立在山頂的如來大佛是八卦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觀。占地7公頃的黑佛坐在白蓮基座上,高22米,被譽為亞洲最大的佛像。佛腹分六層,底層是佛堂,二至五層分別講解佛的生平事跡。坐旋轉梯直上,可以俯瞰彰化的街道,紅塵盡在腳下。在大佛前的九龍塘,每逢周末和節假日晚上都有水上舞蹈表演,是吸引遊客的壹大噱頭。佛像背後是典雅的大佛殿,內有聖賢歷史文物展和19佛出家圖,精美絕倫。如果沿著大佛區的環山步道走,沿途可以經過抗日紀念碑公園、太極亭、精致園林區。彰化縣政府在八卦山規劃了壹個大型靜態公園,包括自然生態公園和運動休閑公園兩部分。臺灣省民俗村臺灣省民俗村,占地52公頃。建園之初,以展示臺灣省近300年來的人文景觀和民俗風情為主題。除了建造許多臺灣省早期建築外,還穿插了各種民俗娛樂和民俗生活活動,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園林。近年來,許多新的和令人興奮的遊樂設施相繼增加,是華中地區休閑旅遊的好地方。想了解臺灣省,回顧臺灣省,可以從《昨日臺灣省區》開始,這是臺灣省民俗村的重頭戲。從入口處可以看到青峰門,門內有壹座文學館,陳列臺灣省近三百年來的文學文物;為了保存失傳的民間手工藝技藝,民俗村根據先民的生活方式,再現了織錦作坊(被子房)、益壽齋(面條房)、金利號(打鐵)、雪桃村(造紙房)、藝林(繪畫房)、甘露作坊(醬油房)、延年齋(米粉房)等各類古代作坊制造業。行走其間,讓人回想起古代生活的淳樸。將臺灣省近300年來各個時期的代表性建築集中再現,也是民俗村的壹大特色。該園還對臺灣省各鄉鎮的舊建築進行了拆除重建,如臺溪河堂(彰化三合院)、臨浦堂(鹿港古厝)、新北投車站、麻豆古厝、北鬥殿安宮等。或按原有模式用同樣的建築材料重建,如澎湖金石地、龍溪堂(昌化四合院)、天水堂(北埔客家村)、鹿港布天街等,讓遊客重溫傳統老街坊之美。“今日臺灣省區”除了古宅美術館,還有很多機械遊樂設施。此外,驚險刺激的航海家探險館、田園風光的自然教育區、清溪竹林,猶如福地,構築了壹個令人神往的魔幻世界。公園裏還有很多臺灣省小吃和中西餐廳。壹座現代化的庭院建築,小月別墅,是假日的住宿中心。園內還有壹個大型購物中心,出售仿古家具、臺灣省傳統工藝品、小飾品等。還想要更多的遊客可以在這裏購買壹些東西,以紀念臺灣省的空中之旅。林浦堂是從鹿港的古樸小鎮拆過來的,封閉的空間格局,含蓄淡雅的色彩,整體看起來古樸凝重。細致的木雕和繪畫也值得仔細觀看,傳統刺繡作品也在現場出售。澎湖進士聘請澎湖老師傅監督仿蔡進士,全屋用澎湖巖石建造,屬於四合院式建築。短款圖案適合澎湖風沙大的惡劣氣候,具有濃郁的海島人文色彩。麻豆古厝麻豆林家族是南臺灣省的壹個貴族家族,擁有七座原有的大厝,而這座建築是捐給民俗村重建,以彌補五間房屋的損失。老厝是壹座四合院,有兩個入口,雕刻和繪畫都很精美,是公園裏的代表性建築之壹。每天都按照古措的古老儀式舉行婚禮。新婚夫婦身著鳳冠紅袍,侍從擡著嫁妝,壹路敲鑼打鼓,好不熱鬧。鹿港天後宮前的五福街和九曲巷是清代臺灣最長的商業街。為了防止沙塵暴和雨水,街道上修建了屋頂,形成了著名的隱形街道景觀。這裏有關隘門、牧仁巷等歷史遺跡,街道兩旁還有多條郊區線,可想而知當時交通的盛況。清代流傳的“壹府二鹿三岬”諺語,足見鹿港在過去臺灣省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臺灣省,清代第二大城市,過去是臺灣的經濟、文化、軍事命脈,盡管因港口淤積、交通路線變遷而繁榮昌盛,但如今已成為臺灣省最完整的城鎮。傳說早期的鹿港曾是鹿群的聚集地,港灣又寬又深,故名。在臺灣省的發展史上,魯抗曾經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地理上,鹿港位於臺灣西部海岸線的中部,北臨富饒的“谷倉”彰化平原,因而成為清代南北間船只和貨物的重要轉運站。那時候鹿港的有錢人有精力研究詩詞,培養子女。凱文書院先後產生了六位進士和九位舉人,造就了繁榮的文風,豐富的社會資料也促進了對生活品質的追求。鹿港餅的精致由此而來,傳統手工藝在這樣的背景下越發精致。但在大渡溪和鹿港溪的長期沖積下,河港逐漸淤塞,日據時代日軍切斷了臺灣省與大陸的貿易。後來新建的縱向鐵路沒有經過鹿港,這個繁華的城市漸漸進入沈寂。雖然如今的鹿港早已失去了昔日的繁華,但古樓這種處處留有歷史痕跡的老房子,卻成為了最珍貴的歷史遺產。鹿港古遊八景十二勝,曲徑通幽冬晴,車在門後,月在宜樓,夕陽在甕壁,新宮讀碑,意樓深泉,樓井雕柱,半井中思源,陽光下觀石。每個地方都有有趣的典故或者有特色的建築造型。中山路後面的金勝巷是九曲巷和十壹樓兩個景點。彎彎巷是為了阻擋鹿港冬天強烈的海風,“彎彎巷冬天陽光明媚”的含義就在這裏。世壹樓又名“快馬樓”,典雅美觀,是臺灣頗具特色的古建築。十壹樓附近有壹面小規模的甕墻,但保存完好。距離民俗文物館約100米的謝宅,有120個酒缸,在臺灣絕無僅有。十二勝中,意大利建築最為著名,意大利建築現在被稱為“遺產室”。是壹座福建風格的閣樓,位於九曲巷側巷的青創古建築內。樓上有壹個圓窗,葫蘆和古錢交錯,古意盎然,吸引遊客的目光較少。此外,魯抗還有凱文書院、龍山寺、天後宮三處古跡,還有壹座專門保存民間文物的民間文物博物館。除了豐富的歷史遺跡,鹿港鎮的大街小巷也充滿了質樸的淳樸和古意,比如巷子裏的古民居,中山路上至今還能看到的古中藥店和布店,壹次鹿港的古玩之旅可以沿著中山路為軸進行。過了關隘,有壹座磚樓,上面刻著“門遇後車”四個字,這是過去用來作為防守車道劃分地盤的關隘;早些年,來自各個民族的移民,如張泉,經常打仗,當地富裕,有土匪看守。所以居民們在巷子裏設了壹個關口,晚上封閉,這也是鹿港城街的特色之壹。九曲巷(金勝巷)在鹿港外海。冬天,名為“九江風”的東北季風席卷大街小巷,寒風刺骨。為了阻擋劇烈的風,很多老街都設計成窄窄的折疊狀,壹般稱為九曲巷。它能成功阻擋強風,使車道溫暖宜人。素有“曲徑通幽,冬日艷陽”之稱,金勝巷是當今最具特色的。甕墻是傳統鹿港民居中非常有特色的裝飾。墻面用空酒缸,通風美觀。能用來砌墻的酒缸那麽多,也反映了當年鹿港的繁華。意大利建築以閨房的悲情故事吸引人。據說曾經有壹個年輕的女人,她的丈夫試了很久都沒有回來。那個天天守在窗邊的女人最後抑郁了。意式建築的圓形花窗由古錢和葫蘆圖案組成,寓意求財祈福,在楊桃樹的搖曳下更加迷人。十壹樓位於九曲巷(金勝巷)底。擡頭望去,可以看到壹座紅磚嵌綠琉璃瓦的“跑馬樓”。兩邊的建築是“十壹樓”,曾經是鹿港文人的聚集地。所謂十壹樓,是指琴棋書畫、酒、花、月、煙、博、茶等文人十大雅事。壹直有詩詞流傳。天後宮媽祖文物博物館地址:中山路430號營業時間:媽祖文物博物館0800~1200、1300~1730農歷1 ~ 3月0800~1730天後宮,為三級古跡,初建於約。原本為了航行安全而建的小廟,經過不斷擴建,變成了今天的規模。以前,鹿港的居民靠渡海貿易和捕魚為生,所以他們非常信奉媽祖。天後宮至今香火依舊,也是鹿港最重要的信仰中心。臺灣省有600多座寺廟經銷鹿港天後宮的香火,所以壹年四季都有絡繹不絕的香客回來上香。300年來,媽祖的臉壹直被香煙熏黑,所以信眾都稱之為“黑臉母”或“香煙母”,可見香火之盛。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三,媽祖生日,如潮水般的香客湧入,讓天後宮沸騰,是鹿港的壹件大事。除了信仰的重要性,天後宮的建築也是相當可觀的;精致的細節裝飾,簡單的石雕,大殿裏神氣活現的千裏眼和耳朵雕像,還有清乾隆和光緒皇帝贈送的禦筆和匾額,都是不容錯過的。此外,天後宮後殿已建成媽祖文物博物館,陳列媽祖舊時使用的鳳冠轎子等各類文物,不定期推出鹿港宗教文物展覽。文祠地址:青雲路2號李電話:(04)777-2148文祠全稱“文昌帝君廟”,包括文祠、和書院。民用和軍用作品並存是非常特殊的。凱文書院建於清道光四年(1824),外觀古樸大方。由當時的陸港海防同鄉鄧傳安所建,為紀念明末大學者沈而得名。過去書院藏書30余萬冊,聘有名儒學生,是老鹿港重要的文教發祥地。文廟建於嘉慶17年(1812),供奉文昌皇帝,也是過去鹿港士人的精神信仰中心。文廟的格局和凱文書院很像,最大的不同是文廟入口的兩面墻上掛滿了各種書法書籍,相當可觀。武廟鮮紅的外表相當惹眼。主要神社是關帝盛駿,而周倉,關平和赤兔馬是福建名師崇拜。鹿港民俗文物館地址:中山路152號營業時間:0900~1700休息時間:第二個周末後的周壹鹿港民俗文物館是臺灣省收藏民俗文物最全的展館之壹。這裏原是陸港著名人物顧的故居。整個建築模仿文藝復興時期的巴洛克風格,是本世紀初西化潮流下的精美之作。館內臺灣省傳統民間文物多達6000件,猶如壹座豐富的歷史寶庫。文物館包括近20個陳列室,陳列清代中期至民國初年的文物,如生活用具、家具、字畫、宗教習俗等用品;比如清末民初的刺繡衣服、精美的珍珠母貝家具、古老的樂器,甚至織布機、剃發攤,無論是富裕家庭的家居擺設,還是普通百姓的生活用品,都具有歷史價值。此外,館內還陳列著鹿港老照片、舊城街景模型,播放《鹿港古風》等視聽影片,值得仔細觀看。乘車風向標:臺北承德路至鹿港的統壹客運;或者從臺中市背火車站、彰化火車站搭乘彰化客運到鹿港。“全友。com”是個不錯的旅遊網站,樓主想知道的都在上面。www.3608.com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