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小學五年級日記:親子***讀《遊子吟》

小學五年級日記:親子***讀《遊子吟》

作文標題: 親子***讀《遊子吟》

關鍵詞: 親子 遊子吟 小學五年級

本文適合: 小學五年級

作文來源:

本日記是關於小學五年級的日記,題目為:《親子***讀《遊子吟》》,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親子***讀《遊子吟》

“母愛”是人類純真崇高的感情,是文學創作的永恒性主題。謳歌之惟恐不逮,佳作自然不少。 在我國詩歌藝術達到最高峰的唐朝,在浩如煙海的唐詩裏,《遊子吟》千百年來被人廣為傳頌,許是作者對濃濃的親情有最深刻的感受,所以這首詩不用華麗的詞藻,沒有做作的抒情,質樸的語言飽含深情,寥寥三十字動人心弦。壹個平凡的詩人——孟郊,壹部偉大的作品——遊子吟,壹個永恒的主題——母愛。我相信這首詩壹定會永遠傳唱下去。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閱讀引導

《遊子吟》

(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郊專寫古詩,現存詩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後人將孟郊稱為苦吟詩人的代表,其詩絕大多數是傾訴窮愁孤苦的作品。他的樸實而深摯的詩風,在當時是別開蹊徑而富於創造性的。他的詩,語言缺乏藻飾,也不講求音韻的諧和、響亮,但大都表達了他內心的情誌。有《孟東野集》。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親子賞析

這是壹首親切誠摯的母愛頌歌。孟郊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飽嘗世態炎涼,壹生窮愁潦倒,直到五十歲才得到溧陽縣尉的卑微職位,此詩便是他居官溧陽時作。所以愈發覺得母愛親情的可貴。此詩 通過回憶壹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凸顯並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

遊子吟: 題下原註:“迎母溧上作。”當時作者居官溧陽縣尉時所作。 遊子,在外作客的人。 吟:吟誦。 臨:將要。意恐:擔心。歸:回來,回家。言:說。寸草:小草;萱草。這裏比喻子女。萱草(花)是中國傳統的母親花,相對於西方的康乃馨。寸草心:以萱草(花)來表達子女的孝心。心:語義雙關。既指草木的莖幹,也指子女的心意。報得:報答得了。三春暉:春天的陽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個月。舊稱農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著我們。

詩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突出了兩件最普通的東西。 用“線”與“衣”兩件極常見的東西將“慈母”與“遊子”緊緊聯系在壹起,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

詩壹開頭,就似籠著壹層淡淡的哀愁。 這是壹首樂府詩,詩人捕捉住生活中的“壹瞬”,用簡括的語言勾勒出慈母為遊子縫制衣裳的場景,抒發了遊子思鄉念親的至深情感。

緊接中間兩句把筆墨集中在慈母身上,寫出了慈母的動作和意態。通過慈母為遊子趕制出門衣服的動作和心理的刻畫,深化這種骨肉之情。 行前的此時此刻,母親千針萬線這樣“密密縫”,是因為怕兒子“遲遲”難歸,故而要把衣衫縫制得更為結實壹點兒罷。 其實,老人的內心何嘗不是切盼兒子早些平安歸來呢!慈母的壹片深篤之情,偉大的母愛正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自然地流露出來。

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飾,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尤其,縫字傾註了母親的全部感情和心血,把自己對兒子的壹片深情和愛戀全部凝結在了這個動作之中了。

最後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是作者直抒胸臆,對母愛作盡情的謳歌。詩人出以反問,意味尤為深長,這兩句采用傳統的比興手法: 兒女像區區小草,母愛如春天陽光。 懸絕的對比,形象的比喻,寄托著赤子對慈母發自肺腑的愛和熾烈的情懷: 對於春天陽光般厚博的母愛,區區小草似的兒女,又怎能報答於萬壹呢?

“春暉”兩字結束全文,對應開頭的“慈母”,首尾呼應,既使作者真情實感的升華,也是高超嫻熟寫作功底的自然流露,最後,達到了形式和藝術,思想和感情的高度統壹。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誦讀感悟

這首詩藝術地再現了人所***感親切而真淳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人性美——母愛,所以贏得了無數讀者的***鳴,千百年來壹直膾炙人口。在給孩子講解本詩時,飽含深意,讓孩子知道當父母的有多麽的愛子女,讓他們從小就明白父母對他們的愛是無法報答的,要多做壹些有意義的事。

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慈母的壹片深情,是在瑣瑣碎碎、點點滴滴的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慈母擔心兒子遲遲難歸,所以針針線線,細細密密,將愛心與牽掛壹針壹線縫在遊子的衣衫之上。

小草雖小,但是有心,有壹顆知恩圖報心,時刻裝著太陽,時刻念想著報答太陽的光輝。

母親的恩情比天高,天高無欲,無欲則剛;母親的心胸像大海,海納百川,不擇細流;母親的恩情就像春風,春風容物,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假如我們都是至孝至愛,只要有壹顆愛心,心裏時刻裝著母親,就壹定能夠使普天下的母親感到快樂幸福,健康平安。這也是每壹位母親對兒女們的最大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