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古詩十九首文化常識

古詩十九首文化常識

1. 古詩十九首常識題

古詩十九首常識題 1.古詩十九首的文學常識

編輯本段]《古詩十九首》簡介 〖題目〗 《古詩十九首》,組詩名,最早見於《文選》,為南朝梁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編者把這些亡失主名的五言詩匯集起來,冠以此名,列在“雜詩”類之首,後世遂作為組詩看待。

《古詩十九首》習慣上以句首標題,依次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會》、《西北有高樓》、《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樹》、《迢迢牽牛星》、《回車駕言邁》、《東城高且長》、《驅車上東門》、《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滿百》、《凜凜歲雲暮》、《孟冬寒氣至》、《客從遠方來》、《明月何皎皎》。 〖作者和寫作年代〗 關於《古詩十九首》的作者和時代有多種說法,《昭明文選·雜詩·古詩壹十九首》題下註曾釋之甚明:“並雲古詩,蓋不知作者”。

曾有說法認為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創作,例如其中八首《玉臺新詠》題為漢枚乘作,後人多疑其不確。今人綜合考察《古詩十九首》所表現的情感傾向、所折射的社會生活情狀以及它純熟的藝術技巧,壹般認為它並不是壹時壹人之作,它所產生的年代應當在東漢順帝末到獻帝前,即公元140—190年之間。

〖意義〗 《古詩十九首》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誌。漢末文人對個體生存價值的關註,使他們與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建立起更為廣泛而深刻的情感聯系。

過去與外在事功相關聯的,諸如帝王、諸侯的宗廟祭祀、文治武功、畋獵遊樂乃至都城官室等,曾壹度霸踞文學的題材領域,現在讓位於與詩人的現實生活、精神生活患患相關的進退出處、友誼愛情乃至街衢田疇、物候節氣,文學的題材、風格、技巧,因之發生巨大的變化。 《古詩十九首》在五言詩的發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國詩史上也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它的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法為後人師法,幾至形成模式。

它的藝術風格,也影響到後世詩歌的創作與批評。就古代詩歌發展的實際情況而言,稱它為“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是並不過分的。

詩史上認為《古詩十九首》為五言古詩之權輿的評論例如,明王世貞稱“(十九首)談理不如《三百篇》,而微詞婉旨,碎足並駕,是千古五言之祖”。陸時庸則雲“(十九首)謂之風余,謂之詩母”。

《古詩十九首》評價 “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壹字千金。……人代冥滅,而清音獨遠,悲夫!”——鐘嶸《詩品》 “觀其結體散文,直而不野,婉轉附物,怊悵切情,實五言之冠冕也。”

——劉勰《文心雕龍·明詩》 “興象玲瓏,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動天地”——胡應麟《詩藪》 “《十九首》所以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誌,而得誌者有幾?雖處富貴,慊慊猶有不足,況貧賤乎?誌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誰不感慨?人情於所愛,莫不欲終身相守,然誰不有別離?以我之懷思,猜彼之見棄,亦其常也。

失終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復不知其樂,咋壹別離,則此愁難已。逐臣棄妻與朋友闊絕,皆同此旨。

故《十九首》雖此二意,而低回反人人讀之皆若傷我心者,此詩所以為性情之物。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則人人本自有詩也。

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能盡,故特推《十九首》以為至極。”——清人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 [編輯本段]古詩十九首全文和譯文 《行行重行行》之壹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裏,各在天壹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朝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譯文 妳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這樣活生生分開了妳我. 妳與我兩人相距千萬裏遠,我在天這頭妳就在天那頭. 路途那樣艱險又那樣遙遠,要見面那知道是什麼時候 北馬南來仍然依戀著北風,南鳥北飛築巢還在南枝頭. 彼此分離的時間越長越久,衣服越發寬大人越發消瘦. 飄蕩蕩的遊雲遮住了太陽,他鄉的遊子不想再次返回. 只因為想妳使我都變老了,又是壹年很快地到了年關. 還有許多心裏話都不說了,只願妳多保重切莫受饑寒. 《青青河畔草》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譯文 河畔萋萋的芳草啊,,園中蔥蔥的高柳. 在樓上那位儀態優美的女子站在窗前, 潔白的肌膚可比明月. 打扮得漂漂亮亮, 伸出纖細的手指.從前她曾是歌 *** (*漢時倡家女和後世所謂青樓女子是不壹樣的), 而今成了喜歡在外遊蕩的遊俠妻子. 在外遊蕩的丈夫還沒回來,在這空蕩蕩的屋子裏,實在是難以獨自忍受壹個人的寂寞,怎堪獨守! 《青青陵上柏》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鬥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 驅車策駑馬,遊戲宛與洛. 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 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 兩宮遙相望,雙闕百余尺. 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 譯文 陵墓上長得青翠的柏樹,溪流裏堆聚成堆的石頭. 人生長存活在天地之間。

2.文學文化常識填空(每空1分,***11分)小題1:《古詩十九首》是五

小題1:文選

小題1:詩史 沈郁頓挫

小題1:李商隱

小題1:易安居士 婉約

小題1:傳奇

小題1:關漢卿

小題1:新月

小題1:恒山、嵩山

小題1:本題考查《古詩十九首》的出處。

小題1:本題考查對杜甫詩人評價。

小題1:本題考查晚唐詩人中的兩位杜姓詩人,詩作成就較高。

小題1:本題考查李清照的號,居士即為在家信佛的人。她在詞的風格流派中屬於婉約派。

小題1:本題考查對戲曲的了解。

小題1:本題考查對元曲四大家的了解。其中關漢卿居首。

小題1:本題考查現代詩歌的風格流派。其中新月派在詩史上有壹定的作為。

小題1:本題考查對五嶽的了解。

3.古詩十九首

--------------------------------------------------------------------------------

古詩十九首:組詩名。漢無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臺新詠》題為漢枚乘作,後人多疑其不確)。非壹時壹人所為,壹般認為大都出於東漢末年。南朝梁蕭統合為壹組,收入《文選》,題為《古詩十九首》。內容多寫夫婦朋友間的離愁別緒和士人的仿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現出追求富貴和及時行樂的思想。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在五言詩的發展上有重要地位。

以上為《辭海》中的記載

十九首詩常以詩的首句為題目,但也有不加題目,直接有數字來代替的,,妳可以試壹下。

4.閱讀下面壹首古詩,回答問題

小題1:這兩句運用了比興的手法(2分)。

胡馬在北風中嘶鳴,越鳥在朝南的枝頭上築巢。凡物都有眷戀鄉土的本性,可是遠遊的人啊,妳還不歸來啊!表面上喻遠行君子,說明物尚有情,人豈無思的道理,實則暗喻思婦對遠行君子深婉的戀情和熱烈的相思。

(3分)小題2:①初敘離別之苦路遠會難,以及別後日漸消瘦,衣帶寬松,表達思婦相思之苦。②以胡馬、越鳥眷戀故土起興,進而想象他鄉遊子心靈蒙蔽不想回歸,流露出女主人公因思念而產生對遊子的猜測、懷疑。

③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暗喻女主人公因相思而產生對青春流逝、紅顏衰老之感慨。④最後以期待和寬慰結束。

坐愁相思無益,與其憔悴自棄,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體,留得青春容光,以待來日相會。(每點2分 ) 點評:詩歌借助具體的語言描寫,來表現詩人的感情,傳達詩人的思想,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們所說的“思想內容”。

無論是憂國憂民之情、國破家亡之痛,還是遊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婦之怨,無不感人至深。對於古典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細致地加以歸類,我們不難發現,有憂愁、寂寞、傷感、孤獨、恬淡、閑適、熱愛、贊美、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各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