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46/v_MjMwMDA1OTU.html
圓明園的故事
在地球上某個地方,曾經有壹個世界奇跡,它的名字叫圓明園.它匯集了壹個民族幾乎是超人類的想像力所創造的全部成果,這是個震撼人心的尚不為人所熟知的傑作.就像在黃昏中在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看到的亞洲文明的倩影,妳可以去想象壹個妳無法用語言描繪的仙境般的建築,那就是圓明園.那裏不僅有藝術珍品,而且還有數不勝數的金銀財寶.這個奇跡現在已不復存在,壹天,兩個強盜走進了圓明園,兩個勝利者壹起徹底毀滅了圓明園.我們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來,也抵不上這座神奇無比,光彩奪目的東方博物館,多麽偉大的功績,多麽豐碩的意外橫財,在歷史面前,這兩個強盜分別叫作法蘭西和英格蘭.
---- 維克多.雨果
圓明園本是暢春圓北邊的壹個小型花園,以牡丹而著名,是康熙的第四個兒子胤禎的居所(即後來的雍正).雍正即位後開始大規模擴建圓明園,成為清帝國的新離宮.總設計師就是雍正本人.宮廷畫師們為擴建圓明園繪制設計圖,和康熙壹樣,雍正在藝術上擁有很深的造詣,皇家畫院又集中了帝國最優秀的壹批畫家,他們是中國文人的精華,因此,圓明園的設計既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積澱了幾千年的審美情趣,又處處銘刻著總設計師雍正自己的理想和意誌.圓明園的設計思路主要來自兩個方面,模仿中國南方迷人的自然風景,再現中國詩歌與繪畫中的意境.作為帝國的統治者,雍正的理想是將現實和想象中所有的美麗和優雅都匯聚在他的離宮中,畫師們根據雍正的旨意規劃設計,但是這樣的設計圖在今天看來幾乎不可能變為現實,奇跡的創造者是壹個雷姓的家族,雷金玉既是家族領袖,也是圓明園的總建築師.
擴建後的圓明園擁有近200坐宮殿.面積達到三千畝.工程持續了整整三年,山起西北,水流東南,與中國的地勢完全契合.西北是壹座巨大的假山,是昆侖山的象征.東面是壹個巨大的人工湖,象征東海.湖中的三個宮殿是傳說中東海三個住著神仙的島嶼.是皇帝處理朝政和皇室居住的地方.工作區和居住區用壹個人工湖隔開,湖的形狀被設計成大清疆域的輪廓.沿湖分布九個島嶼,中心是皇帝和嬪妃們居住的地方,九州是中國的象征,而皇室就是整個帝國的中心.每壹個晚上,九州壹片安寧.湖水波平浪靜,大清的天下永久太平.這就是九州清晏的寓意.
乾隆繼位後下令擴建圓明園,擴建的重點集中在圓明園的東面.工程持續9年.18世紀中期,大清空前的富足.產值達到全世界的1/3.國庫中囤積了大量的銀兩甚至影響到了貨幣的流通.誕生了史無前例的圓明園.沒有人知道修建圓明園究竟花了多少錢.
有來往於大清宮廷的歐洲人告訴乾隆.法國凡爾賽宮的水法名聲顯赫.在乾隆看來,大清是天朝大國,無所不有,無所不能,理應擁有媲美於凡爾賽的水法,想在圓明園東面的壹塊狹長地帶建壹座豪華的西洋花園.命傳教士意大利人郎士寧督造.按照當時的傳統,設計了大量的人體噴泉.皇帝無法想象裸體的西洋女人安放在大清的離宮中是什麽樣子.於是用12生肖的青銅雕像來代替.西洋花園還沒有完全建成.乾隆便把整座花園賜給了最寵愛的壹個來自維吾爾的妃子.1760年,工程全部完工.羅馬式立柱.巴洛克式拱門.勒洛特式的植物造型,五彩斑斕的琉璃瓦,這座中西合璧的皇家園林有100多組景觀,近1000座宮殿,占地5000多畝,600個足球場大小.可以和歐洲任何壹座皇家園林媲美.
八裏橋戰役.清軍三萬多人覆滅.英法聯軍僅有5人陣亡.
占領圓明園的第二天即1860年10月7日,法國人開始偷走壹些最值錢的東西,10月8日,除了少數值勤的士兵,大約兩萬名聯軍士兵都開始肆無忌憚的搶劫.可以想象法國人,英國人,印度人,非洲人,壹大群各種膚色的軍官和士兵蜂擁而上的情形.凡是能拿走的壹件沒有留下,拿不走的壹律毀掉.搶劫中的士兵們都帶著歡樂的神情,搶劫持續了整整兩天.壹名將軍對壹個炮兵說,我的孩子,把這些都放下吧,我們即將到北京去,那裏有足夠的東西給大家分.為了安慰值勤而沒有搶到東西的士兵,聯軍鼓勵大家保持紳士風範,上繳所有戰利品,進行拍賣,拍賣進行了三天.18日淩晨,3500名英軍步兵和騎兵開始有條不紊的焚燒圓明園.19日聯軍離開,身後是無法形容的瓦礫和焦土.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殘破的圓明園徹底遭到毀滅.1911年,大清帝國滅亡.
圓明園是壹座名副其實的東方博物館,其中究竟藏有多少珍寶和文物已無從知曉.今天,圓明園是壹座遺址公園.
在圓明園的時候.松說,圓明園經歷三次劫難,搶劫,火燒,人禍.北京郊外的農民把最後所有能搬的全部搬走了,木頭都燒光了,磚頭搬回家蓋房子去了.好看的大石頭切開搬走,留下的只是些沒有搬的價值的而且又搬不動的東西了.甚至那裏的焦土都被認為含有金子被反復篩過.最後的這次由自己國人帶來的人禍才是最令人痛心的.
1860年10月5日,英法聯軍兵臨北京城下。根據俄國外交官伊格納提耶夫提供的情報:清
朝守軍集中在東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應先攻取;並聽說中國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
的圓明園。於是,英法聯軍繞抄安定門、德勝門,進犯圓明園,並將圓明園洗劫壹空,
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火燒圓明園”事件。
圓明園位於北京西北郊,建於明朝。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該園賜給四子胤禎(後
來的雍正帝),並賜名圓明園。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五位皇帝150多年的
經營,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無數能工巧匠,傾註了千百萬勞動人民的血汗,把它精
心營造成壹座規模宏偉、景色秀麗的離宮。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裏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圓明園周圍連綿10公裏,由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組成,而以圓明園最大,故統
稱圓明園(亦稱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屬園,分布在圓明園的東、西、南三面,
其中有香山的靜宜園、玉泉山的靜明園、清漪園(後來的頤和園就是在此基礎上建造起
來的)等,全園面積合計5000多畝。
圓明園不僅匯集了江南若幹名園勝景,還創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園林建築,集當時古
今中外造園藝術之大成。園中有宏偉的宮殿,有輕巧玲瓏的樓閣亭臺;有象征熱鬧街市
的“買賣街”,有象征農村景色的“山莊”;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有仿照蘇州獅子林的風景名勝;還有仿照古代詩人、畫家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
臺、武陵春色等。可以說,圓明園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也是中國人民建
築藝術和文化的典範。不僅如此,圓明園內還珍藏了無數的各種式樣的無價之寶,極為
罕見的歷史典籍和豐富珍貴的歷史文物,如歷代書畫、金銀珠寶、宋元瓷器等,堪稱人
類文化的寶庫之壹,也可以這樣說,它是世界上壹座最大的博物館。
10月6日,英法聯軍闖進圓明園,立即瘋狂地進行搶劫。
首先闖入圓明園的是法國侵略軍,他們見物就搶,每個法國士兵口袋裏裝進的珍品,
價值三四萬法郎。他們空手而進,滿載而歸。在法國軍營裏,堆積著珍奇的鐘表、五光
十色的綾羅綢緞,以及珍貴的藝術品,價值達3000萬法郎。
英國侵略軍雖然來遲了壹步,但金銀財寶也裝滿口袋。更可惡的是,對那些搬不走
的大瓷器和琺瑯瓶,他們打得粉碎。
英法侵略軍把圓明園搶劫壹空之後,為了消贓滅跡,掩蓋罪行,英國全權大臣額爾
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竟下令燒毀圓明園。大規模的焚燒***兩次,第壹次是
10月7日至9日,主要焚燒圓明園,大火連燒3晝夜,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壹片焦土。這
場浩劫,正如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繪和抨擊的那樣:有壹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
壹個進行搶劫,另壹個放火焚燒。勝利原來可以成為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