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
蕭瑟的蘭城顯得蒼老。不要做憐憫句,怕多愁善感。亭淚倚花無憂,香飄盡我所知。
回到老嶽明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蓮苦。休說,活在花裏,愛花的人去花無主。
[點評]:
“花謝花滿天飛。誰憐紅香?”文人多情,自古有之。每次落花都容易生出幾分傷春的感覺。在這個暮春,容若故地重遊,生出無限傷感,為亡妻譜寫了這首《最近的花》。
容若開篇說:“不要因為怕多愁善感而造壹個憐憫的句子。”與南北朝詩人相比,杜甫曾在壹首詩中這樣評價庾信:“庾信壹生最悲慘,晚年他的詩轟動了大江南北!”容若做這個比喻是想說明,雖然他胸中有千言萬語,有無限深情,但他怕自己受到傷害,所以不想再寫壹個字。整個詞就是在這種氛圍中開始的,這種想說什麽說什麽的感覺給我們帶來了更強烈的沖擊和更深刻的感受。舊日明月故地重遊,誓言猶在,而我身旁的人卻與自己陰陽相隔,讓我想起了那首悲歌:無悲歌為我,花落人亡不知...
[翻譯]:
時光飛逝如水,秋後春來,我壹年比壹年老。又是壹年春花爛漫,又是壹年愛上英國。此情此景,胸中有壹千句、壹萬句俏皮話,但又怕觸景生情,勾起心中的傷感,還是不要寫那些惜花的詩了。我含著淚,默默地站在花叢旁,任香氣在身邊縈繞,不知道它們會飄向何方,卻順著妳遠去的方向。
我又來到了這個老地方。從前,在月光下,我們在這裏散步,賞花,數星星,輕聲細語,憧憬明天的生活。現在,路徑依舊,月亮依舊,只是身邊牽著的手已經不在人間。仿佛妳的芬芳還依稀在我的袖口,卻在我的鼻端,苦澀在我的心裏。我們曾發誓永遠相愛,過著花壹樣的美好生活,但那些話終究沒有實現。妳,壹個愛花的人,提前走了。花園裏開滿鮮花有什麽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