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乞巧的詩句 1.關於乞巧的古詩
1、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宋.秦觀《鵲橋仙》)
2、別離還有經年客, 悵望不如河鼓星。 (唐.徐凝.《七夕》)
3、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明.湯顯祖.《七夕醉答君東》)
4、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唐.杜牧.《秋夕》)
5、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 (晉.《七夕夜女歌》)
6、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淡碧月眉黃。 (清.姚燮.《韓莊閘舟中七夕》)
7、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8、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唐.楊璞.《七夕》)
9、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 (唐.孟郊.《古意》)
10、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唐.權德輿.《七夕》)
11、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 (宋.晏幾道.《七夕》)
12、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唐.李商隱.《馬嵬其二》)
13、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壹年。 (唐.羅隱.《七夕》)
14、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唐.李商隱.《辛未七夕》)
15、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 (唐.宋之問.《七夕》)
16、向日穿針易,臨風整線難。 (唐.祖詠.《七夕》)
2.關於乞巧的古詩有哪些
南朝 梁 宗懍《荊楚歲時記》: 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
是夕,人家婦女結彩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唐 林傑 《乞巧》詩:“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元 喬吉《金錢記》第二折:“秋乞巧穿針會玉仙,冬賞雪觀梅到玳筵。” 歐陽山《三家巷》三:“這七月七日是女兒的節日,所有的女孩子家都要獨出心裁,做出壹些奇妙精致的巧活兒,在七月初六晚上拿出來乞巧。”
“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碧霄”指浩瀚無際的青天。
開頭兩句敘述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壹年壹度的七夕又來到了,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擡頭仰望浩瀚的天空,這是因為這壹美麗的傳說牽動了壹顆顆善良美好的心靈,喚起人們美好的願望和豐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線幾萬條。”後兩句將乞巧的事交代得壹清二楚,簡明扼要,形象生動。
詩人在詩中並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願,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間, 乞巧 (唐) 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
註釋: ① 乞巧:古代節日,在農歷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意思: 壹年壹度的七夕節又來到了,牽牛織女再度橫渡喜鵲橋來相會。
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擡頭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戶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紅絲,至少有幾萬條。(比喻) 作者簡介:林傑(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詩人。
小時候非常聰明,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又精書法棋藝。
卒,年僅十七。《全唐詩》存其詩兩首。
農歷七月初七夜晚,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
過去,七夕的民間活動主要是乞巧,所謂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壹雙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
這壹習俗唐宋最盛。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碧霄”指浩瀚無際的青天。開頭兩句敘述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
壹年壹度的七夕又來到了,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擡頭仰望浩瀚的天空,這是因為這壹美麗的傳說牽動了壹顆顆善良美好的心靈,喚起人們美好的願望和豐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後兩句將乞巧的事交代得壹清二楚,簡明扼要,形象生動。可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後資料袋的內容,感受人們過節時的喜悅。
詩人在詩中並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願,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間,要引導學生結合全詩的理解,進壹步體味詩中展示的人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願。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霄。 七夕 唐徐凝 壹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詞 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七夕 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淡長空, 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 年年並在此宵中。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臥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 宋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月七日長生殿,半夜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七夕 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
彤雲縹緲回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鉤。 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
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樓。 七夕 唐崔國輔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風生玉漏,置水寫銀河。 閣下陳書籍,閨中曝綺羅。
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 七夕宴懸圃二首 念 閑愁 皓月朧黃掛天邊,吾心只道憶從前。 乞巧投針白玉碗,青蔥朦朧我猶牽。
佳人不知在何方,只願同往對月前。 莫不從頭追悔憶,壹笑清且付流年。
七夕 當代霄驥 玫瑰暮色淺星辰, 風語暗香對影深。 今夜女兒無乞巧, 憑空嫁作有情人。
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時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七夕 唐崔塗 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自是人間壹周歲,何妨天上只黃昏。 七夕 唐竇常 露盤花水望三星,仿佛虛無為降靈。
斜漢沒時人不寐,幾條蛛網下風庭。 楚塞餘春聽漸稀,斷猿今夕讓沾衣。
雲埋老樹空山裏,仿佛千聲壹度飛。 七夕 唐杜牧 雲階月地壹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 七夕 唐杜審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
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 袨服鏘環佩,香筵拂綺羅。
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七夕賦詠成篇 唐何仲宣 日日思歸勤理鬢,朝朝佇望懶調梭。
淩風寶扇遙臨月,映水仙車遠渡河。 歷歷珠星疑拖佩,冉冉雲衣似曳羅。
通。
3.古詩乞巧的詩意
《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古詩。也是壹首想象豐富,流傳很廣的古詩。而且淺顯易懂,並且涉及到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故事。
詩人林傑寫下《乞巧》這首古詩,來表達那些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願。
“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碧霄”指浩瀚無際的青天。開頭兩句敘述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壹年壹度的七夕又來到了,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擡頭仰望浩瀚的天空,這是因為這壹美麗的傳說牽動了壹顆顆善良美好的心靈,喚起人們美好的願望和豐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線幾萬條。”後兩句將乞巧的事交代得壹清二楚,簡明扼要,形象生動。詩人在詩中並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願,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間,
4.林傑的乞巧壹詩中描寫乞巧盛況的詩句是,什麽
七夕節本名叫做“乞巧節”,源起於漢代。
乞巧,既是乞求女子心靈手巧,也是祈望生活美滿智巧。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 註釋: ① 乞巧:古代節日,在農歷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意思: 壹年壹度的七夕節又來到了,牽牛織女再度橫渡喜鵲橋來相會。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擡頭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戶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紅絲,至少有幾萬條。
(比喻) 七夕節,也被我們成為“乞巧節”。在古代,人們在這壹天不僅有著牛郎和織女在鵲橋相會的傳說,還有很多豐富色彩的民間傳說。
那麽,乞巧節是如何由來的呢?在民間又有著什麽樣的傳說呢?接下來就讓我們壹起來看看吧! 乞巧節的由來 乞巧節又被稱為“七夕節”起源於民間故事《牛郎織女》,相傳牛郎織女壹年壹度的鵲橋相會就是在農歷7月7日,又因為織女有壹雙能織雲霞的巧手,民間的少女們希望能到織女的靈氣,所以在七夕節那天“乞巧”,直到今日,七夕仍是壹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壹直流傳民間。
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少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舊時風俗,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亦是乞巧風俗的延伸。 乞巧節傳說: 第壹則: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壹頭老牛相伴。
有壹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要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壹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
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
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
織女還給牛郎生了壹兒壹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
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
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
5.關於七夕節的古詩
1、《秋夕》唐代: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譯文:在秋夜裏燭光映照著畫屏,手拿著小羅扇撲打螢火蟲。夜色裏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
2、《鵲橋仙·纖雲弄巧》宋代: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譯文:纖薄的雲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訴相思,柔情似水,短暫的相會如夢如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3、《迢迢牽牛星》兩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
譯文:那遙遠而亮潔的牽牛星,那皎潔而遙遠的織女星。織女正擺動柔長潔白的雙手,織布機劄劄不停地響個不停。因為相思而整天也織不出什麽花樣,她哭泣的淚水零落如雨。只隔了道清清淺淺的銀河,他倆相界離也沒有多遠。相隔在清清淺淺的銀河兩邊,含情脈脈相視無言地癡癡凝望。
4、《乞巧》唐代: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譯文: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家家戶戶都在壹邊觀賞秋月,壹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5、《七夕》唐代:徐凝
壹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譯文:壹道仙鵲架起的小橋橫臥在那茫茫的銀河上。聽著織女的配環叮咚,看她款款地過橋而來。
我和伊人的離別是不會停息地壹年復壹年。悵然間擡頭望去只見到牛郎星依舊閃爍,亙古光華不變;我的哀愁啊,就漸漸的不那麽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