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意思是欣賞並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雍陶《題君山》古詩翻譯及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雍陶《題君山》
煙波不動影沈沈,碧色全無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處,壹螺青黛鏡中心。
註釋
⑴君山:又叫湘山、洞庭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古代神話傳說:這山是舜妃湘君姐妹居住和遊玩的地方,所以為君山。
⑵煙波:洞庭湖的沏面。煙,壹作“風”。影:指君山投到湖面的倒影。
⑶碧色:淡顏色。翠色:深顏色。
⑷疑:壹作“應”。水仙:水中女神,即湘君姐妹。
⑸壹螺青黛:壹說是古代壹種制成螺形的黛墨,作繪畫用,女子也用來畫眉;壹說是指女人發髻,這裏用發髻。鏡:用洞庭湖的湖面比作鏡子。
翻譯
八百裏洞庭風平浪靜,君山的側影深深地映在水中, 仿佛看不見那碧綠的湖水,只有青翠的山色顯得更加鮮明, 我忽然想起住在君山的湘君姐妹,這裏莫非是她們梳洗的地方?妳看那壹螺畫眉的青黛,正放在明亮的鏡中央。
賞析
八百裏洞庭,煙波浩渺。歷來詩人都寫它的闊大壯盛的氣象,留下了“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等名句。而雍陶的這首絕句,卻別出心裁,以纖巧輕柔的筆觸,描繪了壹幅“澄泓湛凝綠,物影巧相映”(韓愈《嶽陽樓別竇司直》)的精細圖景,並融入美麗的神話傳說,構成新巧而又清麗的篇章。
這首描繪洞庭君山的詩,起筆就很別致。詩人不是先正面寫君山,而是從君山的倒影起筆。“煙波不動”寫湖面風平浪靜;“影”,是寫那倒映在水中的君山之影;“沈沈”,是寫山影的凝重。“碧色全無翠色深”,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凝視倒影,詩人是只見翠山不見碧湖了。這兩句以波平如鏡的湖水,以淺碧與深翠色彩的對比,映襯出君山倒影的鮮明突出。這是壹幅靜謐的湖山倒影圖。這種富有神秘色彩的寧靜,很容易引發出詩人的遐想。所以三、四句筆鋒壹轉,將湘君、湘夫人的神話傳說,融合在湖山景物的描繪中。古代神話傳說,舜妃湘君姊妹化為湘水女神而遨遊於洞庭湖山之上。君山又名湘山,就是得名於此。所以“疑是水仙梳洗處”這壹句,詩人在仿佛之間虛寫壹筆:“洞庭君山大概是水中女仙居住梳洗的地方吧?”再以比擬的手法輕輕點出:“壹螺青黛鏡中間。”這水中倒影的君山,很像鏡中女仙青色的螺髻。
洞庭君山以它的秀美,吸引著不少詩人為之命筆。“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壹青螺。” 劉禹錫 這兩句詩,同樣也是以螺髻來形容,不過這是刻畫了遙望水面白浪環繞之中的君山的情景。雍陶這壹首,則全從水中的倒影來描繪,來生發聯想,顯得更為輕靈秀潤。起筆兩句,不僅湖光山色倒影逼真,而且筆勢凝斂,重彩描畫出君山涵映水中的深翠的倒影。繼而詩情轉向虛幻,將神話傳說附會於君山倒影之中,以意取勝,寫得活脫輕盈。這種“鏡花水月”、互相映襯的筆法,構成了這首小詩新巧清麗的格調,從而使君山的秀美,形神兩諧地呈現在讀者的面前。
賞析
《題君山》是唐代詩人雍陶創作的壹首七言絕句。全詩以逼真地描繪君山倒影入手,筆勢凝致,重彩描繪出君山涵映水中的深翠倒影。繼之詩情轉向虛幻,將神話傳說附會於君山的倒妙之中,以意取勝,寫得活潑,善於想象,富有浪漫主義色彩。作者在不借助濃詞艷句而竭力形象雕飾的原則下,把事物摹寫得維妙維肖,準確表現辜物的形態,蘊藉深刻,達到形神俱備的藝術境界。
詩中寫君山,沒有用色彩濃麗的`詞藻作刻畫、形容,而只是信手走筆,以極其樸素簡練的筆墨操物構景,勾勒出開闊的畫面。開首用“煙波”壹詞別開生面地寫君山的倒影以起筆,作者雖寫君山之貌,但先避開,沒直寫,而用平靜如鏡的湖水來襯托君山氣勢的凝重。用“影沈沈”來突寫君山磅礴之狀。“碧”是湖色之淺淡,岌翠”指山色之濃重。此筆抑碧水而揚青山,以湖作背景,突現君山。
作者首先描繪的不是偌大的洞庭湖,也不是蒼翠的君山,而是用山的照影來寫山的氣勢。這幅深淺各異的山水畫,畫面上水天相連,有壹山的倒影正好列於畫屏當中。上面的湖色與影中的山色,山色重於湖色,深翠與淺碧兩兩對照,映襯出君山倒影的鮮明突出。這幅寫意山水畫,勾勒出事物的形態時用的是粗略的筆俗,所著的色彩既淡雅也很單壹,自然突出了君山可愛的生趣。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8.首二句句對君山的描寫十分精妙,有人稱之為“起筆別致”。請簡要分析。(5分)
9.這首詩的後兩句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結合詩句分析其表達效果。(6分)
答案:
8.詩人起筆不是正面寫君山,而是從君山的倒影起筆(1分。或:開篇描摹了壹幅靜謐的湖山倒影圖)。第壹句“煙波不動”寫湖面風平浪靜;“影沈沈”,是寫那倒映在水中的君山之影的凝重。第二句寫不見碧綠的湖水,只能看見那對比鮮明的深翠山影(4分)。(註意第壹處解答,可能有的學生容易忽視,所以給了“或”的答法,應給分。)
9.“疑是水仙梳洗處”,“壹螺青黛鏡中心”,作者分別運用了想象(虛寫)的手法和比喻的修辭手法(2分)。作者把君山想象成是水中女仙居住梳洗的地方,而後又將水中君山的倒影,比喻成鏡中女仙青色的螺髻(2分)。形象地寫出了洞庭君山的秀美,表現了作者對君山景色的喜愛贊美之情(2分)。(該題可能有的學生只答比喻,而不回答想象虛寫,這樣扣掉手法分數;對後面的分析要細看,如果賞析到想象的內容,應予以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