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我的家鄉陽泉散文寫作

我的家鄉陽泉散文寫作

簡介:陽泉是壹座美麗的城市,就像壹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太行山腳下。以下是我的家鄉陽泉隨筆,歡迎閱讀!

我的家鄉陽泉隨筆(1)我的家鄉山西復雜多變的地質、地貌、水文、氣象條件,造就了許多壯麗迷人的自然景觀,如名山大川、溶洞怪石、清泉湖泊、激流飛瀑、神奇天象、珍貴生物等,自然旅遊資源位居全國前列。山西除了海洋和沙漠,幾乎擁有所有的自然景觀。

山西名山眾多,是中國唯壹擁有五山五鎮四大佛教名山的省份。最著名的有五嶽之壹的北嶽衡山、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臺山、道教之北的武當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綿山、五老峰、中國十大自然保護區之壹的蘆芽山、五鎮之壹的鐘真霍山、保存著華北最大原始森林的歷山、太行大峽谷、太行山脈的王莽嶺和黃崖洞、靈空山和石膏山。有的可以參觀觀賞,有的可以避暑,有的可以訪古尋幽,有的可以進貢。黃河第壹在大川,是山西、陜西兩省的天然分界線。流經山西境內19個縣,流量965公裏,先後匯入18條較大支流和數千條溪流。晉陜黃河峽谷兩岸有許多美麗的山峰,風陵渡的黃河有幾十裏寬,是黃河最寬的地方。這些名山大川就像壹幅幅美麗的畫卷,形成了許多景點,成為山西取之不盡的旅遊資源。

因為氣候、土壤結構和生活條件的不同,山西有別於土特產,造就了各種各樣的地方小吃。小吃成為了當地形象的象征。現在這些獨特的小吃已經逐漸從家庭餐桌走向了市場攤位。

太古糕:傳承中國傳統糕點——“胡糕”的制作技藝,選料精細,工藝獨特。由配料、和面、揉面、做蛋糕、粘芝麻、烘烤等工序精制而成。甜而不膩,軟而不剝,甜潤,是旅遊探病的絕佳菜肴。

油肉:走進山西人開的飯店,走向山西人的餐桌,油肉是必不可少的壹道菜。因其選料精、工藝精、配料鮮、制作快、口感脆、味濃、營養價值高而廣受歡迎。選用豬裏脊肉或元寶肉為主料,細切成銅錢粗細的塊,加入蛋黃、黃粉、精鹽、料酒等。,放入油鍋,打散抹平,加入木耳、厚樸片、蔥、菠菜等輔料。,翻炒至金黃色。

油茶:用米粉、燕麥粉翻炒,加入荊芥五香調料,熬成淺棕色糊狀,加入蔥花、板油渣、五香豆。是寒冷天氣的方便飲食,在全省,尤其是薊縣廣泛食用。

我的家鄉怎麽樣?

我的家鄉陽泉隨筆(2)陽泉是壹座美麗的城市,就像壹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太行山的山麓。

境內山川、泉水、人傑地靈。以洞、瀑、水幕、流泉為特征的娘子關風景,將迷人的山水與多姿多彩的自然風光融為壹體,聞名中外。美麗的風景和北方罕見的萬華洞穴令人嘆為觀止。瑤陵寺,森林茂密,藥材豐富,養了壹個老百姓。山峰雄偉,森林茂密的翠峰山景區讓人流連忘返。

名勝古跡遠近聞名,構成了豐富而獨特的旅遊資源。相傳女媧在此築爐煉石補天,壹篇《浮山壹竈記》碑文聞名天下;南北朝時期的石窟在中國很少見。漢代淮陰韓信駐軍遺址和唐代平陽公主鎮守的娘子關遺址,使人想起古代戰場戰鬥的慘烈和壯觀場面。綿延20多公裏的古長城氣勢磅礴,林中的關帝廟更是別具宋代遺風。

陽泉人文豐富,積澱深厚。古老而蓬勃的關山書院,傳承了尊師重教的傳統,培養了壹代又壹代的鄉村聖賢。西藏山區深厚的忠義文化,孕育了這裏人們的忠義之德;以陽泉平朔、蔚縣武術社火為代表的地方文藝,融合了音樂、舞蹈、說唱等諸多元素,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陽泉是山西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壹。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種類繁多,素有“煤鐵之鄉”的美譽。孫中山三次提出“寧煤鑄太行鐵”,黑色的“太陽石”暢銷全國,不僅為社會提供了溫暖和動力,也促進了經濟的騰飛。

這曾經是壹個不怕強奸的城市。曾幾何時,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歷經磨難和滄桑。豐富的礦產資源讓帝國主義垂涎、覬覦、掠奪。英雄的陽泉人民不畏強暴,吶喊聲此起彼伏,挽歌聲此起彼伏,豪情萬丈,自發組織起來,壹場聲勢浩大的礦權運動在這裏打響。愛國士紳帶頭策劃對策;付嘉公司已經捐款幫助加油;被人群激動的礦工和人民走上前去,掀起了保護礦井的大規模運動。留日愛國學生李培仁投身礦山保護,將鬥爭推向高潮。這場運動以人民勝利收回采礦權而告終,表現了陽泉人的勇氣和魄力。

這是另壹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建黨初期,這裏有黨員活動;紅24軍在這裏建立;面對日寇的踐踏,壹場場波瀾壯闊的百團大戰紀念碑——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在這裏展開,見證了我們抗日軍民英勇殺敵的壯舉。

在歷史進程中,1947五月的陣陣槍炮聲,是對新生的致敬,陽泉進入了歷史發展的新時代。

陽泉!70年的建城史,凝聚著壹次又壹次的變遷。短短70年,壹片過去風沙彌漫、巖石堆積的荒蕪河灘,變成了平原藍天、百花盛開、綠草如茵的山水畫卷。

白天俯瞰全城,洮河蜿蜒穿城而過,水流不息。壹排排高樓排列在河兩岸,氣勢磅礴。洮河上的道路和橋梁編織了城市交通網絡,經緯交織,四通八達。時尚與現代比美,林中之城,城中之林。廣場、花園、雕塑都很美。

夜訪城池,燈火輝煌,彩虹倒映,被詩人郭沫若譽為“陽泉迎月,燈電照半邊天。”爭贊如去香島,飛似遇桃園。"

廠礦分散,煤炭工業、鋁業、化工等支柱產業致力於做大做強;文化、體育、醫療等社會事業快速發展。從小學、中學到高等教育,布局合理,壹批批拔尖人才脫穎而出。大家在群眾自發發起的激情廣場上唱,唱了幾十年。早上唱首歌,神清氣爽,面帶微笑。

這裏的民風淳樸善良。在災難面前,表現出團結和堅韌。面對幹旱和雪災,勤勞勇敢的陽泉人民等待救助,自救,渡過難關。汶川地震的那壹刻,陽泉人民捐錢互助,願他們不能長出翅膀,飛到救災的最前線。

在這裏生活工作,讓人感受到詩意的輕松與閑適,緊張與有序,勤奮與舒適。早晨,人們迎著朝霞,沐浴著微風,在晨練中沈醉;夜晚,走在余暉中,走在洮河兩岸,人們在享受舒適與和諧!

牙牙學語的時候,媽媽告訴我,這是我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教導我壹輩子要關心陽泉;書響的時候,老師讓我明白了“家”的含義,培養了我壹輩子熱愛這片土地的意識;在我懷揣青春夢想的時候,組織告訴我要為這座城市的建設做貢獻。

回望歷史的長河,無數先輩用他們豪邁的忠誠辛勤耕耘,流下辛勤的汗水,為陽泉的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面對中國的崛起、奮進和繁榮,能夠在這裏生活和工作,我深感自豪和榮幸。更多的是在我的青春裏,我可以欣慰於它對汗水和智慧的貢獻。

面對其發展的差距、瓶頸、不足,我睡不著。就像著名詩人艾青的詩:“為什麽,我的眼裏常常含著淚水,因為我深愛著這片土地。”愛得越深,產生的能量就越強。展望未來,建設富裕文明和諧陽泉的重任歷史性地落在了我們這壹代人的肩上。

建設陽泉,動力來自真心和愛心,改變來自素質和能力,輝煌來自同心同德,所以卷起袖子加油幹吧。

作為陽泉的兒女,我們應該有承擔歷史責任的勇氣和責任。我們要在實踐中錘煉意誌,提高素質。我們要在壹個個項目的落地、壹個個產業的生產、壹棟棟高樓的拔地而起、壹條條寬闊道路的延伸上下功夫。我們要塑造自己的品質,規範自己的言行,做文明的引領者。文明的城市靠的是每壹個人,城市的枝葉是妳我他連綿不斷的。我們要從自己的壹言壹行、壹舉壹動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愛護這裏的山、水、草、樹,裝扮城市。

當有人踐踏、破壞花草樹木、亂扔垃圾時,要敢於制止;當大街小巷汙垢堆積,小廣告亂張貼時,要主動清除。我們必須讓我們的家鄉更加美麗!

時代賦予了我們振興的責任。值此陽泉建市70周年之際,我心中感慨萬千,心中的熊熊火焰燃燒得更旺,generate的能量更強。放下身段,卷起袖子,開始工作。讓我們繼續前進,不要忘記妳的創新精神!

陽泉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