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誰能解釋《蔽月山房》王陽明 的詩句

誰能解釋《蔽月山房》王陽明 的詩句

譯文:

山靠的人近月亮離得遠所以覺得月亮小,於是就說這座山比月亮大。如果有人的眼睛跟天壹樣大,就會看見山雖然高但是月亮更大。

原文: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

出處:出自明朝王陽明的《蔽月山房》。

《蔽月山房》詩,王陽明12歲時作。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

兒童竟有如此意識,令人景仰,更為以後的思考呼應,其中"山高月更闊”更表示雖有想法,卻知現實,山於月是小,但與我卻很高大,與後來的“知行合壹”也有預見,或許當年的王守仁沒有想很多,但這不失為後人讀詩的意識。

王陽明獨創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作為儒學的壹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發展的儒家學說。根據王守仁壹生中的經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於佛家,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

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擴展資料:

作者簡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余姚縣(今屬寧波余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禦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禦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謚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壹身,成就冠絕有明壹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百度百科-王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