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木瓜花的詩句 1. 描述木瓜花的詩句有哪些
1.《舞曲歌辭·白纻歌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王建
天河漫漫北鬥粲,宮中烏啼知夜半。新縫白纻舞衣成,
來遲邀得吳王迎。低鬟轉面掩雙袖,玉釵浮動秋風生。
酒多夜長夜未曉,月明燈光兩相照,後庭歌聲更窈窕。
館娃宮中春日暮,荔枝木瓜花滿樹。城頭烏棲休擊鼓,
青娥彈瑟白纻舞。夜天憧憧不見星,宮中火照西江明。
美人醉起無次第,墮釵遺佩滿中庭。此時但願可君意,
回晝為宵亦不寐,年年奉君君莫棄。
2.《白纻歌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王建
天河漫漫北鬥璨,宮中烏啼知夜半。新縫白纻舞衣成,
來遲邀得吳王迎。低鬟轉面掩雙袖。玉釵浮動秋風生。
酒多夜長夜未曉,月明燈光兩相照。後庭歌聲更窈窕。
館娃宮中春日暮,荔枝木瓜花滿樹。城頭烏棲休擊鼓,
青娥彈瑟白纻舞。夜天曈曈不見星,宮中火照西江明。
美人醉起無次第,墮釵遺佩滿中庭。此時但願可君意,
回晝為宵亦不寐。年年奉君君莫棄。
3.《無用頂相贊》
年代: 宋 作者: 釋如凈
打殺宣州花木瓜,爆出越州翁木大。
血滴滴風袞劍輪,黑漫漫彌天罪過。
咦,描邈者個賊頭,
三千裏外誰耐面熱而汗迸流。
4.《春日雜言十壹首》
年代: 宋 作者: 趙蕃
寒多草亦未抽芽,漫說春今壹半加。
試向小園閑點檢,忽逢壹樹木瓜花。
5.《偈頌壹百零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釋紹曇
壹雨潤枯焦,掃盡流金暑。
薰風殿閣涼,諸佛出身處。
堪笑勤川無義語,引得花木瓜,
變成爛苦瓠。走遍衡格賣與誰,
壹十三人聲怨鼓。
2. 描寫木瓜的詩詞
1.舞曲歌辭·白纻歌二首其二王建 館娃宮中春日暮,荔枝木瓜花滿樹。
城頭烏棲休擊鼓,青娥彈瑟白纻舞。 夜天燑燑不見星,宮中火照西江明。
美人醉起無次第,墮釵遺佩滿中庭。 此時但願可君意,回晝為宵亦不寐,年年奉君君莫棄。
2.敘懷二首其二張九齡 晚節從卑秩,岐路良非壹。 既聞持兩端,復見挾三術。
木瓜誠有報,玉楮論無實。 已矣直躬者,平生壯圖失。
去去勿重陳,歸來茹芝術。 3.投張太祝賈島 風骨高更老,向春初陽葩。
泠泠月下韻,壹壹落海涯。 有子不敢和,壹聽千嘆嗟。
身臥東北泥,魂掛西南霞。 手把壹枝栗,往輕覺程賒。
水天朔方色,暖日嵩根花。 達閑幽棲山,遣尋種藥家。
欲買雙瓊瑤,慚無壹木瓜。 4.柔卿解籍戲呈飛卿三首其壹段成式 長擔犢車初入門,金牙新醞盈深樽。
良人為漬木瓜粉,遮卻紅腮交午痕。 風吹榆莢葉,雨打木瓜花。
(炙轂子《詩格》) 5.菩薩蠻朱敦儒 芙蓉紅落秋風急。夜寒紙帳霜華濕。
枕畔木瓜香。曉來清興長。
輕舟青箬笠。短棹溪光碧。
去覓謝三郎。蘆花何處藏。
6.中呂陽春曲 李德載 木瓜香帶千林杏,金橘寒生萬壑冰,壹甌甘露更馳名。恰二更,夢斷酒初醒。
7.元和令石子章 外頭花木瓜,裏面鐵豌豆。橫琴彈徹鳳凰聲,兩厭難上手。
當初說盡海山盟,壹星星不應口。 詩詞,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和格律詞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傳統詩歌。
亦是漢字文化圈的特色之壹。通常認為,詩較為適合“言誌”,而詞則更為適合“抒情”。
詩詞[1]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而詩人、詞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並按照嚴格韻律要求,用凝練的語言、綿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 中國詩起源於先秦,鼎盛於唐代。
中國詞起源於隋唐,流行於宋代。中華詩詞源自民間,其實是壹種草根文學。
在21世紀的中國,詩詞仍然深受普通大眾青睞。
3. 描寫木瓜草的句子
特性與特征多年生常綠草草本果樹,葉大,簇生於莖的頂端,有5~7掌狀深裂,花有單性或完全花,有雄株、雌株及兩性株。
漿果大,肉質,成熟時橙黃色或黃色,長圓形,倒卵狀長圓形、梨形或近球形,果肉柔軟多汁,味香甜;種子多數,卵球形,具皺紋。花果期全年。
最適於年均溫度22~25℃、年降雨量1500~2000mm的溫暖地區種植,適宜生長的溫度是25~32℃,氣溫10℃左右生長趨向緩慢,5℃幼嫩器官開始出現凍害,0℃葉片枯萎。溫度過高對生長發育也不利。
土壤適應性較強,但以為酸性至中性為宜。 分布狀況番木瓜在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均有分布。
原產於墨西哥南部以及鄰近的美洲中部地區,現主要分布於東南亞的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緬甸、印度尼西亞以及印度和斯裏蘭卡;中、南美洲,西印度群島,美國的佛羅裏達,夏威夷,古巴以及澳洲。我國主要分布在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福建、臺灣等省(區)。
作用番木瓜用途廣,既是果樹,又是原料作物。成熟的果實,營養豐富,維生素C含量高,可助消化、治胃病。
未成熟的青果,除可作蔬菜食用外,還可腌制、蜜餞,制作果醬和果汁罐頭,又是很好的飼料。青果含有豐富的木瓜蛋白酶,在醫藥、食品、制革、紡織及美容上廣泛應用,是木瓜酶工業的主要原料。
繁殖根為肉質根,主根粗大,須根多,莖幹直、少分枝,成年的植株莖中空;頂芽生長正常時,側芽受抑制,主幹受傷,可促生側枝。花、株均分雄、雌和兩性,果實形狀有圓形、橢圓形、球形、梨形等,種子近圓形,黃褐色或黑色。
番木瓜生長適溫為25~32℃,氣溫下降到10℃時生長受抑制,5℃以下幼嫩器官受害,0℃時植株會死亡,溫度超過35℃會引起大量落花落果。番木瓜需水量大,但忌積水,對土壤適應性廣,但要求土質疏松、透氣性好,地下水位低。
在土層深厚肥沃、疏松、微酸性的土壤適栽。 番木瓜主要以種子繁殖,以往以春播和秋播為主,近年主要推廣冬播。
病蟲有苗期的根腐病、折腰病、葉班病、白粉病和蚜蟲、紅蜘蛛等。 番木瓜平地、丘陵、山坡都能生長,2~10月均可種植,以春、秋為主,密度1.33米*1.50~1.67米。
肥料以促生肥、催花肥和壯果肥為主,土施和葉面噴布相結合。番木瓜需要充分的水分,土壤含水量應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
經濟效益果實出現黃色條斑到果肉軟化前這壹階段作為采收的壹般標準。需遠運的在出現黃色條斑、果肉硬時采收。
采果要精細,以免傷果,壹手拿果實,壹手用小刀切斷果柄,隨後輕輕放入容器。 番木瓜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果汁、果醬、蜜餞、腌漬;青果中含果膠可提取制成木瓜果膠代血漿。
番木瓜是南方果樹的小樹種,臺灣種植面積近6000畝,產量近1.5萬噸,俏銷。國內適量發展,可增加市場水果的花色品種,農民種植可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番木瓜趣聞番木瓜何時傳到中國,有兩種說法。有人認為,《嶺南盡雜記》記載了番木瓜,這部書成書於17世紀末,說明我國栽培番木瓜至少有300年歷史了。
也有人認為,宋代王讜的《唐語林》講到了番木瓜,而這本書是根據唐人小說的舊材料編寫的。因此,番木瓜傳入中國,最晚也應該在12世紀初,最早可能推至唐代。
《唐語林》中,講到番木瓜傳入中國,引起了壹個風波的故事:湖州有個郡守,為朋友餞行,有人送來壹個番木瓜,由於人們都末見識過,就相互傳觀賞玩,當時在座有個太監,就將番木瓜收藏起來,說此果宮中都還沒有,應該先拿去進貢才是。太監收起木瓜後,很快就乘船回京了。
郡守為了此事十分懊惱,深怕太監回宮後,皇上怪罪下來。這時,在旁助酒的壹個官妓就說,請不用擔心,估計這個番木瓜過壹夜就會拋到水裏去的。
不久,送太監回京的人果然回報番木瓜次日即潰爛,已經拋了。郡守聽後,很佩服官妓的見識,經詳細詢問後,才知道番木瓜是難於長期保鮮的,特別是熟了的番木瓜,又經好多人的手觸摸過,更不易久藏。
番木爪的果實不僅可以作水果、蔬菜,還有多種藥用價值。未成熟番木瓜的乳汁,可提取番木瓜素,是壹種制造化妝品的上乘原料,具有美容增白的功效。
同時,番木瓜素有很強的分解蛋白質的能力,可制造健胃藥、驅蟲劑,還可作酒類、果汁的澄清劑和肉類的軟化劑。據介紹,美國人在煮食牛肉時,喜歡將番木瓜素摻合或註射到牛肉中,這樣,牛肉很快就會煮爛,而且吃起來鮮嫩,容易消化。
熱帶美洲土著居民自古以來壹直利用番木爪的綠葉包裹肉類過夜後再蒸煮,或將葉與肉類***煮,以便使肉類的質地變軟。在西雙版納,半成熟的番木瓜經常被人們當作蔬菜食用。
常見的有兩種吃法,壹種是用它來煮湯,清香微甜,十分鮮美;另壹種吃法是將其切成細絲,放入醋、醬油、辣椒粉、味精等佐料涼拌生吃,清脆酸辣,略有回甜。成熟的番木瓜是營養豐富的高檔珍稀水果,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C、胡蘿蔔素和蛋白酶等。
既可鮮吃,也可制成飲料、糖漿、果膠、冰淇淋、果脯、果幹等。蛋白酶有健胃化積,驅蟲消腫的功效,主治消化不良、高血壓、乳汁稀小、關節痛、蛔蟲病、疔瘡腫毒、蜈蚣咬傷等癥。
所以,成熟的番木瓜。
4. 贊美木瓜的詩歌
舞曲歌辭·白纻歌二首其二王建 館娃宮中春日暮,荔枝木瓜花滿樹. 城頭烏棲休擊鼓,青娥彈瑟白纻舞. 夜天燑燑不見星,宮中火照西江明. 美人醉起無次第,墮釵遺佩滿中庭. 此時但願可君意,回晝為宵亦不寐,年年奉君君莫棄. 敘懷二首其二張九齡 晚節從卑秩,岐路良非壹. 既聞持兩端,復見挾三術. 木瓜誠有報,玉楮論無實. 已矣直躬者,平生壯圖失. 去去勿重陳,歸來茹芝術. 投張太祝賈島 風骨高更老,向春初陽葩. 泠泠月下韻,壹壹落海涯. 有子不敢和,壹聽千嘆嗟. 身臥東北泥,魂掛西南霞. 手把壹枝栗,往輕覺程賒. 水天朔方色,暖日嵩根花. 達閑幽棲山,遣尋種藥家. 欲買雙瓊瑤,慚無壹木瓜. 柔卿解籍戲呈飛卿三首其壹段成式 長擔犢車初入門,金牙新醞盈深樽. 良人為漬木瓜粉,遮卻紅腮交午痕. 風吹榆莢葉,雨打木瓜花.(炙轂子《詩格》) 菩薩蠻朱敦儒 芙蓉紅落秋風急.夜寒紙帳霜華濕.枕畔木瓜香.曉來清興長. 輕舟青箬笠.短棹溪光碧.去覓謝三郎.蘆花何處藏. 中呂陽春曲 李德載 木瓜香帶千林杏,金橘寒生萬壑冰,壹甌甘露更馳名.恰二更,夢斷酒初醒. 元和令石子章 外頭花木瓜,裏面鐵豌豆.橫琴彈徹鳳凰聲,兩厭難上手.當初說盡海山盟,壹星星不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