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黃鎮成的人物作品

黃鎮成的人物作品

歷遊江楚名山 寫就山水詩作

他的山水詩作很有特色,對自然的描寫功力很深,細致入微。而且風格清麗自然,如山泉流水,沁人心脾 ,後人評價他有南朝著名山水詩人謝靈運的詩風。如他的代表作《東陽道上》壹詩:“出谷蒼煙薄,穿林白日斜。崖崩迂客路,木落見人家。野碓喧春水,山橋枕淺沙。前村烏桕熟,疑是早梅花。”寫在浙江東陽,詩中緊扣道中所見的日暮景色,蒼煙、斜日、野碓、小橋、烏桕,疏疏落落幾筆,勾勒出壹幅江南山村的風景畫,引人入勝,讀後如身臨其境。還有“白露下山城,秋風壹夕生”(《八月》)。“紅樹夕陽蟬噪急,白蘋秋水雁來多”(《秋風》)。“壹江風起晚潮上,半夜舟行山月高”(《明州西渡》)等,描寫手法洗煉準確,情景交融,風情聲韻,堪稱上乘。他在四川峨眉山留下有名的《遊峨》詩:“峨眉樓閣觀虛空,玉宇高寒上界同。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動九天風。雲連太白開諸夏,日繞重圓宅大雄。師去想無登徒遠,只應飛錫驗神通。”詩中“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動九天風”二句意味深長,膾炙人口,被書法家題刻在報國寺門旁亭柱上,至今可見。他寫的《舟過石門梁安峽》壹詩:“書畫船頭載酒回,滄洲斜日隔風埃。壹雙白鳥背人去,無數青山似馬來。天際雨帆梁峽出,水心雲寺石門開。同遊有客如高李,授簡惟慚賦峴臺。”在福州遊覽寫了《道山亭晚憩》壹詩:“平池雨初晴,日暮春水深。淺霞墜空闊,規月光已沈。驚波躍潛魚,過影窺翔禽。”見詩如見景,描寫之美,刻劃之真,可謂至極。他回家鄉光澤寫下著名的“八景詩”更是讀之如身臨其境,耐人尋味。如八景之壹的“龍灘棹歌”壹詩:“潺潺石瀨急如弦,靈物曾從此處眠,最是短篷煙雨裏,長歌壹曲水連天”。意境之美,形容之真,描繪之細,令人叫絕。

隱居邵武城南 安貧樂道耕讀

田園詩在他詩歌藝術上更有獨特的成就。數量之多,質量之高,魅力之深,幾可蓋過前人,占他壹生詩作的大部份。他中年返鄉後,在邵武城南的“南田耕舍”中,以耕讀為生,娛情田園,吟詠自樂。寫下了《采薇行》《樵嵐秋稼》《負薪行》《南田耕舍諸公賦》等。詩情高雅,語言質樸自然,悲涼和慷慨。描寫農桑生活,田園風光和古樸的風俗民情,抒發了作者對寧靜閑逸田園生活的喜愛,表達了作者淡泊曠達,安貧樂道的品格。詩句語言樸素自然,似從“胸中自然流出”。如“種田南山下,土薄良田稀 ,稊稗日以長,荼蓼寒中畦。路逢荷鋤人,相顧徒嗟咨。我欲芟其蕪,但念筋力微。終焉鮮嘉彀 ,何以奉年饑。誰令惡草根,亦蒙雨露滋。豈無力耕土,悠悠興我思。”反映了農民艱苦的生活和樸素的思想感情,也蘊含對世事的種種不平。他的自喻詩:“南山有幽士,白首在林 ;平生好音樂,頗識律呂情;截竹作高管,吹作鸞鳳聲;不逢師曠識,但有農人聽。”還有“離離南山田,采采山下綠”“流水三椽舍,桑陰五畝田”“我耕南山田,我結南山尾;山下交桑麻,上山友麋鹿”“有田南山下,可以供盛粢;有廬在中田,可以讀詩書”。“石榻看雲坐,溪窗聽雨眠”等,都是他悠閑田園生活的寫真,用壹種意象的手法,表達出他隱居南山的自在,遠離塵世,耕讀生活的樂趣。他56歲時回光澤祖居作《辛巳遷歸上井》詩:“東井田廬故業非,十年風雨寸心違;江湖水闊冥鴻去,城郭春深老鶴歸;桑梓盡隨黃壤化,松楸空望白雲飛;梅花此日能相約,竹杖相攜上翠微。”這時家鄉故居田園房屋已破敗荒蕪,他心中非常感慨。可是自己已是扶杖之人,只能以景抒情,詠物托誌,把心情寄托於翠綠的草木。

詩歌恬雅清倩 經史造詣極高

黃鎮成壹生留下大量的詩作,他的《秋聲集》4卷中收錄詩歌268首,這僅是他作品的壹部份。何謂“秋聲”,他在自序中道:“余少學吟,不能無聲。”但壹生平淡、悲涼,所發出的聲音也只能以秋日萬物微寒之聲自言。然而就是這部《秋聲集》奠定了他在元朝詩歌史上的重要地位,為當時全國知名的詩人之壹。《元詩紀事》評曰:“元季詞人輩出,而邵武有黃鎮成,詩多奇警。秋聲集十卷,佳句疊出,如雲雲。惜梨棗朽腐,鮮有睹其全篇者。”詩集後被收入《四庫全書》中,《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他的詩:“近體出於恬雅,古體出於清倩,亦復善用其短,故韻楚楚頗得錢郎遺意,較元代纖裱之體,固超然塵墻之外也。”還有“鎮成蓋遭逢亂世,有匡時之誌不能行,乃有托而逃。古詩多憂時感事之語。《潛序》知其心,徒以恬退之士,未足罄其所抱矣。”清朝福建左布政使、著名詩人周亮工評價他的詩:“五言之妙,遠追謝陶。”將他的山水田園詩比作南朝的謝靈運和東晉的陶淵明,可謂推崇之極。他壹生除山水田園詩的成就外,在經史上造詣也很高,為理學在元代閩北重要的代表人物。

著有《尚書通考》10卷,《周易通義》10卷,《性理發微》4卷,《中庸章旨》等著作流傳於世。他去世後朝廷集賢院謚號“貞文處士”,邵武當時還專門為他建有“秋聲亭”以祀,並有塑像立於邵武光澤的鄉賢祠中。他的《尚書通考》壹書在2001年被列入國家第壹批再造中華善本書目中。

詩作選摘

東陽道中

出谷蒼煙薄,穿林白日斜。岸崩迂客路,木落見人家。

野碓喧春水,山橋枕淺沙。前村烏桕熟,疑是早梅花。

鉛山早行

早起辭林館,鄰雞已再嗥。月弦當戶直,鬥柄插山高。

細濕侵藜杖,輕寒襲布袍。前趨東日上,五色動雲濤。

舟過石門梁安峽

書畫船頭載酒回,滄洲斜日隔風埃。壹雙白鳥背人去,無數青山似馬來。

天際雨帆梁峽出,水心雲寺石門開。同遊有客如高李,授簡惟慚賦峴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