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我國總***有那些民俗節日?哪些節氣有特別的飲食習慣

我國總***有那些民俗節日?哪些節氣有特別的飲食習慣

節日名稱 節日時間

春節 正月初壹

元宵節 正月十五

上巳節 三月初三

寒食節 清明節前壹天

清明節 4月5日前後

端午節 五月初五 

七夕節 七月初七

中元節 七月十五

中秋節 八月十五

重陽節 九月初九

寒衣節 十月初壹

下元節 十月十五

冬至節 12月22日前後

臘八節 臘月初八

祭竈節 臘月廿三或廿四

除夕 臘月廿九或三十

[1]

歷史淵源編輯

形成

中華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壹個重要的組成。是”法制化的文明社會“的法律體制。是構成區域文明國家的基本框架。

朱宣鹹中國畫《端午佳節》

節日得起源和發展,是人類社會”逐漸形成,逐漸完善的文化過程“,是由猿到人類,文明進化發展得產物。

中國得傳統節日,承載著神話、傳說、天文、地理、術數、歷法、等等眾多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

文獻記錄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書》,到戰國時期,壹年中劃分得二十四個節氣,已基本齊備完成,後來得傳統節日,全都和這些節氣密切相關。

每個中華傳統節日都有自己得來源之處與形成得必要條件。

發展

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大部分節日在先秦時期,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風俗內容的豐富與流行,還需要有壹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最早的風俗活動是和原始崇拜、生活禁忌有關;神話傳奇故事為節日平添了幾分浪漫色彩;還有宗教對節日的沖擊與影響;壹些對歷史人物永恒的紀念滲入節日,所有這些,都融合凝聚節日的內容裏,使中國的節日有了深沈的歷史感。

到漢代,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定型,人們常說這些節日起源於漢代,漢代是中國統壹後第壹個大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穩定,科學文化有了很大發展,這對節日的最後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氣氛中解放出來。轉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從此,節日變得歡快喜慶,豐富多彩,許多體育、享樂的活動內容出現,並很快成為壹種時尚流行開來,這些風俗壹直延續發展,經久不衰。

傳承

值得壹提的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為壹個個節日譜寫了許多千古名篇,這些詩文膾炙人口,被廣為傳頌,使中國的傳統節日滲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蘊,精彩浪漫,大俗中透著大雅,雅俗***賞。中國的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壹到過節,舉國同慶,這與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壹脈相承,是壹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主要傳統節日編輯

24日從中國七大傳統節日logo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中國七大傳統節日logo正式發布。據悉,這是中國文化促進會節慶中國協作會發起的,將七大傳統節日連起來打包申遺的行動之壹。郭道榮表示,已經延續上千年的中國傳統節日,積澱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但由於沒有形象logo系統,在現代社會不利於傳統節日文化的推廣和傳播。

中國七大傳統節日形象logo的出爐將有利於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走向世界。同時,《傳統節日形象logo管理辦法》也即日擬定,根據《傳統節日形象logo管理辦法》要求,中國文化促進會擁有此次征集評定的傳統節日形象logo著作權,任何單位或個人在使用傳統節日形象logo時,應確保合法使用。

春節

即夏歷(農歷)新年

時間:狹義農歷正月初壹,廣義農歷正月初壹至正月十五

英文:The Spring Festival

古稱: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歲旦、歲首、歲朝、新正、首祚、三元(“正”即正月之“正”)

俗稱“過大年”

春節簡介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壹,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壹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壹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壹,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壹月壹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壹月壹日叫春節。[2]

起源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壹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歷正月初壹開始為新年,壹般認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結束。春節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春節(夏歷新年)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壹般認為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臘祭)。

夏商時代產生的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現稱朔望月,即後所述“陰月”)為月,壹年劃分為十二個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朔日)為月首,同時以冬至點回歸運動的周期(現稱回歸年或太陽年,即後所述“陽年”)為年,並設閏月調整陰月陽年。以正月朔日的子時(夜半)為歲首,即壹年的開始,歲末年初要進行舊壹年豐收的慶祝和新壹年好收成的祈禱,於是產生壹系列祭神、祭祖、慶祝、祈禱等活動。

“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於歲首(壹年開始)時間的確定(換言之,月序的排列)還與天文歷法有關(如前所述),傳說夏在寅月(今農歷正月),商在醜月(今農歷十二月),周在子月(今農歷十壹月,即冬至所在月),秦在亥月(今農歷十月),到西漢才又恢復夏正,定寅月(今農歷正月)為歲首,壹直沿用至今。

但古時的正月初壹被稱為元旦、元日、新正等,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其實指導農時的是夏歷的陽歷部分-二十四節氣),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農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紀年不用公元紀年法而用民國紀年法)。到新中國成立前夕,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才正式把夏歷(農歷)新年定為“春節”,因而至今仍有許多人將過春節叫過年。

實際上古代的“春節”,是指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相關傳說

中國古時候有壹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百姓。

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壹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

只有村東頭壹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壹夜,我壹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發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壹抖,怪叫了壹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壹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驚惶失色,狼狽而逃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壹,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壹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裏壹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劈裏啪啦"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余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走親訪友。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壹壹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適用地區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加蘊味無窮。

習俗

守歲放鞭炮 貼春聯 拜年 吃餃子 吃香腸,臘肉 看春晚(近年來才有)

民謠

臘七 臘八 粥兒甜 除塵去舊迎新年

二十三 到小年 糖瓜祭在竈王前

二十四 祖院祀 拜早年用香錢

二十五 貼大福 福到門前敬聖賢

二十六 貼春聯 春聯祝賀幸福年

二十七 備新衣 新衣正裝祿壽齊

二十八 貼窗花 寓義吉祥大家發

二十九桌上有 糕點素果心意久

舊年三十侯新年 守歲得餃子盛滿盤

新年首日大初壹 “壹元初始”建佳期~

有關詩句

田家元旦-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 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 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 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 ***說此年豐

元日(玉樓春)-毛滂

壹年滴盡蓮花漏 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 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 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 只與東君偏故舊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旦試筆(選壹)-陳獻章

天上風雲慶會時 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墻旋打娛賓酒 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 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 吹到東溟月上時

丁卯元日-錢謙益

壹樽歲酒拜庭除 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夢維魚

釣簾欲迎新巢燕 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 並無塵事到吾廬

甲午元旦-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 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乾消夜酒 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 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壹部 五更歡笑拜新年

《賣癡呆詞》-(唐)範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癡呆召人賣。

《除夜》-(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裏相思壹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明)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癸已除夕偶成-(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

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

壹星如月看多時。

鳳城新年辭-(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壹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董必武

***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春節-江南靖士

暫解城區煙火禁,兆豐雪霽在年前。

街街飾彩家家撣,掃盡桃符換對聯。

二月二龍擡頭

龍擡頭(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漢族民間傳統節日。龍擡頭是每年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擡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壹個傳統節日。人們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

冬至節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壹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壹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壹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壹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壹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壹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之後,太陽又逐漸北移。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壹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壹天比壹天長,陽氣回升,是壹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壹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壹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壹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壹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壹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風俗: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諸如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為年節食品。曾較為時興的“冬至亞歲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獻冬至盤、供冬至團、餛飩拜冬等。

較為普遍的有冬至吃餛飩的風俗。早在南宋時,臨安人就在冬至吃餛飩,開始是為了祭祀祖先,後逐漸盛行開來,民間有“冬至餛飩夏至面”之說。餛飩發展至今,更成為名號繁多,制作各異,鮮香味美,遍布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的著名小吃。餛飩名號繁多,江浙等大多數地方稱餛飩,而廣東則稱雲吞,湖北稱包面,江西稱清湯,四川稱抄手,新疆稱曲曲等等。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壹種用糯米粉制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壹歲”之說。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團。古人有詩雲:“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還有不少地方,在冬至這壹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因為冬至過後天氣進入最冷的時期,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有功效,民間至今有冬至有進補的習俗。

在我國臺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壹壹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 祖先,在臺灣壹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壹個內容豐富的節日,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壹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壹歲的說法,俗稱“添歲”。

與冬至有關的詩詞:

與冬至有著密切關系的是在北京流傳了幾百年的《九九歌》。從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壹單元,連數九個九天,到九九***八十壹天,冬天就過去了。

九九歌

壹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壹九,耕牛遍地走。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壹寸,路迷何處望三秦?

邯鄲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元宵節

元宵節

時間:農歷正月十五

英文:Lantern Festival

元宵節

是中國壹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正月十五日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也是壹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因此又稱“上元節”,即農歷正月十五日。在古書中,這壹天稱為“上元”,其夜稱“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這壹名稱壹直沿用至今。

習俗

由於元宵有張燈、看燈的習俗,民間又習稱為“燈節”。此外還有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舞龍、賞花燈、舞獅子等風俗。[3]

演變

中國古代歷法和月相有密切的關系,正月十五,人們迎來了壹年之中第壹個月滿之夜,這壹天理所當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漢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後來古人把正月十五稱“上元”,七月十五稱“中元”,十月十五稱“下元”。最遲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舉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視。到後來,中元、下元的慶典逐漸廢除,而上元經久不衰。

社日節

(南方為“社日”,北方為“龍擡頭”節)

春社

社日分為春社和秋社,春社按立春後第五個戊日推算,壹般在二月初二前後,秋社按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約新谷登場的八月。

春社:

我國歷史上的相當長壹段時期,其社會形態是典型的傳統農業社會。在這樣的社會形態下,人們對土地有著極其深厚的感情。愛重之,必然神化之,因此土地很早就是人們的祭祀對象,稱作"社";而重點祭祀的那個日子,就是"社日"。

社字從示從土,"土"是土地,"示"表示祭祀,那麽,社就是祭土地。早先的土地神只是神靈,後來逐漸人格化,叫社會,俗稱土地爺,而且有配偶神(社母,俗稱土地奶奶)。有時,土地神與谷神合祀,這就是古代所謂的社稷了。

春、秋二社相比來看,春社的活動更多壹些。春社按立春後第五個戊日推算,壹般在二月初二前後,而二月二相傳又是土地神的誕辰,所以這壹天的享祀也就格外隆重。袁景瀾《吳郡歲華紀勝》記蘇州此俗說:

二月二日為土神誕日,城中廟宇各有專祠,牲樂以酬。鄉村土谷神祠,農民亦家具壺漿以祝,神厘俗稱田公、田婆,古稱社公、社母。社公不食宿水,故社日必有雨,曰社公雨。醵錢作會,曰社錢。疊鼓祈年,曰社鼓。飲酒治聾,曰社酒。以肉雜調和飯,曰社飯。……田事將興,特祀社以祈農祥。

古代享祀土地神的日子叫社日,壹般春秋各壹,後來則間或有四時致祭的。宋人邱光庭《兼明錄》等書稱:社日壹般用戊日,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為春社,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為秋社,大體在春分或秋分前後。漢代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則有春、秋二社。春、秋二社祀神的功能有所分別,即所謂春祈秋報。春社主要是祈求土地神保佑農業豐收,秋社則以收獲報答感謝神明。

二月二日為土神誕日,城中廟宇各有專祠,牲樂以酬。鄉村土谷神祠,農民亦家具壺漿以祝,神厘俗稱田公、田婆,古稱社公、社母。社公不食宿水,故社日必有雨,曰社公雨。醵錢作會,曰社錢。疊鼓祈年,曰社鼓。飲酒治聾,曰社酒。以肉雜調和飯,曰社飯。……田事將興,特祀社以祈農祥。

北方地區習俗------引龍、除蟲、薰蟲、剃龍頭(理發剃頭)、食俗、嫁女住春、禁忌(忌動針線、忌擔水、忌洗衣、忌磨面)

南方地區習俗------祭社(主要活動是祭祀土地和聚社會飲,借敬神、娛神而娛人)

秋社:

始於漢代,後世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古代收獲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祀神報謝。宋時有食糕、飲

秋社

酒、婦女歸寧之俗。後世,秋社漸微,其內容多與中元節(七月半)合並。唐韓偓《不見》詩:“此身願作君家燕,秋社歸時也不歸。”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秋社》:“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賫送。貴戚、宮院以豬羊肉、腰子、妳房、肚肺、鴨、餅瓜姜之屬,切作棋子、片樣,滋味調和,鋪於板上,謂之“社飯”,請客供養。人家婦女皆歸外家,晚歸,即外公妻舅皆以新葫蘆兒、棗兒為遺,俗雲宜良外甥。市學先生預斂諸生錢作社會......歸時各攜花籃、果實,食物、社糕而散。春社、重午、重九,亦是如此。”宋吳自枚《夢粱錄·八月》:“秋社日,朝廷及州縣差官祭社稷於壇,蓋春祈而秋報也。”清顧祿《清嘉錄·七月·齋田頭》:“中元,農家祀田神,各具粉團、雞黍、瓜蔬之屬,於田間十字路口再拜而祝,謂之齋田頭。案:韓昌黎詩:‘***向田頭樂社神。’又雲‘願為同社人,雞豚宴春秋。’......則是今之七月十五日之祀,猶古之秋社耳。”

相關詩句:

春社-(宋)梅堯臣

年年迎社雨,淡淡洗林花。

樹下賽田鼓,壇邊伺肉鴉。

春醪酒***飲,野老暮相嘩。

燕子何時至,長臯點翅斜。

春社-(宋)陸遊

桑眼初開麥正青,勃姑聲裏雨冥冥。今朝有喜君知否,到處人家醉不醒。

社肉如林社酒濃,鄉鄰羅拜祝年豐。太平氣象吾能說,盡在冬冬社鼓中。

柴門西畔枕陂塘,社雨新添壹尺強。臺省諸公方袞袞,故應分喜到耕桑。

太平處處是優場,社日兒童喜欲狂。且看參軍喚蒼鶻,京都新禁舞齋郎。

秋社-(宋)陸遊

雨余殘日照庭槐,社鼓咚咚賽廟回。

又見神盤分肉至,不堪沙雁帶寒來。

書固忌作閑終日,酒為治聾醉壹杯。

記取鏡湖無限景,蘋花零落蓼花開。

生查子·秋社-(宋)吳文英

當樓月半奩,曾買菱花處。愁影背闌幹,素發殘風露。

神前雞酒盟,歌斷秋香戶。泥落畫梁空,夢想青春語。

寒食節

寒食節

時間:清明節前壹天

舊俗中的壹個節日,在清明節前壹天(壹種說法是清明前兩天)(現大多和清明寒食壹起過的習俗)。

來源

春秋時已出亡多年的晉國公子重耳回國即位[即晉文公],封賞隨其逃亡的臣子,唯獨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於是攜老母隱居綿山[今山西省介休市東南]。晉文公得知後欲加封賞,尋至綿山,找不到他,便想燒山逼他出來。但介子推不願當官,堅持不出,結果母子二人俱被燒死。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綿山改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並把燒山的這壹天定為寒食節,全國禁動煙火,只吃冷食。後來便形成了在這天寒食、掃墓的風俗。

相關詩句:

《寒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途中寒食》

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上冢》

楊萬裏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

朝作輕寒暮作陰,

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

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

中華人物又銷沈。

龍蛇四海歸無所,

寒食年年愴客心。

《寒食》

孟雲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

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

不獨明朝為子推。

《寒食日獻郡守》

伍唐珪

入門堪笑復堪憐,

三徑苔荒壹釣船。

慚愧四鄰教斷火,

不知廚裏久無煙。

《寒食日獻郡守》

張友正

入門堪笑復堪憐,三徑苔荒壹釣船。

慚愧四鄰教斷火,不知廚裏久無煙。

《寒食帖》

蘇軾

又名《黃州寒食詩帖》或《黃州寒食帖》。

壹曰:“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

棠花,泥汙燕支雪。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須已白。”

二曰:“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蒙蒙水雲裏。空庖煮寒菜,破竈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裏。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清明節

(時間):節氣清明當日,公歷(陽歷)四月五日前後

釋義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最適合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壹種活動。漢族和壹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習俗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壹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壹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壹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壹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壹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