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煌煌荊楚吟·蕪湖之旅·翠螺山·翠螺十八景

煌煌荊楚吟·蕪湖之旅·翠螺山·翠螺十八景

煌煌荊楚吟·蕪湖之旅·翠螺山·翠螺十八景

馬鞍山市翠螺山四周環水,海拔131.4米,周長約15華裏。明清後稱采石山。遠眺形似壹只巨型螺螄橫臥江畔,山上松翠欲滴,故得名“翠螺”。李白嘆其“絕壁臨巨川,連峰勢相向。亂石流濮間,回波自成浪。但驚群木秀,莫測精靈狀。更聽猿夜啼,憂心醉江上。”相傳明工部右侍郎周忱巡視江南,酷愛此處山水,命人遍植樹木,以隱巉巖,更顯其“翠”。翠螺山勝跡鹹集於南面山麓,最負盛名的要數太白樓、李白捉月遺址聯璧臺、三元洞、廣濟寺等,號稱“翠螺十八景”。

“牛渚南來第壹磯”

翠螺山麓的采石磯是突入江中的懸崖峭壁,秦以前稱牛渚磯,出自“金牛出渚”神話傳說。據《輿地誌》載,古時此處山崖下曾有金牛從石洞鉆出。南宋詩人陸遊《入蜀記》雲:“采石,壹名牛渚,與和州對岸,江面比瓜州為狹,故隋韓擒虎平陳,及本朝曹彬下南塘,皆自此渡。然微風輒浪作,不可行。劉賓客雲:‘蘆葦晚風起,稱江鱗甲生’;王文公雲:‘壹風微吹萬舟阻’,皆謂此磯也。”采石磯之名,始見於六朝《異苑》所載“溫嶠燃犀”故事,隋時置有“赭圻鎮”,唐時置“采石軍”,此後,史籍遂以“采石”代替“牛渚”,歷代沿習。今采石磯風景區,東起鎖溪河、西達大江,面積約80公頃,自然景物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

“鳳臺東出無多地,牛渚南來第壹磯”(清人吳國鼎語)。自古以來,采石磯便與湖南嶽陽城陵磯、江蘇南京燕子磯合稱“長江三磯”,而采石磯又以山水險惡、風光綺麗獨領 *** ,居於三磯之首。采石磯之險,首先在於它壁立江流,處於長江水道咽喉之地,正所謂“左天門,右牛渚、鐵甕直其東,石頭枕其北”(宋洪邁語)。其山,被稱為“巨鰲”、“雷怒安可向”(宋郭祥正語),其水,則隱喻為“驚波”、“壹起三山動”(李白語)。其次,采石磯又是重要的南北古津渡口。馬征麟《長江圖說》雲:“中流最緊者二:鄂之武昌,太平之采石;下流最緊者二:建康之宣化,鎮江之瓜洲”、“牛渚采石,中權之要”。故采石磯向為兵家所重。采石磯之秀在於楓林如畫,江岸明凈,潮滿浪平之時,明月蕩漾如珠。故自古為尋幽探勝之處,尤其是唐李白“長來采石江邊眠”後,更成為文人騷客采擷江山美景、憑吊詩人的勝地,留下大量華章俊語及亭臺、樓閣。

采石磯因其扼據寧蕪,成為江南著名古戰場。秦始皇壹統華夏之後,將采石由原隸屬太平(今安徽當塗縣)改屬鄣郡(今浙江安吉)、設置牛渚縣,並派兵駐紮。據《後漢誌》載:“丹陽疆域獨稱,南有牛渚,東吳每宿重兵其地”,即三國爭雄時期,東吳名將周瑜、陸遜均曾屯兵采石。采石昔有思瑾亭,就是後人為紀念周瑜(字公瑾)而築。東晉時鎮西將軍謝尚鎮守歷陽(今和縣),也曾在采石築城設防。南北朝時,因“采石之險甲東南”,稱采石為“六朝京畿之西南屏障,”屢派重兵扼守。縱觀東漢以來,孫策之敗劉繇、司馬氏滅吳、蘇峻叛亂取建康、韓擒虎伐陳、黃巢義軍北渡、趙匡胤攻南唐、虞允文鏖戰破金兵、朱元璋占太平、陳友諒稱帝、太平天國守天京,采石磯無不為之立下汗馬功勞。其中趙匡胤使樊若水浮橋架江南渡的成功,更成為中國軍事科學史上的創舉。南宋著名愛國詩人文天祥,在廣東抗元兵敗被俘,被押送元都燕京途中,曾泊舟采石,寫下著名詩篇《采石懷古》:“不上蛾眉二十歲,重來為墮山河淚。今人不見虞允文,古人曾有樊若水。”如今,在采石磯崖壁上,還留有前人的壹首七言絕句:“鎖鑰東南挖上遊,紛紛爭奪逐江流。西來帆影三千舳,北拱宸京億萬秋。”

自秦漢以來,采石磯即為古津渡口。到唐宋,這裏成了人煙稠密、帆檣林立的商埠。《太平圖經》雲“歲輸五色石”,《六清壹統誌》也雲:“商旅於此取石至都”。城市文化得到發展,佛教風靡壹時。當地民間流傳:“采石雖小,七十二廟。”真可謂遍地香火,環山鋪陳。壹位名人曾感嘆道:“國中園林甚多,而借青山、借絕壁、借大江、借文化造園者,獨采石磯矣!”正道出了采石磯集秀、奇、險、文於壹身的獨特風貌。

風月江天太白樓

太白樓又名謫仙樓、青蓮祠,與武昌黃鶴樓、洞庭嶽陽樓、贛江滕王閣,合稱“三樓壹閣”。唐元和年間為紀念李白而建。以後多次毀於兵火,今存樓為清光緒年間建築,為采石磯江濱公園之中心。

李白(701—762),字太白,生於中亞巴爾喀什湖畔碎葉城,五歲隨父遷居四川綿州彰明(今江油)青蓮鄉。李白不屑摧眉折腰事權貴,在朝廷供奉翰林時,遭佞臣讒言中傷,被迫離開京城長安,“浪跡天下,以詩酒自適”。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李白入永王李璘幕府,以圖壹展其“平天下”抱負。不料李璘擁兵自重,遭唐玄宗翦滅,李白也因此獲罪入獄。直到朝廷大赦方重見天日。上元二年(761),李白來到當塗投靠縣令族叔李陽冰。寶應元年冬(762),患“腐脅疾”客死當塗。此處是詩人常遊之地。太白樓為紀念詩人的主要建築,吸引了歷代遊人。1964年郭沫若來此賦詩:“我來采石磯,徐登太白樓,吾蜀李青蓮,舉杯猶在手。遙對江心州,似思大曲酒。……”

太白樓依山而建,前後三進。主樓三層兩院,兩側各有廂房庭苑,內栽花草,青翠宜人。大門兩旁各有壹石獅,形態生動活潑,門檐下兩璧嵌有重修太白樓碑記和太白生平碑文。進入壹樓,迎面壹座巨大屏風,繪有太白漫遊采石的國畫,壁上掛著太白遊蹤圖。二樓、三樓各有壹尊黃楊木雕太白像,神態瀟灑。登太白樓眺望,千裏江流,萬頃田野,盡收眼底,使人頓生“詩來尋我卻難辭”之感。享有“風月江天貯壹樓”雅譽。

太白樓往西臨近長江處,有壹平坦巨石,刻“聯璧臺”三字,字大如鬥,後署“思道”二字。聯璧臺俗稱“捉月臺”、“舍身崖”,嵌於蔥郁絕壁間,翹首展翅,勢態壯觀。民間傳說李白酒醉後即從此處入江攬月。江中遊來巨鯨,將詩人馱起,飛往東海仙山。宋詩人梅堯臣:“采石月下逢謫仙,夜披錦袍坐釣船,醉中愛月江底懸,以手弄月身翻然,不應暴落饑蛟涎,便當騎鯨上青天。”敘說了“李白捉月”故事。“聯璧臺”題詞下方,還刻有壹詩:“峨嵋何孤絕,遊子往不歇。不見謫仙人,空江自明月。”但詩人在此所寫的不朽作品仍令人吟詠不已:“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謝將軍為謝尚,東晉時鎮守牛渚。他在此賞月時聽貧士袁宏高吟詠史詩,邀之上船暢談壹夜,推薦他當了官。李白在此睹景思人,感嘆懷才不遇之情。又傳說李白在此投水而死,遷葬後留下衣冠,葬於後山,衣冠冢今猶存。

安徽翠螺山李白衣冠冢

捫蘿尋洞見三元

三元洞在翠螺山西南,是采石磯五個天然石洞中最大的壹個。它倚山傍水,景色絕佳,整個建築精巧玲瓏,飛檐雕梁,光彩照人。在此,依窗憑眺遠山近水,遠峰高聳,煙波浩渺,白帆點點;近處江水波濤洶湧,浪擊洞窟,聲如洪鐘,被譽為江南天然勝景之壹。清朝張照龍有詩雲:“捫蘿尋洞見神宮,湧出層巖巨浪中。路繞羊腸循曲折,人從鳥道躡高空。江光鎮日連雲碧,水怪頻年復火紅。我欲禦風遊汗漫,憑欄壹望思無窮。”

三元洞原名“承天觀”(亦名中元水府),又稱“妙遠閣”。據載,“水府有三,馬當為上,金山為下,采石為中”,“此三者同出而異名”。北宋真宗趙恒認為,東晉溫嶠照燃犀而水妖滅,樊若水駕浮橋而渡采石,“皆為神助”,於是景德四年(1007)“敕崇元為承天觀”,“祥符八年(1015)詔中元水府”。水府原系道觀,至清康熙年間,和尚定如雲遊路過采石磯,將洞內稍加整修,置床壘竈,供奉天、地、水三元神位祀之,“三元洞”由此得名。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池陽太守喻成龍自金陵東下來采石,命人建“妙遠閣”於洞右,供大士像。傳說,喻成龍乘船到池陽上任,夜經采石江面,忽聞岸上有人直呼其名,並見三盞燈火搖曳於樹木之間。喻成龍感到蹊蹺,棄舟上岸,恰在此時,風雨驟至,江濤怒滾,江上船只瞬間全被巨浪吞沒,幸免於難的喻成龍以為神助,捐資築閣。三元洞也叫三官洞,其得名於頗為相似的民間傳說:昔有湖南三秀才赴京會考,途經采石,忽遇狂風大作,雷雨交加,江上所有船只均被巨浪吞沒,唯此三人幸免,三人認為是神人相助。後三人金榜題名,便在崖下石洞築此廟閣,世人稱為“三官洞”。

千年古剎廣濟寺

廣濟寺,坐落於太白樓西、翠螺山麓,舊名石磯院,又名資福院。創建於東吳赤烏二年(239),距今已有壹千七百多年,是采石江規模較大的寺院,亦是江南聞名古剎。宋天聖十年(1032),僧人凱太師重建,更名“廣濟院”。元代毀於兵火,明洪武十二年(1379),永明滿和尚募捐重修,二十四年(1391),更名“廣濟寺”。

廣濟寺整個建築布局為三進階式四合院。寺內陳設精工細雕、神態各異的四大天王、彌勒佛、三尊大佛、十八羅漢、觀音菩薩及地藏王等。正殿供佛像,兩壁懸掛寺僧自緬甸等佛國攜回的佛教建築圖和菩提葉等畫幅影印。

廣濟寺東原有建於宋淳佑年間的五通殿,即五顯殿。1352年,漁家子陳友諒殺其主徐壽輝,於采石磯稱帝,國號漢,傳說陳友諒在五通殿稱帝時,突然狂風怒起,大雨傾盆而下,所封官吏大多不能就班入列。陳友諒大怒,下令將殿內神像盡皆推倒、砸毀,後陳友諒兵敗,縱火毀殿而去。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後,重建五通殿,更名五顯廟,並重塑金佛,供奉香火。現寺廟已毀,只存舊址。

沿原廣濟寺山門石級而上,便見大殿上黃底黑字對聯壹副,雲:“經傳白馬,寺創赤烏”,中供彌勒佛,兩旁肅立四大金剛。寺內古井井欄石上鐫刻“赤烏井”三字,此井乃采石磯最為古老的遺跡之壹。井水甘洌,三國東吳赤烏二年(239)建廣濟寺時掘成,故名“赤烏井”,亦稱“廣濟井”。史載孫權建都金陵後,周瑜曾駐守采石,孫權常來采石探視周瑜。傳說孫權還飲用過赤烏井水。還有人傳說,有汲水者失手沈桶於井底,數日之後,漁人在江中拾得。人皆以為該井與江相通。今井臺建有“赤烏亭”。

廣濟寺環境僻靜,歷史悠久,是歷代文人雅士尋幽探勝之處。宋著名詩人梅堯臣遊廣濟寺賦詩吟曰:“船從山下過,直上見僧軒。系纜登采石,緣崖到寺門。短籬遮竹漾,危路踏松根。卻看滄江底,帆歸煙外昏。”

蛾眉亭與燃犀亭

蛾眉亭,位於翠螺山西麓、采石磯絕壁上。明初當塗名士陶安在《蛾眉亭記》中寫道:“出大江而山曰采石。昔人因其山川雄麗,亭絕壁上,以盡登覽之美,前直東西二梁山,夾江相對峙,修嫵靚好,宛宛如蛾眉,遂以名亭。”蛾眉亭,據險臨淵,憑高望遠,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在此遙看天門山時,即興賦詩曰:“雙峰秀出兩眉彎,翠黛依然鑒影間。終日含顰緣底事,只因長對望夫山。”把東西梁山描述成壹個含情脈脈、終日含顰的淑女。

望夫山,又名棗子磯或小九華山,與采石磯相距僅2華裏,自古即是長江名勝,上有建於唐代的地藏王殿,有屋宇九十九間。山頂臨江處,有壹人形巧石,刻“望夫石”三字。據北宋《太平寰宇記》載:“昔有夫往,累年未還,其妻登山望之,日久化而為石,因名山曰:‘望夫山’。”歷代文人雅士紛紛以此為題,留下許多佳作。李白《望夫山》吟道:“颙望臨碧空,怨情感離別。江草不知愁,巖花但爭發。雲山萬重隔,音信千裏絕。春去秋復來,相思幾時歇?”唐劉禹錫《望夫磯》雲:“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望來已是幾千載,只似當時初望時。”非常淒美感人。

蛾眉亭中豎有古碑五塊,均是宋元明以來所鐫,贊美翠螺山、謳歌李白的詩碑。較早壹塊是宋陳塏的詩碑,他把東西梁山比做巨鰲,喻為傲世獨立的補天之石,具有力敵千鈞之氣概,雲:“女媧煉石乾坤定,為鎮長江立兩鰲。只闔此亭名赑屃,洗空煙黛對清高。”

蛾眉亭前臨江處,有造型簡樸典雅、被譽為“江天壹覽”的燃犀亭。亭為方形,四角擎以石柱,托起飛翔的亭頂。亭內有清光緒年間長江水師提督李成謀所書“燃犀亭”石碑。燃犀亭,傳說與東晉溫嶠將軍燃犀角照滅水妖事有關。溫嶠,字太真,太原祁縣人。曾任江州刺史,鎮守武昌。東晉鹹和四年(329),因部屬蘇峻、祖約叛亂,率兵前往建康。平亂返歸途中,經采石磯,聞知常有水怪危害往來船只。便命人點燃犀角四下尋視。是夜,溫嶠入夢,見壹赤衣神人責問:“妳我幽明相隔,路途不通,如何燃犀相逼乃爾?”言畢憤憤離去。此後,采石磯下再無水怪作祟。後人為紀念此事,築亭於此。采石磯也因此又名燃犀渚或燃犀浦。據測,所謂水怪極可能是江豚、揚子鱷壹類水中動物。古人以為是“海神”,以致北宋祥符八年,真宗趙恒仍在三元洞設“中元水府”,奉祀江神。

燃犀亭上倚危崖,俯臨大江,遙對天門,浪擊峭壁,風景壯觀。亭下崖壁處,有“天下太平”石刻。沿亭左側拾級而下,可見壹巨石懸空橫出,上有壹長逾1.8尺、寬逾半尺、深可逾寸的巨大足印,異常逼真。據傳這是常遇春攻打采石磯時留下的。元末,朱元璋副將常遇春親自指揮戰船直奔翠螺而來,元軍首領海牙急忙趕至江邊,抄起丈八蛇矛就向常遇春迎頭紮去。後者借機壹把握住矛頭,擡腿躍上懸崖。由於用力太猛,腳下巖石被踏出壹只大大的腳印。此腳印今仍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