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有人說是李白的開胃菜,其實是草的“前世”。

有人說是李白的開胃菜,其實是草的“前世”。

俗話說“好酒配美食”。平日喝酒,最好有東西陪酒,壹口酒,壹口菜,這叫圓滿。對於這壹點,古人並沒有太多的豐富,有時還會更為精細。比如明代文學家袁宏道寫了壹本關於酒的專著《鄭錚》,專門論述了我們應該有哪些點心的內容。他把零食叫做我們該不該有“飲存”,把零食系統地分為五類:壹類是純食,如鮮蛤、壞蠟;二是不同的產品,比如熊白(就是熊肉熬出來的油)、河豚、白瓜子;三是油膩品,以肉類為主,如燒鵝;第四是水果、松子、杏仁等。五是蔬菜,如鮮筍、早韭菜等。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古代人的開胃菜非常豐富。

說了這麽多,我們現代人難免好奇,想探究壹下古人喜歡吃什麽當零食,尤其是歷史上有名的好喝酒的人,比如李白。基於這種好奇,我真的發現有人寫過這方面的東西。

根據圖中內容,這個“雕須”就是詩人李白的開胃菜——茭白。乍壹看,這種說法還是挺有道理的,因為根據《本草綱目》的註釋,說“本書以水(gū)為書,草亦用之。”其米須霜刻(帶萎雕)時采摘,故稱萎雕,或誤刻胡”,意思是刻胡是茭白的果實,也叫茭白。這種草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茭白。按照這個邏輯,刻胡飯就是壹種用茭白做的開胃菜。

炒茭白

但是,這種說法其實是不恰當的。其實這裏的雕須確實是茭白的果實,但和茭白不是壹個食物——至少在宋代以前,雕須和現在的茭白不是壹個食物。在宋代以前,我們現在看到的“茭白”是不存在的。“茭白”的果實,也就是雕胡子,是壹種黍,也就是大米。在宋朝之前,糯米(刻須)是非常重要的主食,就像現在的大米壹樣。

野生稻

據記載,刻胡飯煮熟後,有人去殼,有人不去殼。煮之前要泡四五個小時,煮的時間兩個小時左右。煮熟後米飯清香滑嫩,入口清香。

但宋代以後,由於種種原因,茭白染上了黑穗病,大面積感染。感染後茭白停止開花結實,但莖節細胞加速生長,形成肥大的紡錘形肉質莖。這個“變種”根莖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茭白。

所以說刻胡是李白的開胃菜是不合邏輯的,混淆了茭白“變種”前後的生長形態,用“刻胡米”喝酒相當於現在用米喝酒,想想也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