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廬山瀑布的詩如下:
1、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李白《望廬山瀑布》
2、靈山多秀色,空水***氤氳。——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3、今古長如白練飛,壹條界破青山色。——徐凝《廬山瀑布》
4、掛席幾千裏,名山都未逢。——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
5、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李白《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
6、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
7、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李白《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古詩簡介:
古體詩,又稱古風。《詩經》中有十五國風,後人引申把詩歌也稱為“風”。梁、陳以後,“古詩”已形成壹個具有特定涵義的專類名稱。它與兩漢樂府歌辭並稱,專指漢代無名氏所作的五言詩,並且發展為泛指具有“古詩”藝術特點的壹種詩體。
而《古詩十九首》便在文學史上占有“古詩”代表作的地位,這壹標題也就成為了壹個專題名稱。唐代以前的古詩體是壹種不講究格律,也沒有字數句數限制的詩體。唐以後,由於近體詩的產生,詩人為了將古體詩與新興的格律詩相區別,便有意模仿漢魏六朝古詩的寫法,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定,從而形成了唐代古體詩的固定模式。
古體詩的字數和詩行:
古體詩沒有固定的詩行,也不會有固定的體式。所有古體詩都是按照詩句的字數分類。四字壹句的稱四言古詩,簡稱四古;五字壹句的稱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字壹句的稱七言古詩,簡稱七古。四言詩,遠在《詩經》時代就已被人們采用了。但至唐代卻逐漸衰微,寫它的人很少了。所以古體詩仍以五言、七言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