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李小龍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李小龍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李小龍作為壹個影星,他的影響力不敢說是絕後,但肯定是空前的。早在1972年,李小龍即位列權威雜誌《黑帶》所評選出來的“世界七大武術名家”的第壹位,日本人稱其為“武之聖者”,拳王阿裏贊嘆他的功夫超越了時代。時至今日,李小龍的全球功夫影迷有增無減,各地都有固定的影迷協會,李小龍的影響力已經遍及全世界。而人們也在用各種方式,表達對這位功夫巨星的最大敬意。

李小龍的頭號粉絲:周星馳

周星馳稱霸第21屆香港金像獎,首先感謝的人正是自己的偶像李小龍

國外的各種影響力,我們很難壹壹考證,單從電影方面而言,至今仍然有絡繹不絕的各國電影人在作品中緬懷李小龍,首當其沖的就是喜劇之王周星馳。李小龍對於周星馳電影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周星馳不是壹位動作演員,但他壹直將李小龍視為自己事業的標桿,他的每壹部作品時常都會出現李小龍的側影。在《龍的傳人》中,周星馳扮演的人物就叫周小龍,扮演他父親的元華自稱是李小龍的師弟,所以周星馳在片中稱李小龍為師伯。

而在周星馳的《新精武門》、《賭俠》、《武狀元蘇乞兒》、《喜劇之王》、《少林足球》、《功夫》、《長江七號》等等壹系列的作品中,都能夠看到李小龍銀幕風采的痕跡,不誇張地說,李小龍壹直還活在周星馳的電影之中。《功夫》電影的開場音樂,即照搬自李小龍《精武門》的配樂。而《少林足球》中陳國坤的守門員扮相,壹身黃底黑紋的運動服則是李小龍在《死亡遊戲》中的經典扮相,這個造型在中外很多電影中也接連出現過。周星馳對李小龍最懇切的壹次感謝,是在200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周星馳憑借《少林足球》奪得“最佳男主角”大獎,他首先感謝的第壹個人,就是李小龍

模仿李小龍經典造型的國產影視劇更是不勝枚舉,除了近期即將開播的由陳國坤主演的《李小龍傳奇》之外,早前也曾有過吳大維主演的連續劇《龍在江湖》,兩部電視劇都是以講述李小龍輝煌的壹生為主線。而由影星周文健主演的《老鼠龍之猛龍過港》,則是對李小龍精神的壹次另類緬懷,雖然效果壹般,但是誠意可嘉。

動作影星甄子丹曾經出演過電視劇《精武門》,甄子丹在片中的言談舉止和武打設計都仿照當年李小龍電影版的《精武門》,甄子丹也被視為與李小龍氣質最接近的演員。甄子丹近期出演了電影《葉問傳》,他在片中演繹詠春拳大師葉問壹生的傳奇,葉問即是李小龍的授業恩師。

國際巨星成龍在作品中也時常表達對李小龍的敬重,出道伊始,成龍就在李小龍的電影《精武門》、《龍爭虎鬥》中有過客串演出,算是和李小龍演過銀幕對手戲。而《唐山大兄》的導演羅維就準備將成龍捧為李小龍的接班人,1978年為成龍制作了電影《新精武門》,片中成龍不斷用踢腿和雙截棍來效仿李小龍,但影片的效果非常不理想,成龍最終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到了適合發展的銀幕風格,但李小龍還是常常出現在成龍的電影中。比如《城市獵人》中的電影院之戰,成龍就按照李小龍在銀幕上的招式擊敗了敵人,臨了還不忘說壹句:“小龍哥,謝了啊。”

洪金寶同樣也是李小龍的有力支持者,洪金寶出道時就常常在李小龍的電影中客串演出,《龍爭虎鬥》的開場就有壹次經典的對決,曾經傳聞過李小龍和洪金寶還有壹次小小的切磋,洪金寶回憶道李小龍的腳法之快令他猝不及防。而李小龍的遺作《死亡遊戲》也有由洪金寶執導補拍完成。洪金寶對李小龍最深的壹次致敬是在電影《肥龍過江》中,該片大量效仿了李小龍作品中的經典橋段,通過喜劇方式重新演繹,算是壹次善意的惡搞了。

在世界影壇範圍內,李小龍的影響力也是深遠的,特別是隨著中國華人動作演員和武術指導進入好萊塢以後,李小龍的功夫魅力也被植入了好萊塢電影之中。比如袁和平擔任武術指導的《黑客帝國》,男主人公尼奧的許多武打動作就模仿自李小龍。而同樣由袁和平任武指的《霹靂嬌娃》、《殺死比爾》等影片中,都可以看到李小龍的動作電影風骨。《殺死比爾》的導演昆汀·塔倫蒂諾本身就是個功夫片影迷,他特意為女主角烏瑪·瑟曼設計了壹套黃底的黑條紋運動服,從外型上向李小龍致敬。

在傳記電影方面,好萊塢也投拍了不少紀錄片和傳記片來緬懷這位功夫巨星,像紀錄片《李小龍:失落的訪談》、《李小龍:勇士的旅程》、《李小龍——不死的龍》等,都是非常有研究價值的紀錄影片。環球電影公司在1993年還斥資拍攝了傳記片《李小龍傳》,由新星賈森·斯科特·李擔綱主演,影片的反響不大,皆是因為李小龍的武術神韻非壹般人可以展現的緣故

每逢李小龍的周年紀念日,全球各地對於李小龍的紀念活動此起彼伏,除了香港金像獎在1993年李小龍逝世20周年為他頒發終身成就獎之外,還於2005年頒發了“世紀之星”大獎,其女李香凝代父領獎。

在2005年的11月27日,李小龍誕辰65周年之際,香港星光大道上也揭幕了李小龍1:1比例的銅像,以此來表彰這位巨星為香港電影付出的努力。而就在此前的壹天,位於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波黑)南部城市莫斯塔爾,由當地藝術家Ivan Fijolic為李小龍打造的銅像同樣也提前揭幕。莫斯塔爾曾在上世紀90年代的波黑戰爭中遭到嚴重破壞。在該城樹立的李小龍銅像是反對種族分離的象征,被該城各種族團體所接受。Ivan Fijolic希望用李小龍自強不息的武術精神,來鼓舞人民在戰後重建家園。

無論在何時何地,李小龍的名字總會被人喚起,他極為短暫的壹生卻留下了太多值得我們珍藏的回憶,李小龍的精神不死,他的電影同樣會恒久流傳

生於:1940年11月27日

卒於:1973年7月20日

生肖:龍

肆業於香港喇沙書院

7歲從影,13歲習武

入門功夫:詠春拳

父親:李海泉(粵劇名醜)

母親:何金棠(歐亞混血)

太太:蓮達

兒子:李國豪(拍攝電影中意外喪生)

女兒:李香凝(從影)

李小龍有壹兄、壹弟、兩姐

李小龍安息於美國西雅圖湖景墓地,由兒子李國豪陪伴。

五大名作:

《唐山大兄》(1971年)

《精武門》(1972年)

《猛龍過江》(1972年)

《龍爭虎鬥》(1973年)

《死亡遊戲》(1973年)少年時期的李小龍

李小龍生於美國三藩市,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香港度過的。李小龍幼時身體非常瘦弱。他父親為了兒子的體魄強壯,在他7歲時便教其練習太極拳。李小龍在13歲時跟隨名師葉問系統地學習了詠春拳,並在家中設壹座木樁,每天對著木樁勤練不輟。此外,他還練過洪拳、白鶴拳、譚腿、少林拳、戳腳等拳種,為後來自創截拳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提高技擊水平,李小龍除了勤習中國拳術外,還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他壹邊參加西洋拳訓練班,壹邊節省零用錢購買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擊賽紀錄片,從中學習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訓練方法;他還經常參加校內外的拳擊比賽,不斷豐富實戰經驗。赴美深造自創截拳道

李小龍在家庭的告誡下,18歲那年決定離開香港到美國留學。

李小龍在西雅圖的生活相當艱苦,進人大學就讀以後,他除了學習外,把精力都放在研習武術上。他在學校裏組織了壹支“中國功夫隊”,經常在校園裏進行訓練和表演,博得了師生們的好評。

1964年,美國在加利福尼亞州舉行全美空手道比賽,當時年僅24歲的李小龍橫掃所有選手取得了桂冠。

李小龍經過精益求精的潛修苦練,使功夫逐漸嫻熟乃至達到更高的境界。其中的“李三腳”、“寸拳”和“勾漏手”更是他的絕招。

李小龍是個多面手,除了精通各種拳術外,還擅長長棍、短棍和二節棍等各種器械,並研習氣功和硬功。

李小龍從實戰出發,以中國武術為基礎,吸收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國拳等技擊術的優點和特長,總結多年的經驗自創了壹種拳術---截拳道。設館廣授徒宣揚真功夫

李小龍為了宣揚中華武術,在大學2年級期間,租了校園的壹個停車場角落,掛起了“振藩國術館”的牌子。他邊教邊練,刻苦磨煉,技術大有長進,尤以腿功造詣更為精深。

在振藩國術館裏,他認識了來學武術的醫學院女學生蓮達,經過壹年多的交往,他們漸漸產生了感情,在1964年8月,他倆正式結婚。婚後,李小龍夫婦雙雙輟學,合力經營武術館。

自從李小龍在佛羅裏達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個持刀歹徒,勇救華人少女的消息在報紙上刊登之後,李小龍的名字便傳遍了美國,佛羅裏達州等電視臺也請他表演腿法,中國功夫引起人們的重視。而他創辦的振藩國術館也逐漸興旺起來了。為了擴大影響,李小龍經常到各處參加武術比賽,並先後在西雅圖、奧克蘭、洛杉磯等地開設武術分館授徒。國術館的規模和設備不斷完善,世界上許多顯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國空手道冠軍羅禮士等都爭著拜他為師,好萊塢的著名電影明星如占士亨賓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門徒。世界拳王阿裏也曾登門拜訪,與他交流經驗。美國國內各流派的拳師經常聚集在李小龍的武館切磋武藝,他的“以武會友”的宗旨收到了預期的效果。涉足電影界功夫震全球

20世紀70年代初,壹股中國功夫影片的狂潮席卷著世界。李小龍這個響亮的名字震撼全球。

1971年夏季,李小龍接受香港嘉樂電影公司的邀請,拍成壹部以中國武術為題材的《唐山大兄》。該片創下了香港開埠以來的電影最高票房紀錄,達到300萬港元。

繼《唐山大兄》之後,李小龍又拍攝了《精武門》,引起更大的轟動。李小龍在片中的大無畏精神和驚人的打鬥技巧,特別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腳”和“地躺拳”,令人贊不絕口。此後,李小龍又自組協和電影公司,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猛龍過江》和《死亡遊戲》,還與美國華納電影公司聯合拍攝了《龍爭虎鬥》,並親自擔任了主角。英年突夭折龍威仍未減

正當李小龍雄心勃勃,大展宏圖,準備繼續拍完《死亡遊戲》的時候,由於藥物過敏,1973年7月20日突然在香港逝世,享年才33歲。

李小龍由於在武術和電影等方面有卓越的貢獻,他先後在1972年和1973年兩度被國際權威武術雜誌《黑帶》評為世界七大武術家之壹。1972年還被香港評為十大明星之壹。美國報刊把他譽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香港報紙贊譽他為“當代中國武術及電影史上的奇才”。在美國、日本、英國、香港、臺灣等國家或地區同時出版了紀念李小龍的多種多樣的雜誌和特刊,都稱他為“發揚中國武術最有成效的人。”

李小龍多才多藝,亦文亦武。他每當練功之余,埋頭研究武術理論與訓練方法。他逝世前留下了七大本學武筆記和六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記錄》、《二節棍法》、《布魯斯-李拳術圖解》(英文版)和《布魯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世界各國技擊雜誌仍在不斷地研究、介紹他的武功,世界各地的武術愛好者依然崇拜他。當回顧作為壹位中華武術傳人的李小龍壹生時,人們將永遠懷念他那顆熱愛中華民族、振奮中華民族精神,渴望中華民族強盛的赤誠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