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壺的成語有:咳唾成珠,唾面自幹,萬人唾罵。2:拼音是、tuòhú。3:註音是、ㄊㄨㄛ_ㄏㄨ_。4:結構是、唾(左右結構)壺(上下結構)。
唾壺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舊時壹種小口巨腹的吐痰器皿。
二、引證解釋
⒈舊時壹種小口巨腹的吐痰器皿。引《西京雜記》卷六:“魏襄王冢_上有玉唾壺壹枚。”北魏酈道元《水經註·漾水》:“_壁峭峙,孤險雲高,望之形若覆唾壺,高二十_裏。”宋王讜《唐語林·補遺四》:“武帝(漢武帝)以孔安國為侍中,以其儒者,特許掌禦唾壺,朝廷榮之。”
三、國語詞典
小口闊腹的盛痰器皿。
四、網絡解釋
唾壺唾壺,承唾之器。魏晉、南朝時常用的隨葬陶瓷器。早期造型較晚期優美,大口、圓球腹、高圈足,形似尊。後逐步演變為盤口、扁圓腹、平底或假圈足。南朝時還配以蓋和托盤。
關於唾壺的詩詞
《唾壺·始知師德能容物》《玉唾壺》《春感·唾壺壯氣已休休》
關於唾壺的詩句
虛氣休將碎唾壺唾壺自擊商聲歌尚堪擊唾壺
關於唾壺的詞語
唾手可取向天而唾唾手可得咳唾成珠_唾成珠唾壺擊碎唾面自幹唾壺擊缺萬人唾罵拾人涕唾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唾壺的詳細信息